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幼作品弱化的怪圈
动画遇上“六一”,可谓天作之合,特别是今年配合着小长假,让以往“有节无档”的情况彻底改观。大银幕上,一时间风起云涌:《潜艇总动员4:章鱼奇遇记》《新地雷战:神勇小子》《魔幻仙踪》《太空熊猫总动员》《辛巴达历险记2》《猪猪侠之勇闯巨人岛》《我是狼之火龙山大冒险》,7部动画片组合出击,争霸局面让家长多少有些“选择恐惧症”。更令他们挠头的是,看上去热闹的动画市场,可供挑选的类型依旧单一—孩子看得乐不可支,家长们却因低龄的内容忙着低头刷手机,甚至索性委托给工作人员,自己去逛街了事。
低幼化,恐怕已经成为国产动画片的代名词。尽管好莱坞的“合家欢”模式早就在全球赚得盆满钵满,国产动画却仍旧依靠“小手拉大手”的套路使家长们叫苦不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宋磊对新金融记者指出:“国产动画电影正在出现优秀"合家欢"作品的萌芽,比如去年的《绿林大冒险》《青蛙王国》、今年年初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等,不过还没有成为一种类型鲜明、市场固定的影片模式。”
差距并非主要在技术层面。或者说,技术大概是国产动画最接近先进水平的环节。宋磊表示,相比2010年以前,国产动画的技术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三维动画。虽然和好莱坞大片的技术水准还有不小差距,但已经完成了从50分到70分的进步,作为基础观感而言不再成为门槛。
“低幼不等于不好。实际上,低龄化动画片十分难做,如果能做到世界第一,照样也是动画强国。”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直指病灶。在他看来,低龄化并不是国产动画的绝对问题,关键是作品质量非常不理想。不少网友吐槽,一些国产动画片不仅大人看上去不合常理,连小朋友也觉得弱智。陈廖宇告诉新金融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低龄也是动画的整体属性之一,好莱坞动画同样是典型的低龄化作品,只是故事和质量都更加上乘,适合全龄段的观众。而国产动画长期在品质低劣的泥沼中蹒跚不前,根本还谈不到为低幼化困扰。
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国产动画在最初就难免错失“合家欢”的机会。“如果仔细看好莱坞的动画片,会发现它们很少以小孩子或者和孩子同龄的动物为主人公,比如《赛车总动员》中的麦昆其实是个"成年车",《冰雪奇缘》中的两位公主也都是成年人。而中国动画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孩童,这次"六一"档的动画电影基本均如此,主人公的差异其实体现了创作思路和定位的不同。”宋磊说,在此基础上,许多打着“合家欢”旗号的国产动画,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让全家都欢起来。
混战丛林时代
曾几何时,中国动画也有着辉煌岁月。1957年,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迎来第一波发展高潮,《大闹天宫》《神笔》《小蝌蚪找妈妈》等一系列佳作诞生,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摘得桂冠。
编辑:黄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