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三杰》出版前言
0条评论 2014-07-22 09:31: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拉斐尔

序言


这部画册的名字本身便是对其出版缘起的一个很好的注脚。“全知全能”,这位生命如流星般的艺术家获得了世代和后人给予的无所不知的美誉,他不仅是无所不能的画家,更是“人类的诗人”。艺术评论家约翰·大卫·帕萨凡特(JohannDavidPassavant)在1860年写道:“在艺术史中,拉斐尔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是完美的,与其同时代的人相比,他卓越的天才显得格外熠熠闪光。”

克劳迪奥·斯特里纳迪在本书中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画家无以伦比的才华,他用了13章的篇幅,通过对拉斐尔生平中较为有争议的几个片段、他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创作背景、作品是否与人合作等方面,为我们详尽地展示了拉斐尔艺术创作的独特道路。

在本书的附录中,我们希望发掘出拉斐尔的作品的现实性和现代意义,尤其是对20世纪的先锋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影响——在讨论现当代艺术的时候,500年前的这位乌尔比诺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另外,本书也尽力通过相当篇幅的艺术评论的文字,力图还原拉斐尔在艺术创作中的心理状态、时空背景以及历史影响。

在《莱奥纳多·达·芬奇:永无止尽》这部画册中,达·芬奇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全能的文艺复兴天才是如何在不同学科、各个领域施展令人惊异的才华,而在《拉斐尔:全知全能》中,我们在一个细腻的艺术生命中,感知到了理念的交融,形体的碰撞,思想的交织与对照。

不论是达·芬奇,还是拉斐尔,他们都以自己的天才创造,走在了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前面,甚至,走在了艺术和文明的前端。

与米开朗基罗式的创作激情相比,拉斐尔传递的哲学与宗教命题少了些悲剧性的冲突,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和谐。斯特里纳迪将这种和谐描述为“现代性与永恒性”。拉斐尔在面对古代艺术时,在对其调和的基础之上,不断对其进行继承与创新,他歌颂古代艺术的辉煌,却并不止步于此,其作品传递出的,是命运的力量、理想的魅力,更是一种灵性的感召。

在这部画册中,诸如《雅典学院》等巨作都是以首次以较大的清晰度面世,相信在这些作品面前,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唤醒自己内心的拉斐尔,并感受来自文艺复兴的、永不褪色的美的感知与体验。

拉斐尔只活了37岁,便英年早逝。在20年短暂的创作生命中,拉斐尔画笔下完美的造型、祥和的场景、柔和的色彩背后,是人所不能企及的最高形式的艺术的、理想的美,而这种美直到500年后的今天,仍然感召着倾心于艺术的我们,并愿意将这样美的旅程,随着打开这本画册,在我们的时代还原、铺陈开来。

AlessandroVezzozi

亚历山德罗·委佐齐

编辑:李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