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为中国做“传记”
0条评论 2014-06-25 14:51:39 来源:城市快报 作者:李宁

1900年到2000年,是中国巨变的一百年。最近,师永刚和他的团队收集了来自全球26家顶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老照片,用一张张鲜有人见过的老照片,串联出了那一时期中国的基本面貌,并集结成《20世纪中国史》出版。

其实,早在2003年推出《宋美龄画传》之后,师永刚就一直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名人做传记,先后编纂了三毛、邓丽君、雷锋、切·格瓦拉等名人的“画传”。书中那些记录真实历史瞬间的珍贵照片,直观而生动地展示了传主鲜活但又鲜为人知的一面。此番他用照片为百年中国做“传记”,力图让自己的作品“没有”立场“,有的只是客观呈现。

如今,《20世纪中国史》的第一本书已经上市,描述的是1900年到1910年间的历史。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慈禧太后的御用摄影师裕勋龄为她拍摄的朝服照和生活照。据作者介绍,现存慈禧的照片全部由这位摄影师拍摄。除了慈禧、光绪、载沣、李鸿章、左宗棠等足以影响时局的大人物和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的巷战、义和团进京、北洋新军的兴起、清末新政、日俄战争等重大事件的老照片,书中还收录了反映各行各业百姓生活的场景图,如普通人在鼓楼上眺望北京城的场景、当时中国的色拉油广告等。

照片无言,但很多时候,照片带来的冲击力却甚于文字。在清王朝的大门被迫打开之后,神秘的东方吸引了很多对古老帝国好奇的外国人,他们穿梭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常拉着中国人拍照留念,作为“到此一游”的证据。在当时,这类照片是外国人值得炫耀的经历证明,多年之后,看到这些照片,还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得意之情。

借由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而新鲜的中国,以及那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中国的。

图片据《20世纪中国史》

100年前的色拉油广告,也成为洋人明信片上重要的风景。画面上的这个上海人,健康、逗趣,夸张地做出手中这碗米饭很香的样子。他在为一个叫“顶好”的色拉油品牌做广告。

在明信片的左上角是一位姓高的经理敬告要记住这个牌子的祝词。在当时的上海,洋风渐进,洋人的营销手法也被引进。而这个华人为主角的色拉油广告,也被好奇的洋人制作成明信片,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并且在右上角写上了“中国人吃饭”几个大字,可能洋人以为中国人吃饭也是一件神秘的事吧。

这些小孩子整天在野地里捡果子到市场上去卖,身体被背上的重量压弯了。在20世纪初的中国,农村孩子通常和家人们一起参与日常的劳动。因为入不敷出,很多家庭都会依靠童工,特别是男孩子来生产更多农作物。

1907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雇佣的工人在南京路上铺设电车轨道。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选八旗秀女从清顺治年间始,共有千名左右秀女被选入宫。1906年3月27日,清廷决议罢选八旗秀女。此沿袭经年的传统在这一天被宣布去除。照片上的秀女们正在接受戒烟规训。这些秀女因经年抽吸大烟,身体已极度不适。

摄影师甘博的照片《裹脚》。照片中描绘了一位母亲将她的手放在女儿的脚上,要用布条给她裹脚。这个古老的传统叫做缠足。

晚清重臣李鸿章与儿孙们的合影,具体人名已不可考,摄影师是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的莫理循。如果他再早些拜访李府,画面里也许会留下李鸿章大女儿菊耦(张爱玲的祖母)的倩影。

法国驻华公使的汽车一开上街便引起中国人的围观。人们纷纷争睹汽车,有大胆者上前触摸,也有围观者因刺耳的喇叭声而吓得夺路而逃。1907年3月,法国《晨报》提出要举办一次“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这在当时可谓是个惊人的创意。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清政府最终同意放行。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