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越来越不好忽悠了,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不好的不买,贵的不买,多次上拍的也不买,买家一个个猴精。只有玩当代书画的那些土豪,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懂与不懂的,管它三七二十一,‘别人有的我也要有’,都是这种心态,难怪当代的价格比近现代都贵。”在某拍卖会上,一位媒体人发出了如此感慨。
【表象】
连续观察多场拍卖会后,可知上述感慨并不虚假。“人气旺盛、气场强大”,这些在拍前都能预料到的情况只是通过拍卖得到了证实。“人这么多,都干嘛去了?”、“谁在买?”、“在买什么?”、“什么价位买?”……系列问题在拍卖会中如果逐一得到准确解答,也许是困难的,因为没有准确答案,更多的是仍是观望。
在林林总总的拍卖行发布的信息中,几百万、几千万的成交价陆续当作新闻爆出,已经感觉到“亿元时代”的渐行渐远。这透露出“亿元行情”的虚火?还是意味着“眼下市场”的低迷?数字的变化值得玩味。
【问题】
曾经高价成交的东西,此次低价成交,透露出了过去未交割的事情。但其反映的却是买家的诚信问题。“拍而不付”这种行为反映出了怎样的契约精神?若是因拍品瑕疵不付款,那就不合适第二次上拍;因为再次上拍了,则证明拍品没有问题,是买家的诚信缺失。不知道当初的买家是否依然在圈内混,是否混得还好。答案也许是必然。因为许多国内顶级买家,都有“赖账”、“拖账”的嗜好,因此可以这么认为:有钱人未必是真君子。
“炒作严重”依然是问题,无论是卖家的作秀,还是艺术家的炒作,当然还有暗地里的“护盘”,这些情况依旧。
【成长】
“买家在迅速成长”——在缴纳“高额学费”之后,更多的买家开始成长:不听卖家忽悠,不听艺术家忽悠,不听拍卖行忽悠,而是依照自己的实力和判断,做出合理选择。资讯轰炸和精美图录只是信息,支持所作决定的只能是腰包。曾经一段时间以来,艺术品市场颇像证券市场:自己玩的是股票,赔赚靠自己实力和能力;靠别人的眼、听别人的话进行投资的,更像是买基金,由基金经理代为投资,但风险自担。经历钱财缩水之痛后,买家们似乎明白了一点:靠别人自己很难壮大,只有靠自己才能得以成长。这也许是,许多忽悠不再有效的原因。
【时机】
基于行情不好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在确实是实力行家入市的时机。“因为有人过去高价买了不少东西,被套住了现在缺钱,如今只能被迫出货,因此还能捡到点好货。”一位资深藏家说,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来进场的,对心仪的拍品设定了严格的价格底线,超过期望值绝对不买。这也许是理性的标志,但更应该是走向健康市场的节奏。
【假象】
不少拍卖行仍然在制造数字,尽管比以往收敛了不少。买家是不好哄骗了,卖家也许有一天会站出来:某件东西没卖那么贵,或者没拍出,当然,私下买断者除外。可以哄骗的就是“空有脑壳”的所谓媒体,一股脑的报道,你怎么知道这件东西能结账?更多的专业报道,在不辨事实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加一句“据拍卖行披露”或“场上落槌价”,这样也不至于混成业内“廉价的枪手”。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