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璞
- 来源:99艺术网
- 2014-08-08 16:45:39
[1 /19]
图片描述 (0条评论)

【哆啦A梦化身蓝胖子“穿越”中国古代】近日,网上流传一组“蓝胖子穿越系列”图,日本漫画中常见的哆啦A梦用它的任意门穿越到了中国的古画中。古色古香的泛黄宣纸上,蓝色的哆啦A梦和它的小伙伴大雄像天外来客般置身于水墨色的山水画间。

【哆啦A梦化身蓝胖子“穿越”中国古代】这组“穿越”系列的图是80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复制师王赫的创意作品。他说创意来自于今年五月份的灵光一闪,如果“机器猫”能出现在古画里会多么有意思。于是他的第一幅作品《蓝胖子之任意门》就诞生了。卡通人物不靠PS,而是用传统国画手法画上去的。

【哆啦A梦化身蓝胖子“穿越”中国古代】在创作了第一幅《任意门》之后,他随手将图发到了微博上:“每个80后心中都有一个蓝胖子,无论我挫败任性跑到天涯海角,他总会翻山越岭地来找我。这样的童年你们还记得吗?”没想到立即引来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评。

【哆啦A梦化身蓝胖子“穿越”中国古代】王赫回忆说:“童年最喜欢看漫画,每隔一段时间漫画店都会发售新一期的机器猫漫画。为了能先睹为快,每到发售的那几天我都不惜绕远或多走几站路也要去漫画店看看,就像如今大家追美剧一样。偷偷不吃早饭攒钱买漫画书更是家常便饭。”哆啦A梦体现简单幸福观,契合现代人精神追求。

【哆啦A梦化身蓝胖子“穿越”中国古代】“蓝胖子穿越系列”被传上网后,有网友表示很有意思,毫无违和感,认同作者画作表达出的“大雄有觉睡,哆啦有饼吃”的简单幸福观;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糟蹋”了文化。

【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还记得吗?2008年8月8日20点08分,中国惊艳了世界!关于北京奥运,你的记忆是什么?

【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还记得吗?2008年8月8日20点08分,中国惊艳了世界!关于北京奥运,你的记忆是什么?

【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还记得吗?2008年8月8日20点08分,中国惊艳了世界!关于北京奥运,你的记忆是什么?

【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还记得吗?2008年8月8日20点08分,中国惊艳了世界!关于北京奥运,你的记忆是什么?

【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还记得吗?2008年8月8日20点08分,中国惊艳了世界!关于北京奥运,你的记忆是什么?

【再见了,吉卜力工作室】今年夏天我们能看到吉卜力工作室的最新动画《记忆中的玛妮》,但据吉卜力工作室一位内部员工透露,这将是吉卜力的最后一部电影。

【再见了,吉卜力工作室】说起吉卜力工作室,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龙猫》、《再见、萤火虫》、《魔女宅急便》等经典动画。去年,吉卜力的灵魂人物宫崎骏宣布退休。

【再见了,吉卜力工作室】报道中这位内部员工告诉日本News Cafe新闻网说,吉卜力的最新动画《记忆中的玛妮》应该是工作室最后一部动画作品。这篇文章刊载在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的Rakuten上,文章中说这条消息还未被证实。

【再见了,吉卜力工作室】改名内部人士说,自从去年宫崎骏老爷子亲自操刀完成了《起风了》后就迅速引退,立刻有谣言说工作室将要解散。随后,今年春天。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直以来担任吉卜力制片人的铃木敏夫也走下了制片的岗位,担任起了工作室的总经理。

【再见了,吉卜力工作室】但是好消息是,宫崎骏之子宫崎吾朗正在执导吉卜力工作室的首部TV动画系列《山贼女孩罗尼雅》,虽然吉卜力只是负责协力,动画制作的任务会交给Polygon Pictures公司。2010年宫崎骏曾经提到过解散工作室,自那开始,阴云便笼罩着这家传奇动画工作室。“铃木先生正在制定吉卜力的解散流程,”宫崎骏说,“这不是开玩笑,我们以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就算吉卜力倒下了,也应该成立五人团队继续管理公司的动画版权。那么,吉卜力可以说‘我们不再制作电影了,再见。’公司那里,没有我也可以的。”

