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陶瓷专场
本次春拍的近现代陶瓷部分,优中选精,精中选尖,基本覆盖了近代名家和当今实力派陶瓷艺术家、学院派名家的代表之作,主推传统、原创,特别是国家级艺术家的作品,提升精品意识。其中,张松茂代表作粉彩瓷盘,让我们欣赏到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徐亚凤九十年代的重工粉彩作品,技法娴熟,笔触流畅,构图一气呵成,道法自然。戴荣华、李峻、王隆夫、李菊生、舒慧娟、汪桂英等艺术家,极具代表他们艺术成就的作品,值得期待。
在紫砂部分,从明末清初巨匠遗珍、清三代茗壶,到嘉道文人壶、同光玉成窑,乃至民国初期名家精品、七大老艺人代表作,以及当代工美大师力作,集结了四海藏家之珍匮秘玩,百数十件名品佳作,静待各路藏家雅赏。
日本回流的“杨季元制 萼怡斋款彩泥堆绘长方盆”,两面分别以彩泥绘制山水及芦雁图,画意清逸,气韵生动。《山水图》画面分三段层次,只见画中河水清漾,烟波飘渺,近景坡岸疏林楼阁遥对江面,营造出深远的空间,第二层次是左边的峭壁陡立,山势险峻延绵,崖石间树木葱茏,房舍掩映其间,山石以方折劲挺的笔法堆叠,不作皴法,泥绘笔意健劲流畅,运笔如行云流水般,把山壁的凹凸迭垒,表现得淋漓尽致。《芦雁图》为经典画意,以彩泥堆绘生动地描绘了江南一带的苇塘小景。本花器尺寸略小,应是书斋盆景用器,且用料考究、画意隽永、画工精湛,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据目前相关出版物,未有发现此类盆器,仅与上海私人珍藏一件《杨季初白泥彩绘山水饰足马槽盆》相似,或为杨季元彩泥堆绘盆具传世孤品。
“顾景舟 九头咏梅茶具”堪称本季春拍紫砂部分的重中之重。全器以梅干为造型设计,壶嘴呈喇叭式,出水点注顺势而出,遒劲有力;壶把乘势而起,蜿蜒苍劲,端拿舒适。壶身点缀朵朵梅花,花瓣块面饱满,纹路清晰,雕塑技艺高超,气韵高雅。是艺术市场中少数曾被文博单位典藏过的顾景舟作品。这套作品自1970年代完成后,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作为当代紫砂的指针性作品,顾老亦多次在陪同贵宾参访时,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直到1996年由于陶瓷公司体制调整,这套珍品才经过紫砂厂,辗转为台湾某重要收藏家庋藏,近二十年来均被妥善保存于银行保险库中,完整如新。中国嘉德为求慎重,悉心求证,前后拜访了周桂珍大师、高振宇教授、顾老家属等人,以最严谨的态度面对这套重要珍宝。
“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精心挑选了来自海内外收藏家珍藏的百余尊汉藏金铜佛造像,充分反映了汉藏各个时期重要风格流派的艺术风貌。本专场点睛之作,是两尊代表明代最高水准的造像。其中,“明永乐 铜鎏金四臂观音”,为永宣时期宫廷制造的佛像,是朝廷赏赐藏区领袖的贵重礼品,见证了明王朝与藏区的紧密联系。此尊结全跏跌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主臂双手合十,头戴花冠,耳垂圆珰,面相方正,神态安祥。帔帛及裙子皆用写实手法表现,给人以强烈的丝织物感觉。莲座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座底有均匀的八个剁口,体现出永乐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
工艺品板块推出“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清宁—金石篆刻艺术”、“器美神完—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克刚至美—海外重要藏家国石臻选”、“红韵添意—巴林鸡血石臻选”、“逸居—文案清供”以及“案上云烟—文房珍玩”七个专场。
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成对
