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Claudel)《成年(早期版本)》(The Age of Maturity,firstversion),石膏,1894年,巴黎罗丹美术馆藏
但是卡米耶•克洛岱尔最权威的传记作者雷纳-玛丽•巴黎却在1988年的同名传记片《卡米耶·克洛岱尔》中借饰演卡米耶的阿佳妮之口述说:“那不是你,你想错了。你是雕塑家,罗丹,不是一尊雕塑,你应该知道才对。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妇是我;那个跪着的找不回青春的少女是我;而那男人,也是我,不是你。我把所有的坚韧给了他,他将他的空虚给我作为交换,就这样,一共有三个我,圣三位一体,空虚的三位一体。”
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女人三阶段》(Woman inThree Stages),布面油画,1895年,卑尔根艺术博物馆藏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女人的三个阶段》(The Three Ages ofWoman),布面油画,1905年,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藏
梦魇
1913年,在最宠爱她的父亲去世之后,家人将卡米耶•克洛岱尔送到了巴黎的维耶艾弗精神病院,她此前已在波旁桥的工作室过了十年将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她无疑被某些精神问题所困扰:从1905年开始她就有砸毁自己雕塑的行为,以保护它们“不被剽窃”;在她极度孤寂和抑郁的幻想下,曾经的爱人罗丹成为她终极的对手和敌人,密谋要杀害她并把她的雕塑据为己有。她为被迫害幻想所深深折磨。
1914年,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被转至法国南部的蒙德维尔格精神病院,在那里一直住到1943年去世。那个才华横溢的卡米耶被迫沉默了,她不再雕塑,甚至被禁止给朋友写信和收信。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是雕塑家,她只是一群疯女人中的一个,某个男人曾经的情人,某个男人的姐姐。
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Claudel)《华尔兹》(The Waltz),1899-1905年,青铜,巴黎罗丹美术馆藏
她一次次地请求家人让她离开蒙德维尔格,哪怕是将她接去巴黎的精神病院,好离家人近一些,但是没有回应。她像她所雕刻的那个跪着的女人一样,一再恳求,却还是无法拖住命运残酷前进的脚步。甚至主治医生提出让她转院到巴黎,以有利她恢复的要求也被她母亲拒绝了:“她有各种恶习,我不想见她,她对我们伤害太多。”
卡米耶•克洛岱尔的命运似乎注定是毁灭,20年后当人们想找回她的遗骸的时候得知精神病院的墓地已被翻动过,导致她的尸骨无存。尽管卡米耶•克洛岱尔毁掉了自己大部分的作品,仍有大约90件雕塑、速写和绘画作品得以保留下来。
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Claudel),《成年》(The Age of Maturity),青铜群像,114x 163 x 72 cm,1902年,奥赛美术馆藏
卡米耶•克洛岱尔的悲剧并不是简单的爱情的悲剧,而是处于那一变革时代的女性艺术家的悲剧。她是一个真正的反叛者,并不因为她有意追求痛苦,而是她不得不如此。有人可能会指责她有自毁倾向,但我们很难想像在社会的偏见和陈腐的道德观念之下,她的悲剧如何才能得以避免。甚至赞美她的评论家也把她视为一种不正常:“一场有违天性的革命,天才女子。”人们称赞她的雕塑是“男性的和强大的。”
卡米耶•克洛岱尔绝不只是“罗丹的情人”,而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是吗?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