【退伍老兵定做酒瓶形状棺材】人们在死前挑选棺材并不是件新鲜事,但是爱尔兰48岁男性Anto Wickham对棺材的选择相当奇怪:外形像一瓶杰克丹尼威士忌。这个棺材长达3米,耗资5万美元(¥31万)。棺材的形状可能是略显奇葩了些,但是Wickham对此有他的合理解释:Wickham是名退伍军人,他在伊拉克战争中目睹自己的好朋友去世以后,就开始策划自己的葬礼,最后他决定将葬礼搞成庆祝活动,而不是哀悼会。

【退伍老兵定做酒瓶形状棺材】在爱尔兰皇家军团待了22年的Wickham说:“伊拉克战争时期我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2007年2月的28天里,我遭受了74次攻击,有些时候甚至一天中个三四枪。我被重机枪扫射过,也被一些爆炸装置和路边的炸弹袭击过。在先后失去了八名战友之后,我就想我得好好安排我的葬礼,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我了。”可是他不想办一个正常的葬礼,而希望那会是一场对生命的庆祝。因为他参加了太多战友的葬礼,气氛都太伤心压抑。因此这位已经是6个孩子的父亲的前军人毅然决定改走完全不同的风格。Wickham最爱的饮料就是杰克丹尼威士忌,所以他想以它为主题给自己办葬礼。他萌生威士忌棺材念头的那天正好在家休假,看到了一个疯狂棺材(Crazy Coffins,一个专门做独特、离谱棺材的公司)的电视节目。于是他就打电话给公司问他们能不能给自己做一个威士忌酒瓶棺材,那边的回答是可以。

【退伍老兵定做酒瓶形状棺材】据疯狂棺材业主John Gill介绍:“这个酒瓶设计做起来很复杂,因为杰克丹尼的酒瓶曲面特别多,我们在雕刻的时候就像刻钻石一样。在这之前我们从没在做一个棺材的时候写上那么多记号。这个酒瓶棺材是一点点精工细作出来的,因为Wickham在战争中磨练出了健康、强壮的体格,不需要赶时间。”经过几个月的雕琢以后,棺材终于做好了。在阿富汗做私人保安的Wickham从遥远的阿富汗飞抵爱尔兰只为了看它第一眼,看到它之后惊叹道:“真是太奇妙了,我打开它之后那些细节完美得就像艺术作品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一副棺材。他们(指疯狂棺材公司)的工作非常出色,它真的是太惊艳了!”Wickham承认自己一开始躺进去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奇怪,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而且还跟它拍了几张照片。他说自己还有别的新点子让他的葬礼更加精彩刺激:“我的墓碑要有一个连接太阳能电池的iPad,我想要把葬礼的开始和结束都录下来将视频资料保存起来。”他还打算联系吉尼斯黑啤酒公司看看他们能不能配合他用送货车送他入殓,这样效果才完整。并且选了Sid Vicious的《My Way》作为葬礼音乐。“因为这一切都是为我的人生路而做,我计划了也做成功了。”对于他的这个奇葩计划不是所有人都感到开心的,Wickham承认他的朋友看到了葬礼有趣的一面,但是妈妈和祖父母却对他的“宏伟计划”没什么感觉。

【这棵树能结出40种果实】虽然这些树还小,但是通过Sam Van Aken绘制的效果图,我们可以看到果树成熟时的样子。到了春天,这株树上会绽开多彩的花朵,更奇妙的是,树上结出的果实有40种之多。栽培这株树的是美国艺术家Sam Van Aken。美国雪城大学艺术系副教授Van Aken借助古老的嫁接法将40多种核果类植株嫁接到一颗树上。这棵树名为“四十果之树”。他表示这个灵感来自他与Weekend Edition的Arun Rath的一次交谈。“我是个艺术家,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希望创作出一棵能开出多彩颜色花朵,结出各种果实的果树。”

