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
影视动漫游戏馆一直是文博会上人气最高的展馆之一,本届影视动漫游戏馆以“新媒体·新生活·新未来”为主题,呈现出“文化+科技”的特色。不过,新技术虽然炫目,但却难掩国产动漫内容尴尬。对此,不少学者和业界人士呼吁加强国产动漫内容创作。
尴尬一:经典动漫形象少
在2014年展会上,在业内龙头企业央视动漫的展厅,公众最先看到的是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宣传板以及其周边产品,此外“西游记”、“哪吒传奇”等经典动画片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而翻翻这些动画片的出品时间,无一例外都在十年以上。
与之相对,在影视动漫游戏馆中,除了“熊出没”展馆热度不减之外,其他新近动漫作品很难吸引公众广泛的关注。精品不多,导致展会上总是出现“老面孔”,恰恰是国产动漫内容生产乏力的表现之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内动漫形象集中在猫、兔、狼、羊几只小动物身上,缺乏文化创新。陆地介绍说,在一项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100个动漫形象的评选中,他注意到其中99个动漫形象都来自国外,国内唯一上榜的动漫形象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形象的孙悟空。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不少国产动漫缺乏精品意识,导致展会总是出现“老面孔”。
陆地表示,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国内动漫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尴尬二:动漫受众低龄化
5月17日,影视动漫游戏馆人头攒动。记者采访发现,不管是3d影片观影,还是动漫延伸产品销售,消费主力仍然是青少年儿童。
在展馆内,一部号称国内首部科幻军事动漫连续剧不断在轮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幻军事题材由于受众广泛,适合各个年龄段观众。据了解,这是影视动漫游戏馆内唯一一部明确针对广泛年龄段受众的作品。不过,在其延伸商品柜台,前来购买玩偶的还是以少年儿童为主,很少有成年人对此产生兴趣。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对馆内动漫产品并不感兴趣,主要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前来参观。
尴尬三:传统文化缺位
长期研究动漫产业的陆地教授表示,动漫产品能够反映行业的文化认同,然而目前国产动漫产品普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他举例说,日本动漫迷往往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大和民族的思维方式,然而国产动漫作品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在本届展会上,来自台湾的太极公司带来了与大陆同行迥异的作品。太极公司董事长黄宝云直言,该公司的产品就是根植于华人传统文化,用国际级技术将华人的故事动漫化。在动漫作品《国宝总动员》中,太极公司将官窑精品瓷娃娃枕变身一个可爱的宋朝娃娃,通过他憨态可掬的“冒险”,让台北故宫国宝都变得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正因为将传统文化形象成功地动漫化,这部台湾作品不仅获得了2008年东京国际动画展最高荣誉奖,而且为台北故宫带来上亿的延伸产品收入。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