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一件明成化鸡缸杯在香港以总成交价2.8亿港币拍出,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此举轰动一时。7月19日,刘益谦在办交接手续过程中,用价值连城的鸡缸杯喝了口茶。刘益谦解释,“这杯子距今有600年了,当年皇帝、妃子都应该拿它来用过,我无非是想吸一口仙气。”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是“有钱没文化”的表现。
“有钱没文化”的吐槽,更多是因为那个“钱”字在作怪。这只鸡缸杯,1949年被香港古玩收藏家以1000元港币入手,此后又有4次转手经历,特别是近年来价格在高位不断腾跃,对应着中国经济的勃兴,以及传统文化支撑下的民间收藏热的兴起。
的确,从单纯的文化角度看,文物的价值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但在今天,文物的价值往往又需要价格来衡量。在一些鉴宝节目中也可以看到,无论专家煌煌万言,持宝人只关心价格。许多人玩文物爱收藏,虽披着文化外衣,其实质还是投资投机。这在刘益谦身上,也有着很深的烙印。近两年,刘益谦频频在文物市场出手,但其真实身份还是金融投资者。刘益谦曾经表示,所谓艺术投资,有时是投资,有时是投机,要用投资的心态去投机,并且直言不讳,“我的弱势是没有艺术收藏专业知识,我的优势就是有钱,所以我要发挥我的优势。”
在很多时候,文化是紧紧嵌入经济社会的,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在现代社会,很难说一个人的行为,纯粹为了文化而来;又很难说这样的行为,只有经济意义,没有文化价值。甚至当你讥笑一个人“有钱没文化”时,却又不能不承认,这个人与文化的物理距离,比你近得多;而他的烧钱之举,就文化发展来说,有时又是十分有益的。
“鸡缸杯喝茶”犹如一则寓言,对应文化脉络里潜伏的商业逻辑。从长远看,未来文化市场特别是收藏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唱主角。但不管如何,有钱人玩文化,终归不是什么坏事。文化本身是有磁吸效应的,哪怕就是附庸风雅,接触的次数多了,也能沾上一点文化气息。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