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23 吴冠中(1919-2010) 北武当山
纸本镜心90×68 cm 约5.5平尺
RMB: 2,800,000-4,000,000
出 版:《吴冠中回顾展》P99,香港艺术中心,1987年出版。
吴冠中曾两次登上北武当山,并画过多幅以北武当山为题材的作品。此幅《北武当山》画于八十年代,是吴先生以线写景、精心绘制的一幅极具代表性的精品画作。
画中群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北武当山的抽象相对应的是,画面前方两株高挺耸立的松树和飞檐翘角的农家小院均有较明确的形象,接近于传统水墨画。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吴冠中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此画虽以西画构图的方式营构,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计白当黑,疏密相间的表现手法,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从中可看到吴冠中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和恬淡、清远、超逸的文人画的风范。
Lot 1031 黄胄(1925-1997) 饲鸡图
纸本立轴 1973年作137×68 cm 约8.4平尺
RMB: 5,500,000-6,500,000
1973年秋后,黄胄远赴海南岛写生创作,留下了大量的速写画稿,这幅《饲鸡图》即作于此时,是黄胄创作黄金时期的作品。画面中的几十只鸡姿态各异,有的引颈而鸣,有的低首啄食,有的悠然踱步,有的侧首观望,毛色亦或明或暗,可见大师对农家生活的入微体察,禽鸟亦不逊人物。画面左上角安排了斜入的芭蕉树,烘托乡村氛围,构思显然是经过一番经营,却绝无拼凑之感。
画面上喂鸡少女占到了较大的画幅比例,黄胄复线的绝技在此图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少女赤着的脚被黄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出来,这和旧社会妇女以小脚为美的病态审美观形成反差,表现出了黄胄独特的艺术语言:只有劳动者才是最美的。这样一件黄胄盛期作品的出现,向我们展现了其绘画主题的丰富多样,不仅以新疆舞女与驴群擅长,他笔下的海南渔村生活同样引人入胜。
Lot 1034 张大千(1899-1983) 岁朝图
纸本立轴 1939年作85×39.5 cm 约3平尺
RMB: 1,200,000-1,500,000
备 注: 向楚题本幅。向楚,字仙乔,号觙翁,光绪二十八年举人,曾任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院长、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等职。
岁朝图为张大千绘画生涯中的罕有题材。画中呈现的是三样冬春
之际冲寒而放的花卉:山茶、梅花、水仙。由于仅仅各取一枝,位置安排又掩映得宜,整个画面就显得疏朗清新,避免了红艳满纸的喧闹与俗气。画法兼工带写,而以小写意为主。花分红、白、黄三色,枝叶全以水墨为之。彩与墨,既互为映衬,自身又忽浓忽淡,忽取没骨,忽用勾勒,极富变化之美。水仙亭亭玉立,白梅或含苞,或绽放,颇得清冷之味。浓叶簇拥中,一朵红山茶绽然开放,另一朵红蓓蕾正含羞待放。红花的呈现,于水仙、寒梅的清雅之外,带来了春容焕发的迎年气象。
Lot1000 周思聪(1939-1996) 维族少女
纸本立轴68×46 cm 约2.8平尺
RMB: 250,000-300,000
周思聪是极富才情的画家,其才华常流露于涉笔之间。《维族少女》可见她对笔墨的领悟。画中少女的眼睛生动秀美,表情单纯和可爱,墨色衣裙与绿色头纱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造型十分准备,用笔速度极快,背景淡墨叶子的形态更是起伏开合自然生动,明显拉开了人物与背景的空间关系,恰到好处地起到衬托前景人物的作用。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