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3 伊秉绶 隶书遂性草堂 RMB 23,000,000
5490 史可法 行书四屏 RMB 3,450,000
5495 文徵明 小楷洛神赋 RMB 1,265,000
5467 夏时行 草书五言诗 RMB 701,500
5485 王铎 小楷跋圣教片 RMB 805,000
5421 文同绘苏轼题(传) 墨竹卷 RMB 42,550,000
5406 溥光 书韩昌黎山石诗卷 RMB 35,075,000
5404 朱耷 草书七绝诗 RMB 34,500,000
5409 乾隆帝 仿倪瓒树石 RMB 18,400,000
5437 唐寅 书画扇二帧 RMB 6,267,500
5711 顾安 竹石图 成交价:RMB 5,750,000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北京保利2014春拍27.8亿收槌),对于绝大多数拍卖公司来说,更需要一种面对困难挑战时积极应战的决心和勇气,而古代书画的拍卖和征集工作更是举步维艰。2014年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期引发购买艺术品资金的相对紧张,古代书画作品存世量少造成资源稀缺、优秀的书画作品作为藏品不易进入市场再次流通,再造与循环机制的匮乏体现在古代书画征集的艰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经祖国大江南北,贯穿五洲四海的征集之后,我们还是坚强的站在了农展馆的展览会场和四季酒店的拍卖现场,与诸位嘉宾“曲水流觞”,“鼓瑟吹笙”。
本次拍卖古代书画作品总成交额约为3.34亿元,四个专场“吴门清韵——过云楼藏金笺扇面”成交额约为3222万元;“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成交额约为1.9亿元;“翰不虚动——中国古代书法专场”成交额约为6481万元;“艺林藻鉴——中国古代书画日场”成交额约为4573万元。其中,“吴门清韵”12件作品中成交10件,为成交率最高的专场,这种较高成交率所体现出来的是买家对传承有序、高质量作品的信任和欣赏,这要求我们以后征集更要注重那些名家收藏的精品。“翰不虚动”书法专场爆发力最强,如《夏时行·草书五言诗》、《伊秉绶·隶书遂性草堂》、《王铎·小楷跋圣教序》、《史可法·行书四屏》、《文征明·小楷洛神赋》等为代表均高于底价十几倍或者几十倍成交,它启示我们买家的态度是要以着录详实、名家名作为目标进行投资或者收藏的。“艺林藻鉴”成交最为稳定,环比其他各家拍卖公司而言,一些底价较低或者藏家公认的名家作品成交都是可圈可点,而一些底价适中的拍品均为叫价数声便会落锤,亦有波澜不惊之感,对于我们来说,价格便宜和众所周知的名头或许真的是古代作品征集的重中之重。
古代书画作品的魅力在于它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厚度,在于让人们从纵向的时间延续性和横向的空间扩展去联想和思索经典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只有买家理解,或者我们阐释出作品的内涵时,他们才会有足够的期待,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或者说,我们和买家去“发现”作品中的人文情趣、传奇故事、传承序列以及典型艺术特色,才会让买家体会收藏古代艺术的各种乐趣所在。以单件作品论之,42,250,000元成交的《文同、苏轼·墨竹卷》无疑是古代书画作品收藏强有力的代表之一,虽然画面有较为严重的残损,但宋元明清诸家题跋集于一卷,历经千年而魂魄犹存,传承井然有序、法书精彩纷呈,此类博物馆级别的藏品以此价格成交或许尚未凸显其价值。18,400,000元成交的《乾隆帝·仿倪瓒树石》所代表的更应该是人们对庙堂文化的景仰和期许,对古代帝王将相的尊崇和敬畏之情。“吴门清韵”中《唐寅·书画扇》以6,267,500元成交,买家首先看中的是其绘画和书法的艺术价值,其次是书法部分《李白歌》中诉说的文人理想,是买家和唐寅惆怅无求的契合点;而《八大山人?草书七绝诗》所代表的的深层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文人书法的畅快淋漓的表达更让人神往,此作品以34,500,000元成交应为众望所归;《伊秉绶·隶书遂性草堂》以23,000,000元成交让人体会的是伊秉绶做人作字的丰神以及此件作品的知名度,类似的如《溥光·书韩昌黎山石诗卷》、《傅山·草书节临冠军帖》更代表了我们对“遥远的绝响”的追忆。以5,290,000元成交的王原祁终年绝品《仿倪黄山水轴》,虽未经着录,但品相一流,画法老道,或为王氏压卷之作也。元代顾安《竹石图》,着录、递藏准确,以5,750,000元成交,或有物超所值之谓。另有《祁寯藻·书法手卷》称得上为藏界首屈一指之祁氏扛鼎之作,以2,875,000元成交考察的是拍卖公司、买家、委托方三者的眼力。
如果以西方的“接受理论”来理解我们目前的古代书画拍卖,那么,我们需要一些资深的藏家和顾问来带领一些新的买家理解和“接受”古代书画的内涵和底蕴,要让这些新的买家理解作品,“发现”收藏这些艺术品的魅力,只有激发他们寻找古代书画作品的艺术“空白”,让他们产生购买的兴趣,古代书画的市场才能够欣欣向荣。事实证明,因为少了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解,使得部分作品流拍,譬如《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其绘法精绝,经赖少其收藏,谢稚柳、唐云题跋,之所以未能成交,主要原因或许还是买家对作品的认识不够,相比其他类别书画作品,其性价比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如《王铎·行书答武夷道人作》尺幅巨大,神完气足,造成流拍,应该是买家对其浓墨书风研究的不够深入而已;相信不远的将来,类似于此二类作品会有更为坚挺的市场价值。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