【这棵树能结出40种果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在纽约难以找到那么多种不同的核果树,他说:“我当时意识到人类一手造成的大规模单一栽培的程度是多么严重。”纽约大多数零售店和市场中出售的水果只有有限的几种——大多都种植在加利福尼亚州。但是Van Aken没有放弃,他来到纽约州农业试验站。“这里有美国东北部,甚至有可能是落基山脉以东最大的果园。”他说。3英亩(1.2公顷)的地块上基本上能找到所有种类的核果水果,而且水果的味道差异度相当高。他说通过在这里的学习让他理解了这些水果背后的历史。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州政府打算关闭纽约州农业试验站,Van Aken见机会来到,在2008年买下了这里。

【这棵树能结出40种果实】到目前为止Van Aken已经成功嫁接了16株这样的树木,树木结出的都是一些古老的本土核果,有桃子、李子、杏子和油桃等等。在TED X上,Van Aken说自己目前已经研究了250种核果植物。“我正在研究怎么嫁接樱桃,目前已经取得了少许成功,”他说,“我也嫁接了杏仁木,因为杏仁开花的景象实在是太动人了。”要嫁接这些树不是几日的工夫,这项工程常常耗时数年,所以需要大量的耐心。Van Aken一开始先使用砧木,将还在萌芽的树丫接种到砧木树的关键部位,再用胶带固定,等待两者愈合,如果一个冬天过去,要是情况良好,春天的时候就可以继续生长。这种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就有嫁接技术的记录。就在报道的过程中,旧金山一群水果迷就用嫁接技术将城市的道旁树改造为可以结出樱桃、梨和水果的道旁果树。Van Aken栽培的果树还很年轻,通过效果图他向人们展示了他心中果树未来的样子。他说现在他正在和松鼠、金花鼠、鹿和土拨鼠作斗争,防止这些动物破坏他的心血结晶。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海滩图书馆】海浪、沙滩、图书馆,这三个词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在一起的,但是它们可以搭成一个组合。保加利亚黑海阿尔贝纳市(Albena )度假村的海滩上建了一个海滩图书馆,馆藏2500多本10种语言的书籍。来到度假村的游客可以免费从此借阅书籍并最好留下自己国家的书供人借阅。这或许是世界上最让人放松的图书馆了吧!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公交图书馆】巴西公交爱好者Antonio da Conceicao Ferreira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一点点的奉献和慷慨能为别人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句话。Antonio今年已经42岁了,他在公交上设图书馆的灵感来源于自己对阅读的热爱,于是就把自己常常乘坐的公交线路给改成了图书馆。他每天在巴西利亚公交里的架子上放15本书,乘坐该线路公交的乘客可以自由取阅。在帮助乘客打发坐公交的时间,这个流动图书馆还是给人们传播文化的途径。在最开始开设的时候,Antonio带了一个装满书的纸箱来到公交上,还会把拿了书的乘客姓名记录下来。现在他已经不在意人们还不还书了,因为他的想法是这样书籍可以再人与人之间传阅。除了这条线路,Antonio还梦想把这个计划扩展到巴西利亚联邦区的所有公交线上。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邮筒图书馆】开图书馆比你想象的简单,你只需要竖起一根有箱子的杆子,然后在箱子里放上书就就建立起自己的免费图书馆,这个藏在家门口的邮筒就可以成为你和整个社区分享你爱的书的工具。这个小小图书馆背后的故事真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想让人们轻松享受阅读的乐趣,不需要麻烦的租金、滞纳金、借书证等等。当地的人都情愿在网上看免费的色情读物,无聊书籍除了学生就再没人看了。据联合创始人Rick Brooks说,这样的小小图书馆已经有三四百个,跨越24个州和8个国家。如果想找找看附近有没有的话可以上littlefreelibrary.org看看它们的分布图。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电话亭图书馆】当英国电信想要把英格兰Westbury-sub-Mendip南部小镇的红色电话亭拆掉的时候,当地居民立即采取了行动,通过把它们变成图书馆而将电话亭拯救下来,所有的运行、管理都是由志愿者负责。这些电话亭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晚上彻夜都有灯光照着以供阅读,所有的100本书、CD还有DVD都是从镇民的私藏里捐出来的。他们将读过的书捐出来又拿出没看过的回去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志愿者去检查什么书在传阅什么书没有,看的人最多的书可以在当地慈善商店的资助下麦本新的。一切都和城市开设的普通图书馆没两样,只是更加有效率相对来说分布也更密集便捷。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骡子图书馆】2009年,在委内瑞拉Trujillo州的一座山上,孟鲍伊谷大学(University Valle del Momboy)展开了一项特殊服务——用骡子运书,这些在骡子背上的流动图书馆能够把书送到农家孩子的手中。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户外图书馆】上图的图书馆是意大利艺术家Massimo Bartolini为意大利艺术节而创立的,他雇佣了有创造力的混合媒体技术人才,在圣彼得修道院的葡萄园中放了12个书架。平行一面切的绿色书架就这么放在一小片绿草地,沿着一道缓坡一排一排往上排列。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书形图书馆】这是这篇文章里所有图书馆中最“中规中矩”的一个,唯一不一样的只是外观而已。这个创新设计在鼓励美国堪萨斯州(Kansas)市民选择一本好书的同时也振兴了市区的社区建设。这个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停车场居然是由当地人最熟知的22个经典著作名组成。图书馆位于Wyandotte街和Baltimore大街之间,沿着中央图书馆的停车场南墙走的时候,你能看到一本巨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伫立在那里。

