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人类至今为止在信息传播方面最具民主功能的技术发明。它导致了信息的自由传播和低成本:个体可以自由的获取信息和表达,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顺畅的交流……曾经的种种主观控制和客观局限,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提升过程中被迅速消解。在技术手段上,互联网使个人化和独立性有了巨大的可能,用户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自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自由表达和交流,形成丰富的共同体。它激发的自由意志、个人觉悟、创造意识、对公共问题的参与、个体之间的联动等,对个体的改变是快速和深层的。原有的权力系统正在经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权力系统对个体的控制能力正在减弱。阿桑奇、曼宁、斯诺登只是众多个体中的先例。
当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结合时,信息的传播变得随时随地,成为了使用者的日常行为。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文字、影像,和其他用户互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表达、交流、聚合,在拥有不同生活处境、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技术优势的无数个体手中,无限的可能性被触发……
艺术,首先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传播、交流是它的内在属性。和移动互联网的自由、低成本、公众参与相比,目前的当代艺术更加显得霸权、高成本、远离公众。当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自由而低成本的平台和渠道后,所有人可以同台亮相、发声了,“普通人”不再能被排斥在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尽情显露他们的智慧和意志;另一方面,是曾自认为当代、先锋的艺术系统的相形见绌,因为曾经的技术优势、渠道专供、平台垄断,被更开放、民主、低成本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所超越,艺术人作为“贵族”的特权在大量流失。
19世纪早期以来,摄影术的广泛应用致命冲击了古典艺术,让现代主义艺术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当下已经迅速普及,当代艺术现有的主流方式和观念,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滞后为“古典当代艺术”。艺术该如何面对移动互联网?这是摆在所有艺术人面前的全新问题,目前谁都难以解答,但敏感者都意识到: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可能性,新的剧变正在进行中……
当代艺术追求的彻底开放性(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成为艺术、让自己成为艺术品),以及它所珍视的敏感、自由、创造性,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更加契合。在移动互联网的激发下,“艺术”正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实践,目前的职业艺术家越来越等同于手艺人。
更“当代”的艺术,必然要和移动互联网发生紧密关系。它或者纯粹存在于移动互联网中,这将越来越多。或者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和交流平台,这是“古典当代艺术”的改造。进入移动互联网中,就有可能和所有用户平等的发生关系。它要求艺术家具有更开放的“艺术观”和更多样的手段、更综合的能力。这时,那些具有跨领域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又在了解“古典当代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人,更可能得心应手。
移动互联网是民主的、开放的、成本极低的,而且它正在更深入的触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目前来看,它产生的新模式是:一个创意项目的发起者只是最初激发火花的人,它引发出众人的创造性:众人创意、众人实践、众人推广、众人投资、众人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放、不断生成和变化,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变成众人之事。这里,每一位个体对事实的触摸和随机应变的创造,个体之间的彼此尊重、倾听、交流和协商,都变得更加重要。
近期,少数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自觉、主动的将艺术和移动互联网结合,探寻更方便的表达方式和更开放的价值观念。
刘成瑞(刮子)的作品,常常模糊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界限、并把绘画、行为、影像等综合起来。对他来说,实际行动、自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成长于青藏高原,在2005-2006年期间在青海湖畔的刚察县支教。2006年5月开始的《十年》中,他和刚察县完全小学182名小学生合影并立约:以后每过十年双方见面,直至他生命结束。每个孩子留了一根头发给他,并签名。这个作品能见证彼此的情感浓度和契约精神,也能显现个体生命在具体生存处境中的行迹。
2014年6月25日,他开始实施《澜沧江计划》。澜沧江是世界第六长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河流哺育着人,人在迷失时,溯源而上能寻回生命的原始初衷,它质朴而强大,能让人在迷乱的文化语境中清醒。澜沧江源头的居民纯朴坚韧,但因为强紫外线灼伤、医疗条件非常落后,当地有很多盲童。在高海拔、教育条件低下的寒冷地带,他们既看不到世界,也无缘文化教育,却又只能生活在当地,承受一切。
刘成瑞从澜沧江源头顺流而下,通过各种支流的方向寻找盲童和19支没有名称的河流。然后用盲童的名字来命名这些河流,并标注到GOOGLE地球(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 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上。世界各地的浏览者只要在GOOGLE地球上看到相应的河流,就闪耀出这位盲童的名字。这既是象征性的“启明”,也向网民敞开。在经过盲童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他通过资金支持和多方努力,力求治好盲童眼疾。为此,他在移动互联网中发起众筹(网址http://www.zhongchou.cn/deal-show/id-10475),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回报。这些作品,大多是他在这次行动沿途为支持者们所做,回溯个体和自然、个体和个体的质朴关系,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发送和互动。这个作品,以艺术的名义、网络众筹的方式帮助盲童复明。同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溯源、生命初衷的重返,艺术家本人和众多支持者们,既在帮助别人又在自我救赎。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