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1249 陆俨少(1909-1993) 四时山水
纸本镜心 1962年作 70.5×48 cm×4
展 览:
1.“印象中国·2009中国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浙江文化厅主办,2009年10月23—30日。
2.“陆俨少艺术暨晚辈艺术展”(庆祝浙江画院建院25周年),浙江画院主办,浙江美术馆,
2009年12月22日—2010年1月8日。
出 版:
1.《印象中国》(2009中国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P168,恒庐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
2.《陆俨少画集》续编P20-2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匡时2014春拍(北京匡时2014春季拍卖会预展巡至上海)“静心居藏近现代书画专场”缘起于美术机构藏品结构调整,赖于对匡时品牌的支持与信赖,托藏品全权于匡时公司。这一着意营构的专场源于前数年在拍市上的精心臻选的二十一件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陆俨少扛鼎之作,无不流传有绪,查靠可揖。
陆俨少先生的笔下功夫,旷世罕见,其游历山水,从不苦做速写记录。他曾说过外出游历,只用眼睛看,要的山川神气,并记在胸。他作画无论多大尺幅,也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笔,但积墨于心也!其作画用一支笔,从头至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式的神化般使用。在本系列作品中,陆老将其在中国画技法上的四点贡献,即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特殊技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使画面风格独特,意境深远。
lot1246 齐白石(1863-1957) 蛙趣
纸本镜心 101×33 cm
备 注:荣宝斋旧藏。
齐白石是画蛙的高手,他画的青蛙寥寥几笔却形神俱佳,活灵活现,充满着浓浓的童趣。蝌蚪和青蛙是其它画家很少作画的题材,可在白石老人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生动、传神,足见他功底的深厚和他个人内涵之丰富。《蛙趣图》以水墨画出了青蛙光滑肌肤的质感,寥寥几笔传达了动和静之间的辨证关系,画面简洁疏朗,几处留白显得十分空灵、宁静,白石老人的手艺可谓空绝千古。
lot1237 齐白石(1863-1957) 三寿图
纸本立轴 101×34 cm
备 注: 志贺义雄旧藏并题木盒。志贺义雄,本著名政治家、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日本众义院议员、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长。
1955年8月31日,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志贺义雄等人因公首次来华。在华期间,素喜书画艺术的志贺义雄在他人陪同下去了闻名中外的琉璃厂荣宝斋,并将齐白石所作《三寿图》购归日本。在珍藏了近一甲子后,《三寿图》首次回到国内。寿桃题材是齐白石“红花墨叶”、虾蟹图之外最为人习见的,但从世传的齐白石相关作品看,几乎找不出在构图、意象、技法等方面极为雷同的两件,尤为难得。
尽管是人们习见的题材,此幅《三寿图》仍能给人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庶几可视为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它巧妙地综合竹篮寿桃与在枝寿桃两种意象经营之法,将三颗寿桃安排如画中布局,并以生活的、似在风中舞动的桃叶将两处意象连接起来,想落天外而浑然天成。此种意象经营的匠心独运,以及对所作作品风格的陌生化、差异化和惟一化的刻意追求,大概也是齐白石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艺术哲学原则在自己身上的实践和体现。
lot1238 齐白石(1863-1957) 牵牛花
纸本立轴 104×34 cm
自从于梅兰芳家见其手种硕大之牵牛后,牵牛花即成为白石老人笔下经常的审美对象。 而此审美对象与白石的红花墨叶画法一结合,便生出无限审美情趣。整幅作品在清新中又透露着酣畅淋漓的墨气。齐白石以洋红画花,淡墨浓墨挥洒出叶苔,干墨枯墨画藤蔓,寥寥数笔,牵牛花的生动形态便跃然纸上。在热闹的花架下,一只蚱蜢正享受着它独有的安宁。这只写意为之的昆虫,虽是寥寥数笔,却是形神毕现,背部的一处红色与牵牛花的洋红暗自形成呼应之势,饶有意趣。一枚闲章“雕虫小技家声”落于画面左下方,观者或许能体味到作者的自谦。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