【八个不寻常的图书馆之坦克图书馆】激进艺术家Raul Lemesoff制作的“大型武器”给人武装斗争、战火燃烧的激进感觉,但是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安静的可移动图书馆。在坦克的轮子上放着约900本书,全都是由Lemesoff免费提供,任何人都可以从中选一本来看。当他带着这个作品从城市走到农村时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这个作品担负着“用文学促进和平”的使命。

【绚丽的星球图景】中子星爆发:星球有多种多样爆发的形态。爆 发的中子星的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1.5倍,爆炸的核心发生在大约 20km为直径的一个圆球内。当一颗中子星爆发的时候,就像该图片 在电脑模拟中的那样,创造了一个黑洞,同时也喷射出大量重金属 。中子星爆炸之后的核坍缩成为黑洞,在爆炸中喷射的重金属大多 为金元素。所以人们手上金戒指没准来自于爆炸的中子星。

【绚丽的星球图景】烟火三重奏:上面的三幅图片是六月由NASA发布的太阳耀斑爆发图。这些图片在紫外线光谱下展现,耀斑爆发释放出的带电物质流属于X射线类,如果直接击中地球会导致收音波段的瘫痪。

【绚丽的星球图景】初生的星球:这是超级计算机模拟的恒星初生图,一束火焰一样的物质从这个婴儿星体爆发。最初恒星的质量都很巨大,可能是太阳质量的10~100倍。这令科学家们疑惑,它们是怎么形成的?这幅模拟图也许可以帮助解释,伴随着烟火,气体和尘土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颗巨大的恒星。

【绚丽的星球图景】日冕:上图是太阳的日冕,太阳外大气层的一 部分,温度非常高。太阳表面的温度据测算大约在5,500摄氏度, 但是日冕的温度,由于太阳强烈的磁场的缘故,要热得多。它的温 度有百万摄氏度。在图中可以看到日冕的“活动带”,那是日冕活动剧烈和平缓的部分在大气层上下移动形成的可观测带。太阳的活动带以十一年为周期变化。

