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关键词“书画院”,搜索结果“红”遍大半个地图。数据显示,北京市有158家书画院、郑州44家、南京42家、济南36家……“这肯定不是全部数据,你再搜搜国学院、美术馆,数量肯定翻番。”一位知名画家介绍,虽然一些民办书画院对促进国学传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很多是“野鸡书画院”。
“现在见面递名片,不是‘院长’就是‘主席’,要么就是‘理事’。书画没复兴,书画院先‘振兴’了。”有网友调侃。
“‘野鸡书画院’危害不小。”一位文化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斥其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位官员说,近年来,国内书画市场行情看涨,百姓收藏投资需求增大。正是看到这一商机,一些书画爱好者甚至骗子合伙注册公司,自封为“院长”、“主席”。还有一部分老板,本身并不懂行,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成立个书画院,然后招聘几个画家,收购一些作品去撑门面,造成书画市场鱼龙混杂。
“他们的推销方法不外乎几种:在媒体上打广告、电视上混脸熟、自费搞展览、出作品集、跟企业家搞联谊、带作品上门推销,最近就连电视购物上都开始卖画了。”某国家画院负责人详解其中的“生意经”,“许多企业家对书画作品不太了解,经不住他们的死缠烂打,就被忽悠了。”
“书画艺术产品好坏没有统一标准,这就降低了伪大师的入行门槛。”这位负责人说,这些“院长”、“主席”的水平有限,行家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上当受骗的往往是普通民众。
针对书画院乱象,各地文化部门也曾开展过整治,但收效甚微。“再不管不行了,丢人都丢到国外了。”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表示,过去有很多国外人士收藏中国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但现在被这些“野鸡院长”搞得中国当代水墨在国际市场上饱受诟病。
造成“野鸡书画院”泛滥的主因是门槛低、监管弱。据了解,当前申请组建民间书画院的手续非常简单,个人申请仅需提供身份证、照片、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等,对于资金和场所证明要求不严,甚至还有专门的代办公司。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注册备案和管理制度,整治“野鸡书画院”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陷入无法可依的窘境。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