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身份证”: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推出后 市场却反应平平
0条评论 2014-07-28 10:29:15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朱凯

\
\

赝品泛滥,历来是书画市场一个近乎无解的顽疾,艺术家和藏家人人喊打,却往往无计可施。去年5月,雅昌文化集团推出的“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给书画作品办张“身份证”,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作破解艺术品鉴藏难题的一个创举。

如今,“书画办证”这把火也烧到了南京。7月10日,由雅昌文化集团主办的“诚信与传承——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论坛”走进江苏省美术馆,为艺术家喻慧举行了鉴证备案活动。上个周末,南京经典2014年春拍“世界三”专场中周京新、方骏、范扬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也由雅昌方面进行了鉴证备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推出一年多来,其市场推广过程并没有外界预期的那么顺利。给书画作品办“身份证”本是去伪存真之举,为何却好事多磨?

艺术家本人为作品辨真伪

高大上“证书”可随时查询验证

过去,判定一幅书画作品是否为真迹,大多是靠鉴定专家的“眼力”来下结论,雅昌推出的“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则把话语权交给了创作者,让艺术家本人来鉴定自己的作品。

整个鉴证备案服务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由雅昌方面联合拍卖行、画廊、艺术家或面向社会征集作品,然后由艺术家本人对其作品进行鉴定,工作人员将从真迹作品上采集纸张纤维、墨迹颜料成分等“DNA密码”进行备案,形成独一无二的“书画身份证”。

为了防止证书造假,提供给藏家的备案证书使用了一系列高科技防伪技术。雅昌艺术品鉴定中心副总经理申小波介绍说,备案证书全部采用坚韧耐久的证券纸,透光观察可看到熊猫水印,还有一组只有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才会显现的隐形防伪码。证书底部还有一枚“电子印章”,其内置芯片中存有作品的专属序列号,以确保证书的唯一性。证书右下角还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可登录“鉴证备案查询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相关信息。

申小波表示,目前鉴证备案的主要对象是当代在世艺术家,“从长远来看,现在用科学手段将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备案在册,可以减少将来作为古画的真伪争论。”

南京拍场首现“保真专场”

竞拍书画作品附赠“身份证”

在南京,给书画作品“办证”得到了不少艺术家的支持。7月10日,画家喻慧与雅昌鉴定中心一同对各地藏家带来的20余幅作品进行了鉴定,对一些创作年代不明的作品,她还给出了具体的创作时间。活动当天,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省画院院长周京新、省美术馆馆长孙晓云也就鉴证备案授权与雅昌方面进行了签约。

“造假者完全不顾艺术家前面所吃的苦,把艺术家的劳动迅速变成自己的现实利益,是对艺术家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喻慧表示,鉴证是回首过往,备案是面向未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采集数据、鉴别真伪的过程,更是见证了艺术家的成长。”

8月3日,南京经典2014年春拍将在丁山花园大酒店举槌,当晚亮相的“世界三——周京新、方骏、范扬”专场,将是南方拍卖会上第一个为所有作品配备“身份证”的书画专场。上周末,周京新、方骏、范扬三位艺术家为各自作品进行了鉴定,确认全部为真迹后,雅昌鉴定中心为这批作品制作了证书。等到拍卖会结束,买家就可以把竞拍作品和“身份证”一起带回家。

南京经典拍卖负责人告诉记者,给拍品配“身份证”带来的品牌效应要大过经济效益,“此举意在打造一个规范、诚信的拍卖平台,为买家提供安全、放心的交易环境。”

办张“身份证”要交5000元

价格门槛成鉴证备案推广瓶颈

鉴证手段有新意,艺术家、藏家也很欢迎,但艺术品鉴证备案的推广却并非预期中那么顺利。据统计,目前与雅昌艺术网签约授权的艺术家有300多位,征集的作品亮相有2000多张,已完成鉴证备案并提供证书的约有700多张。与当代书画庞大的市场存量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很小。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鉴证备案服务在市场推广层面的最大阻碍就是费用问题。由于制作证书要使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加上数据的采集、检测、存储,以及出版纸质版和电子版图册,鉴证备案过程必然要产生费用,由此产生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谁来掏这笔钱?

目前,雅昌方面收取的作品鉴证费是每件5000元,这笔费用由作品的提供方承担。业内人士表示,鉴证备案是件好事,但国内藏家买东西习惯凭眼力和经验,不会关心有没有“身份证”。而鉴证费这道“价格门槛”,更是会让很多藏家望而却步。“举个例子,有藏家花5万元买了一幅画,你让他掏作品价格的十分之一去做鉴定,万一画是假的鉴证费还不能全退,你说他肯不肯?”

对于鉴证备案这项新产品,国内拍卖行普遍持观望态度,目前与雅昌牵手的拍卖公司仅有寥寥数家。此次经典拍卖推出的“鉴证备案专场”,也是选择了作品数量最少的一个专场,总数不过30件。用该公司负责人的话说,“这次是做个小样板,先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一个当代书画专场的作品少则几十件,多的有数百件,这笔鉴证费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拍卖行自己承担,会损失不少利润,如果转嫁到拍品价格上,成交情况很可能要受影响,反而得不偿失。”南京一家拍卖行负责人道出了很多同行心中的顾虑。

艺术家不能只当事后鉴定者

作品认证应从“生产线”抓起

在西方国家,艺术品市场有着成熟完备的备案制度。一幅画从艺术家手中进入画廊开始,每一次易手都会有清晰、确凿的传承记录,没有来源的作品几乎很难在市场上流通。

一位书画鉴定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的鉴证备案服务其实是一个回溯求证的过程,因为征集来的作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要想从源头开始防伪保真,应该从艺术家作品出手时就完成鉴证备案。在他看来,在艺术品的鉴证备案体系中,艺术家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艺术家好比是书画作品的‘生产厂家’,按道理说,他们在生产源头就该做好防伪标记,但如今的情况却是消费者要自己另外掏钱去请‘厂家’来验货,这显然不合理。”

问题在于,艺术家显然不会为了卖自己的画还要自己去交鉴证费。有业内人士建议,鉴证备案服务未来可以探索新的运作模式,让付费鉴证冲破推广层面的价格阻碍,甚至可以考虑由艺术家、艺术机构和藏家共同承担,“鉴证备案是艺术品市场重塑诚信的必经之路,只有守住诚信这条底线,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