【绚丽的星球图景】衰老星球的螺旋光晕:就像睁开的一只一只眼睛一样,这个螺旋星云发出耀眼的光辉。科学家们怀疑这个星云其实是一对正在凋亡的恒星释放出的牒状气体。从地球上看来,这些牒状光晕组成了这只迷人的眼睛的眼睑。

【绚丽的星球图景】太空卫星观测到的日食:NASA的太阳动力观测 卫星在今年早些时候捕捉到了这个场景,月球阻挡在太阳和地球中 间。在卫星观测中,这次部分日食持续了2.5小时,创下了太空飞行 器观测日食的记录。

【绚丽的星球图景】超级太阳风的袭击:太阳时常不那么友好,它 会产生巨大的太阳风。上图来自于NASA的图像,可以看到地球凑巧 躲开了这场剧烈的太阳风。一些科学家认为2012年的这次太阳风是 1869年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而且它持续了大约9天。如果地球恰巧被 太阳风袭卷,全球范围的变压器,能源线路核电子设备将暂时瘫痪 。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槟城第二跨海大桥:长达14.9英里(24公里),作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这的确需要一些特殊的工程技术。为了建设该桥,中国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需要在水下浇筑长达90米的立柱,直达海床。可以想象浇筑这些立柱是多么大的一项工程。在最深的水域,需要用到直径1.5米的钢管,有些立柱甚至长达126米。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巴肯哈芬大桥:该桥由英国标赫工程顾问公司和威尔金森艾尔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其不规则形状的边缘其实是吊在桥边的,作为自行车和行人道。而桥本身则用了一种名为“正交各向异性桥面”技术。这种桥面本身在结构中便具有承重功能,如今这项技术在桥梁中用的越来越广泛。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但这还不是最酷的地方。在桥的正中央,有一块30米长的桥板可以被去掉。但它并不是吊桥哦,这一块桥板的为了以后通行超高船只的时候准备的。这就叫前瞻。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舍纳贝克易北河桥:这座长1128米,由LAP设计的易北河大桥是极简主义的典型。与其它桥复杂的结构相比,这座桥的结构简洁而有效:一座钢筋混泥土高塔,抛下钢缆拉住桥面。正是这种简洁让它显得别具魅力,“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的地标性建筑”。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沈阳浑河汽博桥:这座桥位于中国沈阳。其特点在于,除非亲自开车或是走路通过大桥,否则,很难发现它的结构特点。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看到桥边的那些拱形结构了没?其实这些不锈钢拱形结构向内倾斜了17度。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更绝的是,六连拱中只有一对靠在了一起,用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这种桥简直就是“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彩带”。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Waschmühl山谷大桥:这座桥其实是一座古砖桥的附加部分,用来承载高速公路。为了能承重更多,德国LAP建筑所的建筑师们对原有的拱形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原有的结构上,他们加上了一种立柱,用吊索吊起桥面。

【全球最酷的五座新桥】这种桥称作“斜拉桥”,近二十年来也越发流行。斜拉桥是一种混合物,同时使用了立柱和钢索,这意味着这种桥能够使用较少的材料和工序便能矗立起来。在这个例子下,斜拉桥便是最好的选择:其低矮简单的钢索结构能完美的将旧桥置于下方。

【美国购房新潮:可以移动的小木屋】曾有一段时间,对于美国人来说房子就是他们的城堡,越大越好,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抵押贷款的担忧,以及大房子的环境问题,住小房子反而成为了美国人的新时尚。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宁愿缩小他们所住房屋的尺寸,享受简单的生活之后,移动的小房子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美国人的房屋尺寸平均在2600平方英尺(约242平方米),现在小房子的尺寸在100到400平方英尺左右(约9.3到37平方米)。