“器美神完—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专场”推出了嘉木堂所藏二十九件(套)明式家具精品,涵盖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和柜架类及文房小件陈设等。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女士以此来纪念王世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些明式家具精品造型美观,纹理华丽,细节考究。精品呈现,文气斐然。传承有序,芳华尽显。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成对,尺寸硕大,“一封书”式,柜门一木对剖,纹理引人注目。一柜花纹骤然起伏,若行云流水,又如高山耸立;一柜纹路则含蓄内敛,平淡宁静。明式家具注重选材,这种设计于张弛之间吻合人之状态,也体现了古人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专场,类别丰富,韵味不一,或有灵巧造型,或具妍秀风姿,或蕴恢宏气度,或备清雅神韵,相信定能满足不同藏家的需求。“清早期 紫檀玉兰口笔筒”,精选上等紫檀,质坚纹密,色泽沉穆,包浆浓郁,可见隐约金星,若银河之璀璨。笔筒造型别致,犹如盛开之兰花,六片花瓣形成筒口,婉约优雅。
“逸居—文案清供”专场
“逸居—文案清供”专场所呈诸器,体小而艺精。50件拍品囊括竹木器、铜器、佛像、墨砚、玉器等,集精美材质和考究工艺于一体。中国古代绘画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神、能、妙、逸的品评标准,也影响了对其它艺术品的品评,逸居主人以此为借鉴,潜心收藏。
清早期 竹根雕寿星摆件,取饱满竹节根部雕制,寿星端坐于假山之上,左手捧持如意,右手揽持蝠童子。周围七位童子神态各异。有跨肩掏耳者,有持桃嬉玩于老人双膝间者。身后假山上童子或持仙桃或持如意,情景风趣,气氛祥乐。底款“壬午为水屋先生封岐”。久经摩玩传承,葆浆浓郁匀净,有仙风道骨之气。此件寿星深目中嵌入角类,悉为别致。封始岐,字时周,封锡禄第三子。与封锡禄、封锡璋、封如镐、施天璋等同在造办处“牙作”当差。在宫中,名为封岐。
“克刚至美—海外重要藏家国石臻选”专场中集结了十数件顶级田黄石作品,耀眼夺目,叹为观止,实乃太平盛世才能呈现的独特而美丽的风景。其中“林文举 桃花源记 寿山田黄石章”,材大质佳,重达271 克,色泽黄中泛红,经文举薄意雕刻,巧借黄色石皮,浅刻如画,构图层次清晰明了,古意幽幽,充满着诗情画意。
“红韵添意—巴林鸡血石臻选”专场中,“巴林鸡血石方章(水草冻)”,整体上莹透、凝白和明净。章体水草及鲜艳的红色像随心所欲的写意书画,那份潇洒、从容与不经意,给人以轻松、自在的独特感受。红艳的血色与清新的水草相互交映,更显深邃、旷远和朦胧,品质超凡。
本次“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专场推出了一批优质的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品类齐全的印章及摆件,以及多位名家的精美佳作。其中“寿山田黄石太狮少狮钮方章”最为引人注目,其石质致密通灵,温润凝腻,并呈现纯正的黄色,表面一层古朴的包浆,可见其历经岁月,古意盎然。印钮雕刻更是细腻传神,可谓古朴中见灵巧,真趣里藏精神。
清康熙 “清宁之宝”寿山石印章
此次“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汇集了赵之谦、西泠八家的钱松、吴昌硕、齐白石等近现代大家的精品之作,以及多种材质一流、雕钮精美的老印材。“清康熙 寿山石‘清宁之宝’印章”是本场中的领衔拍品,是为宫廷珍品,流传有绪,十分难得。该印章为善伯石材质,灵透温润、宛若珠翠、纹理绛晕、有如珊瑚,当属善伯石中的上品。由一代雕刻巨匠杨玉璇雕刻卧马钮,雕刻手法精巧细腻,马匹安静的眼神,以及宽阔隆起的鬃毛,具有非常独特的造型特点。马头下面的印台侧面,有楷书款“玉旋”两字。印文为篆书朱文“清宁之宝”四字。此印在故宫博物院存档的《清宫历朝印薮康熙册》中有著录,经校验真实无误。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