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宇宙:柏睿安的创作观念
0条评论 2014-06-30 16:59:06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韩春阳
2014年6月29日下午,柏睿安个展《图像人类学:柏睿安在朱家角的驻留与创作》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证大朱家角艺术馆举办,这一展览继续延续了《从中国到宇宙》这一系列创作主题,展出他在上海朱家角艺术馆驻留期间和近期创作的作品。

 柏睿安是一名年轻的纽约艺术家,毕业于耶鲁大学,他的创作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等多个领域。柏睿安想通过许多不同技法的尝试与不同媒介的转换,创作一种自己的艺术性语言。从2012年到2014年,柏睿安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宋庄与上海朱家角进行驻留和创作,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创作了《从中国到宇宙》系列作品。2013年5月,我在上海策划了柏睿安的首次个展“从中国到宇宙:莲花沙漠”,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柏睿安在北京宋庄驻留期间创作的绘画和装置作品,并于5月9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证大朱家角艺术馆举办了“艺术的东西方交流:解释与方法论”论坛。
 
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关注一直贯穿柏睿安的创作主题。他最初的作品受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以表现田园风光的风景画为主,色彩艳丽,这与他从小生长在一个临近山川、森林以及溪水环绕的农场有关。在大学本科期间,柏睿安开始在作品中尝试大胆的试验,将对人物的思考运用于摄影、装置以及行为艺术的创作中。
 
柏睿安对非洲文化和南美文化有强烈的兴趣,这从他创作的《通过他所有的心》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在这组综合材料作品中,柏睿安致力于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在《振动的精神》这件作品中,他挑选了一件质感强烈的白色木材,然后缠绕上金属丝,粘上白色的谷粒与黑色的金属,使人联想到耶稣受难时所佩戴的荆棘头冠或者其他东西。木材上面镶嵌了不同颜色的瓶盖, 犹如一个权杖,从而达到一种非凡的效果。 柏睿安还创作了《“Nkisi”权杖》系列,在传说中,这些权杖是吸引为了一个精灵然后捕捉它,这个精灵拥有治愈人们心灵上的痛苦与迷茫的作用。柏睿安以雕塑的形式创作了这些权杖,然后搭配以不同的材质,如羽毛、石头、木棍、钉子、刀片等,具有一种冲突、震撼的效果。制作这些权杖的木材来自他小时候生活的农场,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这些权杖或悬挂于滑轮上,或盘旋于地面上,就如同盘旋于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柏睿安希望观者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如同漫步于不同的精神领域中。正如《探戈——爱的艺术史》作者罗伯特 • 费里斯 • 汤普森(Robert Farris Thompson)在文中所说:“柏睿安通过这些引人注目的创作对象,带给我们的是一场除去武力的文化之旅。他似乎感知到了非洲文化的视觉影响力的秘密。强调精神意义的表达,通过一个新的思想传递除去。他创作时很谨慎,对待他的创作对象就像是正在制作一把斯特拉迪瓦里斯小提琴。这些带给了我们快乐。”
 
策展人马琳认为,柏睿安喜欢从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强大的美丽与力量,通过对日常事物的描绘与不同媒介的创作,感受内在的力量与灵性。丝瓜、莲花、龙虾、水草这些普通的物体在他的笔下都呈现出欢悦的气氛。在“从中国到宇宙:莲花沙漠”展览中,有一件作品《丝瓜花园》描绘了一个充满了生机的丝瓜藤,上面结满了饱满的丝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丝瓜的头部都被描绘成龙的样子。在柏睿安眼中,中国龙是最传统,也是最具有辨识度的中国符号。“当我在北京的路上散步游走时,我发现龙的元素无处不在。我在植物中发现了它,在路边依偎的小狗中感知到它,从树木中发现了它,从不同的水果、金鱼中感觉到它,有时候还会在人群中窥探到它的踪迹。所以我选择正在成长的丝瓜来代表正在生长的龙。”
 
