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际美术展油画板块初评入围作品风貌初探
0条评论 2014-08-15 14:01:1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此次入选作品风格多样,画面语言也相对比较精到,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作品很多,水平也比较高,很好的体现了油画艺术的当代性、包容性、国际性。”这是本次南京国际美术展评委之一、江苏省油画协会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章文浩对此次油画板块初选入围作品最深刻的印象。本届美展初评由数十位业内专家、艺术家、评论家组成的评委团,前后三次筛选历时一个月,从来自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7位艺术家提交的20087件作品中共评选出了913件作品,油画部分共评选出入围作品400件。在评选过程中,很多精彩作品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那么油画这个在中国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的外来画种,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发展现状如何?在此次美展“纷呈当下”征集展中,它们又将以什么样的整体风貌出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会如何?

当代性:笔墨当随时代

众所周知,“笔墨当随时代”,像任何艺术一样,油画也必然面临着时代的转换和发展,虽然是“舶来品”,但在当下的整体艺术语境之中,却正是传统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推动着当下的油画艺术向前不停迈进。现代性、多元化、本土文化的融合度等这些都是当下艺术家们倾心努力的方向。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去寻找和发掘它的内在活力?如何使它在汲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求得新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油画艺术具有充足的时代精神,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土壤,体会真切的喜、怒、哀、乐,从中去获得切实的精神体验,获得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和感悟。

正如章文浩所说,此次初评作品凸显出的当代性相当令人瞩目。评论家殷双喜认为“当代性”首先要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和重大事务作出积极的回应。此次油画板块入围作品中,相当一部分精彩之作对当代性的把握十分到位,当代人的生活、情绪、心理的特点诉诸笔下,精彩毕现,而多种技法的精到运用和充沛的情感表达则体现在作品的多样性,和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形态、对国际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当下创作语境最真实的体现

南京国际美术展评委、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王浩辉认为此次入选作品展现出的整体风貌之一:“相比较于国家性的美术展而言,有些作品也许不能入选。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展览作品好或者说其他展览的作品不好,只是选取的要求或目标不同,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定位是国际性美术展,作品要走向国际作品的语言一定要有包容性。”好的艺术作品,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未来,是以一家之言容世事百态。艺术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的胸襟,“有气吞山河”的气魄,才能走上国际的舞台。

不仅是艺术家要有包容性,艺术市场、艺术推手更应该有包容性,面对分多复杂、面貌多样的艺术作品,如何甄别出“珍品”,不仅需要眼界,也需要胸襟。“有些作品的表现味道,可能与目前的艺术市场,尤其是和全国美展不同,但这种不同,从专业角度来讲我认为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并且也非常具有成长性和潜力。”王浩辉教授作为评委尊重油画作品语言的个性,他同时认为本次国际美展的对多样性作品的包容性值得提倡。

国际性:精确定位的评选出发点

就油画板块而言,王浩辉认为“这次南京国际美术展是个国际性的美展,在评选过程中必须要把标准放在国际性的水平,参照西方的一些标准型。这次展览和以往国内大型的美术展的区别就在于此,从当代艺术和国际美展的要求,考虑到国际美展的要求,参照当代艺术的境遇选取作品。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定位是国际性美术展,因此评选出来的作品要走向国际,它的绘画语言一定要有国际性”。本次南京国际美展最终目的在于,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入选的的艺术家中既有艺术界的“大咖”,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把他们推向国际,必然要求作品首先具备国际化的审美,不拘泥与某种特定的艺术语言。

“艺术家需要培养,闷头作画肯定不行!南京国际美术展的相关艺术家培养计划对于艺术家的成长尤为重要”评委王浩辉教授对于此次美展之后的艺术家培养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国际化的作品推向国际,结合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定制艺术家专属推广方案;将艺术家经典作品推荐给芝加哥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等国际知名收藏机构收藏,提升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度。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