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AT”教学模式,又称自然学习设计,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遵循大脑规律,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它符合学习过程本身的性质,并将教学过程分为4个象限,在4个不同象限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任何学习都是由“为什么—是什么—应怎样—该是否”(Why-What-How-If)组成的循环圈,依次对应着“把握学习价值(meaning)—透彻掌握概念(concepts)—积极操练技能(skills)—灵活自如运用(adaptation)”这4种教学功能或者学习性质,中间通过左右脑交替轮换经过了8个学习阶段:连接—关注—想象—讲解—练习—扩展—提炼—表现。
“4MAT”循环圈 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4MAT”模式要求教师确立相应的概念教学目标,创设有益于尊重多样性的课堂环境,设计促进学习者获得关键概念的基本问题,结合美术学习的特点,形成伴有多种评价方式的完整多元的学习循环圈。
象限一:“为什么”——启动教学:整个学习的过程从象限一开始启动教学。象限一的教学任务是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艺术体验中,紧紧围绕着教师引发的美术学习主题,促进学生清晰理解所学知识是如何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的。第一象限中有两个目标:一是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尊重个体差异。二是将价值取向转换为动机。
在学习循环圈中,“直接体验”是整个循环圈中的起始。针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特点,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基于学生体验的教学导入的方法:
建立师生对话、分享艺术体验: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作品,并与将要学习的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努力营造一个信任、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出新课。这种对话形式的教学导入借助了学生自身的体验,但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掌舵能力,要注意引导,避免学生无重点和目标的表现而误导教学方向。
渗透音乐欣赏、感受艺术合力:美术与音乐同属于艺术门类,在很多时候它们的巧妙结合可以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前让学生听5分钟左右的巴洛克音乐,大部分学生虽然对于在美术课前听音乐感到迷惑不解,但还是非常享受的。当然这样的形式并不是每一节课都用,一般会运用在像《激情四溢的线条》、《源于生活中的灵感》等一类适合运用音乐辅助的课型中。
认识知识价值、建立学习心向:美术教学的内容相对一些考试科目的内容来说会轻松,但也正是因为不需要纳入升学考核,学生们往往会有所怠慢觉得可学可不学。象限一核心内容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心向。学习不是机械呆板的事情,它是一种追求意义建构的途径。
象限二:“是什么”——传递新知:在象限二中,教师引导学习者从体验阶段转向用心反思、形成概念阶段。教师在教授新知的环节上要关注“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是哪些美术概念或知识”,便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接受新知。此时需要运用右脑加工原理想象概念,左脑加工原理接收“教师的传授”。对知识的探寻不应仅局限在教材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图书资料、影视资料、互联网等。
教师示范、事半功倍:在美术教学中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特别体现在绘画技法课上。中学“造型与表现”课型中如水彩画、国画、漫画、篆刻等都有着不同的技法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对不同技法的演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花一分钟时间当场演示给学生看,这样的效果比教师在讲台上花10分钟介绍绘画步骤要好得多。
谈话总结、记忆深刻:在象限二中左半脑逻辑性、理解性等思维方式开始发挥一定作用,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提问展开理性并且有一定逻辑性的回答和总结。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必要的生活经验,但能够用观察、实验、逻辑推理或者用已知的现象作对比得出答案。
象限三:“怎么样”——积极操练:象限三是由形成概念和积极操练组成的。学生将要接收的知识转化成个人技能,学有所用。此时,美术学习又开始回归到学生本身。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所传授的新知以后,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消化进行积极地操练。象限三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提倡小组形式,从做中学、交流、观察现象等。此时教师的身份是辅导者、促进者、发问者和鼓励者。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有效性,要求学生掌握技能,便于他们之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象限四:“该是否”——创造表现:象限四主要任务是对前3个环节的经历、体会、收获进行总结交流,增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创新精神。而教师合理中肯、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也是这一环节的关键。这一环节中可选择的活动方式有:美术作品展览、网络平台、艺术节等。在整个艺术学习圈中,象限四是学习圈后期的“产出”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也就是学习者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表现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并且在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的汲取和综合,培养学生的反传统观念。
未来中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国内外有很多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但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要学会在研究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及模式中提取和转换其精髓,巧妙运用于美术课程教学。
一、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2001年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的研究报告《在经济发展中艺术扮演的角色》中指出,艺术促进新经济转型,包括促进旅游和相关性消费业和零售业,艺术能提供科技发展所需要的灵感、创意和想象力,艺术促进优质的生活要求和美化环境,而优质的要求促进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改革和进步。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更加应该清醒地觉察到“艺术生活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美术教学不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应该寻求这一基点。
4MAT教学模式中也一直强调“帮助学习者掌握较强的生活应用能力,努力引导学习者掌握生活技能,倡导学习者思考学习的实际用途”,这一理念的渗入不论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又或是对美术教育发展而言都是双赢的。
二、美术教学关注“人文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本人认为美术教学的人文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二是文化对学生的内在情感的表达和净化,也就是人文关怀。对“人文性”的关注是美术教学呈现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任何教育都要以“文化”为土壤,这样培育出的“智慧之树”才会茁壮葱郁。
三、美术教学启迪“灵性”:灵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小威廉姆·多尔在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上的演讲主题是《寻求灵性——对西方课程思想的反思》,他希望将科学、故事和精神三者结合起来,寻找灵性。也就是说未来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审美的、创造的,更应该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美术教学中的“灵性”是强调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术教学呈现“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师思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应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不断地吸收新的信息,促使系统中所有的环节、因素和关系处在不断的重组、建构和“生长”中,保证教学活动不断更新的状态,促使教学功能的“新陈代谢”,确保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正如4MAT教学模式中提倡的学习氛围“动态的、开放的、更新的、挑战的,不太拘束的,逐渐将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术教学突出“自然性”:现代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纷繁复杂,而要将其一一与学生分享并不是简单的“传授——接受”的形式。所以作为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整理、概括适合中小学年龄阶段的艺术养分,并以最“自然”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内心,从而外化为艺术审美习惯。就像“4MAT”教学模式的中文翻译一样——“自然学习设计”,其实研究者也是渴望寻求一种自然生态的教学模式,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花大力气去实践研究的。
基于以上几点启示,教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认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努力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