在这个展览中,柏睿安还展出了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莲花沙漠》。他创造了一个白色的空间,墙面上是一副尺寸巨大的油画作品,上面画满了盛开的莲花,在莲花的花心中,写了一个个“合”字,红色、黄色的锦鲤漫游其中。地面上一边是粉色的沙子,一边是铺满了陶制的锦鲤与月饼,在这里,沙子象征着沙漠,陶制的月饼象征着星空,这些锦鲤漫游在月饼周围,犹如漫游在宇宙天际间,与墙上的作品相呼应。顶上悬挂着一件用霓虹灯制作的作品,图案是曼陀罗花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这些霓虹灯管与地面相连,呈现出独特的意境。观众在观看这件作品时,犹如航行于“从中国到宇宙”的意境中,柏睿安以他特有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用艺术的方式做了诠释。在展览开幕现场还有现场行为艺术表演和与观众的互动。一名俊美的男子坐在粉色的沙子上,他抬头仰望着霓虹灯,似乎在冥想,又似乎在与宇宙进行对话。另外,柏睿安向所有来参观展览的嘉宾每人发放了一支莲花,并问他们一个问题“莲花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观众手持莲花和在镜头前的回答构成了柏睿安一件新的作品,也使这件装置作品有了更多解释的可能性。
 
此后,莲花成了柏睿安反复创作的一个主题并不断深化。2013年3月在上海朱家角证大艺术馆驻留期间,柏睿安学习了中国书法和水墨,用心体会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的意境,从而创作了一批融合水墨、书法、宣纸、油画、水彩、现成品等综合材料的一批新作,诠释着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水乡。本次展览“图像人类学:柏睿安在朱家角的驻留与创作”展出了4件装置作品和20余幅用综合材料制作的绘画作品。
 
《莲花信息》是展览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件装置作品,由500个莲蓬组成。这些莲蓬被涂绘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装进压克力的瓶中,均匀分布在整个墙面,既单纯又统一。如果仔细观看的话,会发现有些莲蓬的莲子是由书法制作而成,柏睿安在宣纸上写了很多繁体的“爱”字,然后他把这些字揉成团塞进莲蓬的洞中,再在外涂以各种颜色。柏睿安解释说这是由于他看了王南溟的作品《字球组合》,对传统书法的解构而受到的启发。综合绘画《月光反射》更多的带有水墨画的意境,他把用丝线连在一起的藕片放在银色的河流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形式组合。
 
除了莲花以外,龙虾也是柏睿安非常喜欢表现的另一个主题,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另一种情景。如《蓝色龙虾》这件作品,柏睿安尝试中国水墨与现成品的结合。他把宣纸裱在油画布上,用水墨的方法画了很多小龙虾,然后把蓝色的莲藕片粘贴在小龙虾上,打破了画面的扁平效果而创造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朱家角的收获》描绘了两只船上的龙虾左右开弓,长长的钳子持着渔网正在捕捉河里螺丝的情景,龙虾的形象完全拟人化。《龙虾军队》里的龙虾似乎像一个仪仗队正凯旋归来,而莲花成了它们的战利品。《狮子在求救》里可怜的石狮子的由糖做成的基座正在被龙虾蚕食和破坏,而狮子却无力战斗,只有求救。《龙虾天使》中的龙虾在花朵的簇拥下,似乎正在飞翔。而《龙虾飞机》更是充满了想像力。柏睿安用明快的色彩和几何的造型创造了一个小龙虾的天堂。
 
柏睿安描绘了朱家角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也是呈现出欢乐的情景。如《朱家角自由的动物》中一只乌龟和几条小鱼正在水中自由的嘻戏。《水乡的河草》中五彩斑斓的河草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朵正在绽放。对于柏睿安来说,莲花象征着爱,龙虾象征着黑暗和邪恶,莲花与龙虾被放进同一幅画里,使它们彼此对立。这种关系象征着人生的两面,需要加以平衡。柏睿安的这些作品不仅讲述了莲花与龙虾的故事,也讲述了他自己的人生。
 
对于柏睿安来说,艺术创作是对自我的一种认知与周围世界的交流,我们从其作品中也可以了解一位年轻的国外艺术家是如何介入中国文化来感悟人生。在柏睿安的作品中,有一种爱的因素的表达,他赋予这些普通主题以独特性。所以当我们面对柏睿安的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一种隐喻的人生态度和感悟,这也许就是柏睿安作品的意义。
 
 

编辑:韩春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