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建筑被毁:文物执法局赴现场调查
0条评论 2014-07-30 11:27:42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刘岩 杨建平

“虽然主观上不是故意破坏,但这种拆除行为已经对文物造成了直接毁坏,行为恶劣。”新晚报7月29日报道的哈尔滨市道外靖宇街265号中华巴洛克老建筑楼顶“珍珠”被私拆事件,引起哈工大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文物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刘松茯教授的强烈愤慨,他说,表面看这是拆掉了建筑上的一个花篮配件,实际是对城市文化符号的破坏。

刘松茯教授在接受新晚报记者采访时可谓痛心疾首,他说:“文物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一座保护建筑每一粒沙、每一块砖瓦都承载了当时特定的文化内涵,没有了物证,我们不可能仅靠照片向后人讲述历史。”

A花篮寓意丰富

【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老建筑上的印记】

在看到《新晚报》刊登的有关靖宇街265号中华巴洛克老建筑上装饰被拆一稿后,刘松茯感到痛惜、遗憾。他说,他跟这些老建筑太熟、太有感情了。作为哈尔滨最早研究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学者,1989年,哈工大建筑学院课题组与日本著名学者一道对老道外建筑群进行归类,并首次提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概念。

指着被拆掉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构件上的花篮图片,刘教授说,花篮寓意很有内涵,里面盛满了丰收的果实,既有庄稼作物也有各种水果,如葡萄、石榴、桃子、南瓜,土地里能出产的一切粮食都装在里面。石榴、葡萄,象征着多子多孙,家族兴旺;桃子则是象征着长寿。这两个花篮寄寓了当时中国人对五谷丰登、幸福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B文物不可再生

【独树一帜的“灰雕”技艺已失传】

刘松茯坦言,靖宇街265号老建筑被拆掉的花篮雕塑,其制造工艺已经失传。与现代的西方雕塑和石雕不同的是,中华巴洛克建筑大多采用的是灰雕手法,花篮上每一颗水果和农作物,其用材都是以石灰为主,加桐油、糯米汁等其他材料混合而成,是工匠们用手一下一下抹出来的。其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的构件附着于西洋式主体建筑墙壁之上,而外部装饰却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这种灰雕技艺,被当时的中国建筑界发挥到了极致。现代人仿制出来的水泥雕塑,不会像原物呈现的那样逼真、细腻。

刘松茯表示,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即使比对图片依样复建,对文物而言也失去了意义。

刘松茯说,虽然拆除在主观上不是故意,但房产部门简单拆除掉花篮,对文物没有妥善保护,深层次反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实际是拆掉了老建筑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印记。

刘松茯说,1949年以前,道外区是中国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受西洋文化影响,建筑风格特征注重装饰、追求新奇、趋向自然、气氛热烈,中西兼顾。中国建筑的斗拱、台基、栏杆,西方建筑的柱式、山花、穹顶等构件交织在一起,由此应运而生中华巴洛克建筑。

与西方建筑相比,这些建筑不是设计师设计而成,是由中国工匠们迸发出灵感、自由发挥完成,体现了很强的民俗性。

C文物是历史的物证

【专家呼吁各方加强保护老建筑】

刘教授指出,文物保护建筑是历史的物证,也是文明的象征。

刘教授说,如果未来只能靠照片讲述历史,那么我们就成了罪人。保护文物并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相反还会起到促进作用,他说,意大利的罗马,游人如织,在外人看来呈现的就是一片废墟,可它传承的是文明,是文化。他希望社会、政府、市民各方都能够加强对老建筑保护的投入。

另悉,针对靖宇街265号中华巴洛克老建筑楼顶“珍珠”被拆毁事件,7月29日市文物市场行政执法局文物执法科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进驻现场展开调查,并向道外房产四所下达约谈通知,全面对文物受损一事展开调查。事件进展,新晚报将进一步关注。

哈尔滨四种建筑风格

刘教授告诉记者,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大课题,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在建筑界提起哈尔滨建筑特色,不能不提中华巴洛克。他说,哈尔滨作为移民城市,四种建筑风格著称全国。

第一种是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如原汁原味的索菲亚大教堂;第二种是新艺术运动风格,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特点是为了摆脱古典传统形式,创造出的一种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建筑,代表建筑有原火车站、省博物馆等;第三种是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典型建筑有教育书店、烈士馆等;第四种即中华巴洛克建筑,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十九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打开大门,外国的各种建筑艺术风格也涌入了中国,中华巴洛克建筑承载了“外来建筑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