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金的新航道
0条评论 2014-07-21 11:07:17 来源:鼎艺会 作者:王麗欣

在信息资源和金融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投资者的偏好更加多元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与审美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实业、证券、房地产等领域外,很多财富拥有者的兴趣不约而同地聚焦艺术市场。

在西方,富有家族视艺术品为一种生活态度,视购画为一种消闲娱乐方式,视藏画为一种传统和身份象征;而对于新晋富豪,藏画还是一种很有品味的炫耀方式,足可以将自己与土豪划清界限。加之艺术品的保值和增值功能,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在过去20年,如果买入了蓝筹艺术品,回报大约在3%-5%;如果买入了当代艺术品,回报可能在25%。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步入了一个兴盛的时代。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艺术产业链的各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艺术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者的青睐,但有时艺术品交易都是私下进行,人们无法了解真实的成交情况,同时艺术品的真伪、保存、拍卖等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众多投资者,迫切需要专业的团队与机构进行指导和梳理,艺术基金应运而生。

艺术基金的背景、运营团队、投资标的及经营模式对基金的收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投资标的将有助于基金的健康发展。由于艺术品买卖涉及高度专业性、操作经验及风险管控机制,艺术基金的运营团队往往都是各领域的专业精通人士,对艺术一级、二级市场的走向具有极强的敏感度与辨识能力。

投资标的的选择

艺术品投资增值最基本依赖的是空间差价和时间差价。空间差价诸如艺术品从国外到国内或是北方到南方的交易产生的价格差,随着资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靠空间差价来获得收益的可能越来越小。所以,多数艺术品投资增值就有赖于时间的积淀。随之而来的就是有众多的投资者选择购买古代艺术品来等待升值,但古代艺术品难保存、难收藏、难寻觅、单价高,而且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仿品、赝品,稍有不慎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就是艺术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避开这个难题?选择相对安全的投资标的就成为众多艺术基金需要考虑的问题。

艺术基金操作一般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为准则,避免出现买“假”的问题。古代艺术品,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杂件,都需要极为专业的鉴定者,并且鉴定结果也不百分百准确。由此,艺术品投资标的的选择就转向了当代艺术作品。以当代水墨为例,作品均由在世画家本人确认,真伪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当代水墨具有一定数量,选择性较多,而且单价偏低,因此与当代水墨艺术家合作,其可获得性与流动性远远高于古代字画、杂项等板块。正由于当代水墨艺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可靠的艺术市场,一线的当代水墨画家作品便成为艺术基金优质的投资标的。

长、短线搭配的操作模式是艺术基金有效规避风险的方式。艺术基金通过常年与签约艺术家和艺术家经纪(即画廊式经营)同时并行,与进入艺术市场已有较长时间的艺术家(其具有真实而稳定的作品交易量与拍卖市场)合作,此类长线投资的艺术作品均具有高单价、保值、市场需求量大、知名度高、精品创作等特点。

管理型艺术基金

管理型艺术基金拒绝单一的艺术品买卖,积极主动地宣传并推广艺术家,研究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潮流之间的关系,适时推出其作品、举办专场展览,确立艺术价值和风格体系,进而提高作品的市场价值。管理型艺术基金对运营公司有着极高的要求,依靠其管理能力、媒体宣传能力、客户和藏家沟通能力、展览策划能力等多个方面来提升艺术家地位与其作品价值。

管理型基金的运作模式较为复杂,是知识密集型、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高效运营模式,而这往往是高端艺术基金的选择。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同时,艺术基金同时也会成为一个专业的策展团队和艺术品分析研究团队,除了认真推广基金签约画家以外,还积极地发现和挖掘新的有潜力的画家,扩大优秀艺术家合作群体,为其进行宣传、经纪合作、举办雅集及长期代理。有的管理型基金还参与开发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一方面增加了基金本身的现金收益,另一方面又与原作相得益彰,令原作得到了有效地推广和增值。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育与壮大及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艺术品投资金融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化过程,艺术品投资从实体商品买卖逐渐过渡到艺术品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从个体行为发展成为投资者集合行为。艺术品基金是艺术品金融化的重要方式和阶段。艺术品投资的财富效应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金融机构、国内画廊、银行、中介等投资机构力量介入,大大有利于改善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加速了机构化进程,使机构博弈成为市场投资的主流,也有助于艺术品市场走向规范。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