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2014春拍 乾隆御題天青釉笠式碗1080万元落槌
0条评论 2014-06-05 00:49:0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秀采—清代官窑的两个世纪专场中清乾隆青花海水缠枝花卉纹贯耳大尊以790万落槌,为本场最高价。清乾隆粉彩御题诗鸡缸杯一对和清雍正粉彩虞美人花卉碗一对分别以660万和550万紧随其后。

\

清乾隆青花海水缠枝花卉纹贯耳大尊

贯耳尊流行于清乾隆时期,系取形自商周尊彝,古朴典雅,端稳大气,颇得清朝上层贵族之青睐。其多见六方式,棱角峻厉,刚直不阿,如此尊圆腹者并不常见。且此尊式不同于一般圆器可拉坯成型,必须分块连接,制作工艺殊为复杂,遂存世量甚少。在瓷器中,尊和瓶的差别表现在器物的口部,一般将口径较大的立器称为尊,反之称作瓶。此尊造型、尺寸及纹饰皆与南京博物院藏品相近,体型硕大,体态雍容,为乾隆时典型样式。

本品造型恢弘俊伟,气质端庄大方,甚宜殿堂陈设。线条优美饱满,胎釉莹白温润,颈部左右附饰贯耳,自上而下绘饰十重纹饰,主题纹饰是缠枝莲纹和海水浪涛纹,构图虽繁缛而层次清晰,画工细致精湛,点涂技法运用娴熟,青花亮丽隽美,且色泽有深浅之别,浓淡相宜,层次宛然,苍雅之气跃然眼前,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其他同类贯耳尊发色经常晕散不清,此尊纹饰极为清晰,发色湛蓝,是乾隆清花器烧造的最高水准。其周正端庄,制作严谨,成型技术要求颇高,难度不逊于方器的制作,双耳、圈足、瓶身均需要印模成型后粘合方成。

鸡缸杯

清乾隆粉彩御题诗鸡缸杯一对

整器画笔生动细腻,设色妍丽无匹,所绘人物神形俱佳,衣褶刻画细致入微,所置庭院美景,春意荡漾,妍花怒放,洞石玲珑,意趣盎然,所敷彩料,匀净亮丽,尤以蓝彩夺目,所绘山石质感逼真,更胜纸帛。以一器之微,融诗、书、画、印诸美于其中,画工、彩料至精至美,俱可窥见乾隆彩瓷诸般特色,实为难能可贵,不失为御瓷隽品。器身所书之御制诗《咏鸡缸杯》作于乾隆干丙申年,即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本品之制作应在其后,故本品据此可为乾隆后期之少有佳作。《饮流斋说瓷》评曰:“所题诗字体有两种:一种字较小,体近虞、王之间;一种字较大,楷法凝重,又颇似颜鲁公矣”,本件字体较小,笔划清劲,当为前者。存世乾隆御题诗鸡缸杯有大小两种尺寸,大者直径8cm(同成化大小),小者直径6.5cm,所见十之八九为尺寸较大者,而此对则为其中较小者,更显精巧可爱,并且成对保存,保存良好,流传有绪,尤为珍罕。

清雍正

清雍正粉彩虞美人花卉碗一对

粉彩以雍正为绝美,其风格清新雅致,与乾隆后之规矩繁复的粉彩画法格调大不相同。本对小碗造型规整,秀美端庄,胎体轻薄,通体施釉纯净白皙,温润似玉。外壁粉彩绘虞美人两枝,一粉一白,摇曳生姿,娇柔妍美,惹人怜爱,旁有野菊、湖石点缀。查阅目前可见的公开著录资料,未见与藏品相同纹饰者,品相全美,极为珍贵。

虞美人花是在我国广泛可见的观赏花,盛开于夏季,花色有红、白、紫、蓝等颜色,浓艳华美,甚为缤纷秀丽。关于其名称虞美人有一个凄美的的传说,来自楚汉时期的虞姬。虞姬是项羽的爱妾,当年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在决战前夕作了一首悲壮千古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 卷七 项羽本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录汉初陆贾所撰的《楚汉春秋》,记述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据说虞姬碧血渗入江土化做这种漂亮的虞美人花,从此盛开人间。后世文人墨客有感于虞姬的英烈,多做有以虞美人为题的诗词歌赋,影响深远。

【编辑:李罡】

编辑:李罡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