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驻馆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在京开展
0条评论 2014-05-28 10:07:3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2014年5月24日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第六期驻馆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在环铁艺术城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展开。从今年一月份入驻做创作活动的第六期驻馆艺术家有全承灿,徐美罗,任男珍,哈如,于继东(中国艺术家)。本次展览是展示这五位艺术家入驻近五个月以来所创作的作品的舞台。

据悉,此次工作室开放展将持续到5月27日。

本次驻馆艺术家作品介绍:

全承灿

艺术家全承灿以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装置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人生漫长本无事,世界虽大无去处”这是艺术家权承灿对艺术的一种标语,也是他作品的命题。据他讲这是“作为构成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成员个人,为谋求普遍性生活的欲望和欲求,有时被他人加以比较对从想象、沟通、行为、肯定的贫困中而来的相对无力感与观众进行对话。”他对我们通常相信的绝对或一般概念不断持有怀疑或反转思考,就像是活在当今的董吉诃德般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内心赋予与普通人沟通的深层意义。

他在本次展览中将展示概念艺术作品《好朋友们》,新媒体装置作品《完成是虚无的,高高的令人不安》,《想做》等。其中作品《好朋友们》他与来到中国来以后结识的艺术家一起合影的快照照片,把它贴在已做好文字打印的A4纸上再装框的作品。他问跟他一起拍照的艺术家“假设这是您的作品您会多少金额出售?”,回答的钱数就会成为此作品的价格。艺术家通过此概念作品欲与观众一起思考对作品的价值,或艺术作品定价问题。

徐美罗

艺术家徐美罗说“我以实景为基础画被刻印了的记忆。以求不是画实景细节的单纯再现,而是画以切身体会的记忆中的风景。希望通过其对象一贯传达的内容就是生命的坚韧性和历史性。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练更具坚强生命力的自然现象和事物,其生命的有限性最终成为历史。想画出的实际对象和主题像是相互有机关系般缠绕在一起,计划与对象同呼吸和思维,把深藏在记忆中的图像挖出来的作品。”

她在本次展览中将展示北京生活周边的情景和人们给她的感受和把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用自己的感性再解析的油画作品。

任男珍

艺术家任男珍说“我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是从把人世间现实生活的场景叙事性表现出来的甘露帧画中而来。甘露帧画表现了地狱中之一的饿鬼图。我的作品是观察我和周围的人去省察人类原罪和本质的过程。是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在人生的价值和悲喜为作品话题的'轮回'、'拯救'的延长线希望传递安慰和共鸣。”

本次展览上她将以韩国传统绘画形式与当下生活故事结合起来的画面问自己和观众生活根源性问题。他对将要展出的《想思-想思华(Lycorisradiata)》系列作品讲述说“我认为,相思华的形象中'为了永远相见,向上,思念,想望,无香花'的内面和'我的欲望'、'我们扭曲的形象'很相像。我想用探索'求道之路'的罗汉和'相思-相思华'的结合,以及人生道路上象征欲望的'相思-相思花'来抚慰倍受'相思病(lovesickness)'之苦的'相思华'们,并传达给他们我的共鸣。”

哈如

艺术家哈如说“我的作品是以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加以比较把他们之间的差别或同一性表现在画面中。这等同于在东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的社会中去寻找自己的特性一样。这又是对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影响关系的质问。作品把我对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失调与协调,认识与理解的看法比喻性地表现出来。作品《美味的山水》系列是试图把东方山水画的特点比喻成美味的食物来表现。作品中的山水试图用东方传统绘画样式加以表现,食物和其他样式借用了西方绘画的方法。我想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样式的特性把有趣的故事在一个画面中加以展开。”本次展览中他将展示更为完善的《美味的山水》系列作品及把它做成装置的作品。

哈如从自己生活环境中选取创作素材,水果的表达方式是他在来到中国以后找到的创作灵感,通过绘画以及装置来表现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于继东

中国艺术家于继东的艺术创作方式以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为基础,独自探寻具有其独特个性的实验性艺术实践。他最早对线的理解是从传统山水画中得来,尤其是黄宾虹后期的绘画风格。他的线条虽然看似杂乱无章,但其作品里传递出的却是更逼近于审美精神意义的本质,通过这些认知,于继东要思考的是怎样实现对传统水墨进行当代性的转换。

著名艺术家张羽先生对他的《流痕》系列作品评论说“它仍然属于水墨画的范畴。其表达所使用的媒材仍是宣纸,水墨和毛笔。但他的作品却又不是画出来的。”流痕“顾名思义,是流淌出来的一种痕迹。但这个痕迹却不是用毛笔画出来的,而是通过毛笔或一把小型的水壶,从宣纸的上方将水墨一条条的流淌下来。”流痕“所显现的方法就是从上而下的流淌过程。就表达而言”流痕“是一种痕迹,或构一种”流淌“的痕迹。而这个流淌的痕迹应该是自然的,但在这里却又是自然与非自然之间,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刻意性,或者说是刻意的自然性。”流淌“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流痕》的表达是流淌至痕迹的过程。而”流痕“是过程,也是过程的痕迹。于是,艺术家把表达和表达办法全部关注在从空中将水墨自然流淌下来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也摆放在了这个过程中了。”

同时,艺术家也表示他追求的是一种“空”的概念,流淌笔触间空白部分所表现的意义,一种无意识通过作品的表达。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

于2009年12月底在北京环铁艺术城设立。迎接21世纪文化的时代通过支援文化第一线上的艺术家们的创作活动及与当地艺术文化界人士们的交流进而谋求相互的发展。那是因为新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积极与外界相互碰撞,即通过交流才得以实现的。

从2010年1月开始驻期为六个月的韩国五位艺术家的驻馆活动开始以来,创作中心为开展更有深度地艺术交流活动,从2011年起入驻时间改为一年,并把五个工作室中一室对外开放,接受包括中国艺术家在内的外来艺术家的入驻。以中国艺术家为主的短期驻馆艺术家的入驻,更加促进了创作中心积极密切的文化交流。

目前参与过创作中心驻馆艺术家项目活动的艺术家有二十一位韩国艺术家和十一位外来艺术家。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