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言(1584–1674),《十竹斋书画谱》(1633),有3本画册、185页插图,收录139首诗和水墨画,9 7/8 × 11 1/4 英寸。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位于洛杉矶的亨廷顿图书馆日前宣布,购藏一本已出版的最具历史意义与美学价值的中国早期印刷图册。
该书由胡正言(1584-1674)于1633年出版,名为《十竹斋书画谱》,由一套早期木刻版画组成。胡正言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书法家和刻印师,常与朋友聚于其位于南京的十竹斋,并以此斋给这本书命名。《十竹斋书画谱》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彩色木刻印刷品,既是一本艺术品,也是一本图册,展现了绘画技术与表现自然元素的不同手法。
此书极具特色的印刷图像涵盖了典型的中国园林元素:梅、兰、竹、假山、花鸟、书法等,由于采用了独创的多色印刷技术,这些图看起来十分像画上去的,而非印制的,令人惊叹。
这本《十竹斋书画谱》以亨廷顿图书馆长克伯里克(Steven S.Koblik)的名义购得。克伯里克今年初宣布,将于2015年6月退休。买书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亨廷顿中国园负责人李关德霞(JuneLi)和其丈夫Simon。此外,还有用一部分资金来自亨廷顿赞助人Anne等。
虽然日本的木刻印刷已为人熟知,但人们对这种印刷术的鼻祖——中国木刻印刷却知之甚少。“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相对年轻,”李关德霞表示,“而这也使我们这次购买之举更加振奋人心。”她曾在亨廷顿组织过一系列活动,专注于对东亚园林的学术研究。她说:“这本印刷品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
李关德霞表示,这本书的印制技术十分复杂精确,因为其目的是要印刷得像毛笔画上的、亲笔写上的一样。专家们仍在研究这项独创的彩印技术,以期发掘出其中的奥妙。
《十竹斋书画谱》后来在中国和日本都有重印。因为需要给印刷木块和其复制品手工涂色,所以每个印刷本的色彩都有差异。
亨廷顿图书馆得到的这一本书,直到18世纪中叶,都藏于日本。上世纪50年代,居住在日本的一对美国夫妇购得此书,并将其带到了美国,近期才决定出售。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