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申树斌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4-06-21 17:53:0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4年6月21日下午3时,“狂流飞逝:申树斌作品展”于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最近三年以来的新作,这批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思考,通过种种超现实的画面诉说这一个个悲伤的故事,展览由青年批评家杜曦云策划,今日美术馆主办,《东方艺术·大家》,山西宏艺珠宝 智鼎东方(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山西御工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据悉,将展至6月29日。
 
此次展览主题“狂流飞逝”给人一种很激烈的感觉,策展人杜曦云在谈到自己的策展思路时表示:“申树斌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这些年的作品来看,他自觉地把个人放入社会处境中,体验和思考着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传统和当代的纠结、权贵资本主义的运行、中产者的不安全感、生态危机……尤其是面对生态危机时,笼罩画面的情绪,由忧虑逐渐转为无解的绝望。到了他最新的这些作品时,在惨白色的基调中,人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了也在濒临灭绝的动物们。申树斌以一种高度拟人化的方式来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在人类留下的遗迹上狂欢,或者继续重演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游戏,但惨白色在无声无息地吞噬、融化着一切……”正是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人性、生态危机等等议题的关注,让策展人有了此次主题的灵感,有点像今天中国社会的各种现实,荒诞且真实,在时间的洪流裹挟下不断往前走。
 
申树斌此次展出的作品确实与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别,拟人化的动物成为了画面的主体,或躺或站,扮演着各种角色,而画面的色调为白色,非常的萧瑟,对于这些变化申树斌表示:“我想通过动物来表现人性,这些作品是我之前关注主题的延续,动物本身是没有智慧的,他们不会思考,但通过画面我赋予他们以人的角色,通过这种反差来拷问‘人’的意义,至于画面色彩的变化,也延续了之前《景观》系列的思考,主要是想有一种中国画中水墨意境,是对这种已经追求的探索。”
 
其实,人类文明史是自然异化的历史,自然的人——理性的人——生态的人,人类一步步在超越自己,不断前进,然而自然正在人类中心主义强大话语权下渐渐的隐退了,理性意识、主题精神把自然挤退到边缘化的境地。整部西方哲学史,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科技主义,一直都是人的高扬,人因具有理性智慧而成为主体,人性因注入了理智的因素而变得高贵,艺术美是心灵的再造物而高于自然美。传统哲学观、伦理观、美学观抛弃了自然作为真实的存在,而已化为人类的对立物,从而导致当今生存环境的恶化,人文生态的失衡。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无论是群体或个体都会碰到不可战胜的自然力或社会力的压迫,于是人们会通过幻想把自己异化为一种能战胜自然力的物,或异化为能摆脱人世间的苦难的物。申树斌的作品便很好的体现了这种状况。呈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人异化为非人,长着翅膀的女人,人格化的动物,超现实的场景,艺术家运用虚幻、夸张以至怪诞的艺术手法,在荒唐的艺术形式底下,隐藏着内在的合理因素,具有一种特殊的深该的批判力量。  
 
申树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提出怪异事件来,让大家惊诧,发现自己平时忽视了什么,一种“间离”技巧,或曰“陌生化手段”,借以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启悟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洞察现实,进而向人们提供一条思路,认清自己的可虑的境况。生活往往由于太熟悉而不能看清它,所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乃至理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申树斌所做的,无非是把人们从“当局者”推到“旁观者”地位,为此此次展览他借助于动物题材以增加他的“推”力。动物没有被文明化、社会化,它们不懂得什么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种种社会规范,与原始阶段的人类较近似。申树斌在观察和表现人类社会“异化”现象的时候,总想追溯人类久远的生存状貌,唤回在文明发展过程中被遗忘了的记忆,以启悟我们明白今天少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他认为动物没有累赘,通过动物更容易达到上述目的。因此他那些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都不是童话,也不是适合于儿童阅读的寓言,而是思想深奥的譬喻性小说,因而那些动物主人公,不论是较高等的,还是低等的,都是“人”的另一种化身。 
 
此次展览艺术家精心准备了两年的时间,其实作品的线索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时候艺术家住在环铁艺术区,是一片景色秀美的地方,近两年的开发让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艺术家的话来说是:“周围绿树环绕,草地上蝶飞蜂舞,特别是在进入艺术城笔直干净的大路两旁摇曳着两排秀美的柳树,每逢春天淡紫色的二月兰铺的满地都是香气,营造出艺术城独有的艺术气息。在工作室里创作,幸福感油然而生,欣然以为找到艺术的圣地。然而,在水泥柱子和建筑机器如火如荼吞噬土地的城市里,艺术区的命运也和城市连在一起,凶猛的机器如野兽般开进艺术区,挖掉草坪,砍倒几十年的大树,绿地变成人们娱乐的马球场,这些城市化进程中的威胁和压抑感索绕在每个艺术家的心里,有种痛感,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人已经适应这种痛,甚至不再感觉那是痛,麻木、茫然、困惑、无奈已然成为社会的病。”
 
艺术家向往一种田园意境,而现实确是洪水猛兽,理想与现实的拉锯让艺术家处于分裂的状态,迷茫甚至迷失。策展人杜曦云用推演未来表述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也确实在呈现一种未来,但这种未来有点触目惊心,我们期待的未来或许是恩格斯在1844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说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