【美国购房新潮:可以移动的小木屋】大房子花的钱的确要多一些,大部分美国人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收入都贡献给了房子,这导致有百分之七十六的美国人成为了月光族。为了逃离房子越大,账单越多的怪圈,一些美国人被移动的小房子所吸引了,因为小房子简易又朴素。风滚草小房子公司(Tumbleweed Tiny House Company)是这种移动小房子的发起者,它教美国所有的工作坊制作小房子。加利福尼亚的索诺玛(Sonoma)公司也为人们提供小房子平面图,还为那些想要房子能移动的人们制作房子,并给他们送过去。

【美国购房新潮:可以移动的小木屋】购买者有千禧一代,也有新婚夫妇,他们都不想为房贷工作到退休,这些人更倾向于一种简单而且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艺术家和音乐家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希望经济上能够负担得起这个地方,从而切实地锻炼到自己的技艺。

【美国购房新潮:可以移动的小木屋】风滚草公司最新投入市场的小房子是柏树做的24号小房子模型,这个房子可以为4个成年人提供足够的空间,在阁楼上和楼下的卧室里,如果合理分配的话,四个成年人也许能睡得很舒服。

【美国购房新潮:可以移动的小木屋】小房子有各种形状和尺寸,也比较坚固,没那么摇摇欲坠,因为人们希望小房子在宜居的同时也能时髦一些。小房子里面有厕所、淋浴设施和厨房。有些人在他们的后院里面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年迈的父母准备了这种小房子,这意味着小房子社群的概念已经基本成形了。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一直以来,机器手都还是漫画书和卡通里面的东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对机器手系统(这种系统能让我们有多余的四肢)研究的加深,这种情况将有所改变。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人专家已经发明了机器手,这种机器手能够提起重物,为佩戴者抓取拿不到的东西,还能用来固定东西。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与此同时,韩国大宇集团(Daewoo)的工程师们也创造了类似的系统,这种系统能给予佩戴者超人般的力量。由麻省理工学院创造的机器手重约9千克,因此能够绑在肩膀或者臀部,还能提起重物。这种机器手并不是用大脑来操控的,但它们能够模仿一个人身体移动的方式。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在一个演示视频里面,机械手是模仿人类移动的方式的,但未来有一天这些机械手能够有自己的思想,这样当佩戴者需要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自主地帮助佩戴者了。而韩国大宇集团的装置适合1.6米到1.85米之间的人。该装置重28公斤由碳纤维、铝合金和钢铁组成,其设计遵循佩戴者的移动方式。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该装置的电池能支撑3个小时,其原型几乎能够举起5吨重的东西。在臀部、腰部和胸部都有皮带连接,这样使用者能够很好地适应其装置。装置另外还有个背包,这个背包是给这个装置提供能量并且控制装置的。该装置的液压接头和电动装置将装置的系统连接到这个背包。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手与别的都不一样,因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手能够独立于人类而单独行动。(意思就是虽然人类还是要戴上它,但如果你手上拿了箱子不好开门的时候,这个机器手可以帮你开门。而不是只能傻傻地连在你的手上,帮你拿重箱子但你还是开不了门。)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拿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泰坦臂来说,泰坦臂能够帮助佩戴者举起18公斤的重量,要知道这个重量相当于一个四岁小孩的体重,而佩戴者感觉就像拿起一杯茶那样轻松。但泰坦臂不能离开人类的手臂来帮助人类行动(比如开门)。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手并不是一幅完整的骨架,但能够给予人类超人的力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机器手就能投入使用,还会比整副套装便宜。

【假如我们有一双机器手】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说:“这些机器手能够帮助人类拿东西,支撑人类的身体,分担人类的工作量或者帮助人类完成流水线工作。如果这些机器手能够和人类的身体紧密耦合,并且与人类的手臂相协调的话,也许未来人类会把这些机器手当成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这个项目的首要目标是研究出一款新型的辅助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成为人类身体的延伸,还能与佩戴者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