深圳22艺术区为何“消失”了?
0条评论 2014-04-30 10:57:27 来源:晶报 

\

缘起:

曾经以“南方艺术航母”姿态高调亮相,6年后却惨遭摘牌,“默默消失”于众人视野中。这是深圳宝安22艺术区的发展轨迹。另外三家被摘牌的分别是,深圳购书中心、深圳乐器城、深圳市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到2013年年底,文化部撤销了广东省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辽宁省大连普利文化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命名。业内人士声称,这些事件已经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创意园区正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近日,22艺术区又闹出租赁纠纷。租户欲以拆迁用地未作事先告知等为由,向物业方索赔。晶报记者调查发现,22艺术区的“消亡”轨迹,或既有不可抗拒的市场规律,也不排除有难以违逆的“外力”的介入。文化创意园区如何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政府、企业、艺术家各自该扮演怎样的角色?22艺术区或能带来新的启示。

曾经:

“安放艺术之梦的地方”

2007年初,22艺术区诞生在深圳宝安区宝城22区的一个旧工业厂房上。22艺术区之名也由此得来。当时,用旧厂房改建做艺术园区,北京798算领风气之先,但在深圳还并不多。

由格丰艺术机构筹划、运营的22艺术区,以“原创、当代、国际”作为发展定位,力图将其打造成“中国首个国际艺术原创产业园区”。

用园区项目策划者黄泷的话说,“定位决定了一个园区的发展方向和高度。”开园一年后,园区吸引了22个艺术家工作室,5家画廊,1家艺术酒吧、1家茶艺馆入驻。它也被业界称为是继北京798、云南创意仓库、重庆501艺术基地后,又一个新增的中国当代艺术“孵化地”。开园后,园区吸引了法国、德国、美国、比利时、印度以及港澳台和内地艺术藏家入驻。次年,便晋级为文博会分会场。

有专家声称,“作为南方第一个艺术聚集地,深圳22艺术区将是南方的艺术航母!”还有专家称其是“泛珠三角文化名片”,是画廊实现理想之地,安放艺术之梦的地方。

溢美之辞一时泉涌。

转折:

商业挤占艺术空间

转折在4年后。2011年9月,黄泷离开了22艺术区,对外的说法是“因为22艺术区已经完成了使命”。

事实却是,园区没有了发展空间。黄泷说,在2007年22艺术区立项之时,便规划按5-6栋发展,已获区政府认可。但后来情况就变了。2012年,22艺术区对面盖起了商业住宅。

园区扩展无望,各项艺术活动陆续减少,艺术家和相关企业也陆续离开。直到2013年,因现有面积只有5000平方米左右,达不到园区认定新标准一万平米的硬指标,被市里取消了文化产业基地的称号。文博会分会场资格相应也丧失。

记者在22艺术区走访时,一位室内设计业务员告诉记者,22艺术区对面新盖的房子卖得很火,一期每平米卖到3.2万,二期卖到3.5万。因为邻近地铁,而且是学位房。

而由旧厂房改建的22艺术区,则是一片荒凉、萧条景象。整个22艺术区只有一栋楼,共五层。一楼,一家叫艺立方的画廊还在营业。二楼已完全不见住户,只有装修工人在楼道里忙碌地穿梭。“这里听说要拆迁了,怎么还在装修啊?”一个年轻小伙子边忙手中活计,边答话:“这层要做对面房地产企业的员工食堂了。”

行至三楼,只有一家格丰艺术机构还开着门。前台小姐百无聊赖地在玩着手机。四楼只有一家做布艺的公司开着。登上五楼,空空如也,不见一家商铺和一个人影。

风波:

转租通知引发的租赁纠纷

“我们是被骗进来的”,记者在走访时遇到艺立方负责人赵禹深,他的说法令人吃惊。他告诉记者,去年3月份,画廊接到一纸变更缴租的通知,发现缴费帐号名字由深圳市格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变为了深圳市瑞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才发现园区就快要拆迁了。“而且我们已经交了3个月的租金,但对方未及时解决租用场地漏水问题,造成艺术品损坏,我们希望对方能出面解决、赔付,才拒交了房租。”

“早知这块地将要拆迁,我是不会花那么多钱去装修的。”赵禹深向记者出示他与格丰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其入驻时间为2012年1月1日,承租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0日。“关键是,他们在招租的时候有义务向我们告知拆迁计划。”

在调研时,记者正巧碰上画廊停电。赵禹深立即致电格丰公司的一位艾主任,对方在电话中称是公司断的电。记者了解到,对方断电是因为画廊已经拖欠水电及租金近十个月,逾22万元。2014年3月24日,格丰公司已向赵禹深发放了“解除《物业租赁合同》通知书”向其追收欠款,解除租赁合同关系,并要求对方于三日后腾出所租房所。记者随后也致电给这位艾主任,在表明记者身份后,当询问是否是物业断的电,对方即刻挂断了电话,不作回应。

记者又前往宝安区新安街道旧改办了解租户口中的拆迁情况,旧改办称,并没有接收到22艺术区要拆迁的通知。而且,对于双方的租赁纠纷,旧改办也积极做过协调,但没有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

截止记者发稿时,艺立方画廊仍没恢复供电。而且在停电后一天,又被锁了画廊的大门。赵禹深向记者表示,他决定走法律程序,以对方没履行拆迁告知义务、未及时处理房屋漏水事故以及园区文化企业政府补贴责任追究等理由,向物业方发放律师函。

□业内观点

能否有一块地,长久用作文化用地

对于这场租赁纠纷,一业内人士认为,双方态度都有问题。租户方不缴水电房租,希望获赔偿,做得有些过了。物业方毕竟没有做强制拆迁,还是在提供服务,维系园区的发展。但物业方以停电方式解决问题,也不对。

深圳文化产业园如何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有一块地,像南山科技园一样,几十年固定下来做,这种突然就因外力“消失”的情况就可能没有了。而且,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深圳的一些文化产业园本身也会逐渐被淘汰、走向消亡。

事实上,中国最早的艺术拍卖也滥觞于深圳。那时是1992年10月,由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的前身深圳市拍卖行举办的“中国首届名人书画精品拍卖会”,就曾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深远意义影响至今。其后,北京、天津、上海也有了艺术拍卖。但这些都没能留住一些艺术家的心。

产权、慢热、运营三大要素掣肘园区发展

一些业内人士对22艺术区的观察是,“默默消失了很久”。他们认为,有些园区和产业基地在开业的时候,红红火火。有些企业和个人刚开始也立志做文创产业,但是很多原因导致没落,消亡。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造成今时局面。

原因一,很多是旧改项目,存在产权问题。其中,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宝安艺术城,或被转型为小商品批发市场而变味,或是面临拆迁命运。

原因二,文化产业是慢热型,要守得住。有些人等不了,或转做其它,变了味,或干脆放弃。

原因三,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有好创意,但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因为实际运营,对接产业是另一回事。比如,梅沙原创音乐前沿基地,作为首个以音乐为主题的国家级创业基地,享受政府很大支助,这个园区也有好的创意,但难落地。以政府为主导可以,靠政府扶持过日子却不行。关键是,园区要面对市场,有自我造血能力。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