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面对面】陆洁民:东西方艺博会碰撞 重在累积藏家
2014-05-22 17:52:2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采访/王胤 整理/李保兴

陆洁民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资深顾问陆洁民

【编者按】201451412时,随着收藏家预展和贵宾优先场的亮相,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正式启幕。展会囊括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45家顶级画廊,逾2000位艺术家的作品,囊括了20世纪以来最优秀的油画、雕塑、装置、摄影、录像等艺术;其中超过一半参展画廊来自亚太地区,包括24家香港画廊。在香港巴塞尔现场,99艺术网采访了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资深顾问陆洁民。此前,陆洁民也曾做客99艺术网《艺术解码》深度解读了有关艺博会的一系列话题。

99艺术网:您这是第几次来到香港巴塞尔现场,有何感受?体验如何?

陆洁民:每年都来,在巴塞尔没有买下它的股权60%之前就看到香港艺博会做得不错。巴塞尔将香港艺术博览会买下来后,其做法越来越像巴塞尔。因为巴塞尔在选择画廊的时候,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做大明星或是经典的,而且是陪着这些经典艺术家一路成长的画廊,而不是“二手”市场的生意型画廊(一直在做拍卖市场里边的明星);另外一条线是画廊陪着年轻艺术家成长,而且最好是个展。比如,这次老画家刘国松的个展,邱亚才个展。因为巴塞尔在瑞士,每年申请的参展画廊有一千多家,但过关的大概有275家左右,看它选择的方向,入选的这种条件上一定要希望是陪着艺术家成长,不断地办展览,推广的这种画廊,而不是做二手市场的生意型画廊。所以香港从去年开始在巴塞尔操办的状态之下,今年更有巴塞尔的概念。

99艺术网:今天看了一圈有什么亮点或者是趋势性的东西跟我们分享一下。

陆洁民:基本上我们的眼睛都在梳理吸引我们的来自欧洲、美国来的一些大师:大卫·霍克尼、威廉姆·德库宁、卢齐欧•封塔纳的作品,所以可以看到东西方的碰撞在香港巴塞尔好像已经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可以看到经典的、当代的、大师级的、年轻艺术家也很多,也看到中国画廊表现不错。当然可以看到亚洲各地的画廊,也是代理她自己的东西。主办方还是希望让观众看到更多新鲜的东西。

比较称赞有加的应该是现在画廊黄燎原先生,他这次的策展非常成功,整个白色系列,多个艺术家作品,并且没有刻意以白色为创作。但是他们的创作都有一个极简的白色系调子。这种白色系的调子放在一起,让大家看到这个摊位是用心的。画廊的经营者其实就是画廊风格的灵魂,一个摊位的呈现就是这个画廊老板自己的一个创作灵魂。事实上画廊要是完全做对了所有的事,该画廊就会收到一些对的、来自各地大藏家的名片,他们会继续地跟着你、关注你,你就有能力去推一个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大家来到这里是一个难得的东西方学习的机会。可以看到各大资深画廊带来经典的呈现,他们专业成熟的人员面对客户问价的时候,问这件作品的好坏的时候或者背景的时候,他们那专业的态度都是东西方在这里交会时候的一个学习过程。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中国的画廊跟销售代理中国艺术家的欧美画廊,他们在呈现中国艺术品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中国经济发展富强之后带来的能量。

99艺术网:现在艺博会,香港巴塞尔一直都是将策展人纳入到整体规划当中来,您觉得这是艺博会的一条发展之路吗?

陆洁民:这是必然的。瑞士的艺术巴塞尔已经办到第44届,已经成为藏家每一年到瑞士巴塞尔去呆两、三天,享受这个活动,去度假、买东西,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活动的概念。艺博会要精心挑选这些越来越难进入画廊成为参展的一员,一定是精心策划一整年,一定是拿出策展的主题,一定是学术包装得很好,一定是艺术家创作的精品,因为他们要跟来自世界各地来的大藏家见面。所以策展、学术包装是必然的现象。而且画廊要保住在这里展出的位置,必须策展得更好才行,这也变成了一种压力。

99艺术网:近两年不断地涌现了很多艺博会,但是大多数呈现是一种同质化的趋势,不是特别有差异性的,没有特别强烈特点的。

陆洁民:这跟市场都有关系的,同质化结果。博览会很容易是这样的,大家都呈现艺术品,大家都希望在里面看到一些让眼睛一亮的作品,但是本来艺术就很难。所以博览会主办单位一定要挑选对的画廊,其实是保证这个博览会存在的一个很重要条件。

99艺术网:中国画廊业也在慢慢崛起,中国高品质画廊也会频繁出现在国际艺博会上,您觉得这样的一个趋势对于国内的艺博会来讲意味着什么?

陆洁民:对国内的艺博会带来的是竞争的压力,而且会刺激国内的艺博会继续做好,这个刺激是学习的刺激,就是说必须要学这些国际型的博览会,他们怎么去策划一个博览会,怎么去培养他们的大藏家。所以北京也好,上海也好,艺博会不需要很快地较劲,但是必须有一套教育中国藏家的办法,去影响中国藏家,去累积自己的VIP名单。累积足够的重要VIP收藏家名单,才能够有能力邀请欧美的大画廊到来。这个是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的。所以东西方的碰撞会因为这样刺激,而有更深的学习,不可能太快的。

99艺术网:地域化和区域化是不是会成为国内艺博会以后的一个希望?

陆洁民:一定的,地域化很正常。地区博览会,大城市的博览会,国际化的博览会,你要慢慢来的,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北京有一个超级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会办得很好,但一定是等待中国的收藏家的数量到达一定,收藏变成一个普遍的活动,那个时候会看到,那是必然的。

99艺术网:您觉得中国市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让西方藏家再次回归中国市场?还是取决于中国藏家是否能及时跟进和培养?

陆洁民:绝对是中国藏家。中国藏家的能量造成一个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基本。重要收藏家的名单是每个博览会最重要的资产。为什么巴塞尔到香港来,因为香港有东南亚各地的收藏家都会汇集到这里,加上金融的方便,免税的概念,会吸引所有的人到这个地方来,因为这个收藏家名单与数量才造成了巴塞尔来,这是必然的。香港巴塞尔明年要改到3月,为的不光是参展画廊,主要是为了欧美各地的大藏家。因为大藏家去瑞士度假是在6月下半月,5月就要把他们弄到香港来,几乎是不可能,这些都是很忙碌的来自各地的大藏家,所以他们一定要考虑这些大藏家独家的时间安排。改到3月,这个时间又可以看到香港的苏富比或者是佳士得的拍卖。所以香港巴塞尔最大的服务还是它的VIP的服务。中国北京跟上海的国际艺术博览会或者是地区博览会,一定要慢慢教育其藏家,然后它的VIP名单才是吸引各地的资深大画廊去那里办展览的主要诱因。区域性是必然的,培养中国藏家是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

【相关阅读】

【艺博面对面】孟子燕:香港巴塞尔学术版块重在体验

【艺博面对面】吴悦宇:香港巴塞尔藏家资源丰富亚洲为主

【编辑:李保兴】

编辑:李保兴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