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在地铁里做什么?
0条评论 2014-08-21 09:21:53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李晶整理
这段时间与交通有关的新闻都不太让人觉得开心:数架飞机发生空难死伤惨重,旅游大巴连续出事致数十人丧命,湖南校车翻入水塘师生十多人一起遇难,公交车上人为纵火导致多起爆炸……交通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你是否正对即将要搭乘的交通工具心有余悸,对沉闷拥挤的公共乘车环境心有不满,对周围看起来和你一样焦虑的人们感到同样的焦虑?

那么来看看国内外这些在交通工具上发生的或奇葩或有趣的行为艺术事件吧,当然其中有一些可能未必算得上艺术而只能称其为行为。小编不能保证你的交通安全,只能尽绵薄之力打开搜索引擎为你整理一些欢乐。

\

\

\

美国有一个著名恶搞团队叫"Improv Everywhere","improv"意为即兴表演,随处表演随处搞笑就是这个团体的宗旨。按照创始人查理•陶德的说法,这个团队的目的是"制造一些令人惊讶的时刻,从而使行动者在自己的余生里对其曾经做过的举动津津乐道"。

他们做了许许多多能让人欢乐又匪夷所思的趣事,有一天,他们把纽约的地铁站改造成了日间水疗中心。参与人员穿着统一白色制服的"员工"们向乘客们提供桑拿、热石按摩、蒸气浴等水疗服务并邀请路过的行人加入,上演了一场"纽约人在地铁里蒸桑拿"的好戏。经过地铁站的乘客们或驻足而视,或捧腹大笑,或拿出手机拍照。查理•陶德说,发起此次活动的原因是纽约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而除了中央火车站,这些地铁站站台上都没有空调。这场行为艺术获得了纽约人的欢迎。

\

\

\
 
不管是在公交车还是地铁里,人们通常更愿意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这一片低下的脑袋实在是让人提不起精神,人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在一个公共的空间里各自过着孤独的独居生活。不开心,不想这样,那要怎样?你总不能拿一只喇叭说我们来聊天吧,相信你会收获白眼一片,接下来大家会继续低下头玩手机刷朋友圈。

泰国艺术家BenzThanachart在纽约的地铁里感到这种异于他家乡的移动设备沉默病,因此产生了这个特殊的点子:我在地铁上大喊一声,然后抓拍人们被刺激后开始与外面现实世界发生互动的瞬间。从这几张照片里可以看到各种表情,错愕,迷惑,好奇,亮点不少。

\


\
\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一个早上,地铁车厢内出现了奇景──一名全身赤裸的模特儿,若无其事地买票,在车厢内行走。模特儿基本上一丝不挂,身上不同位置写有英文字,标明"正常"应穿上什么衣服,例如胸罩、外套、长裤等。这是瑞士艺术家穆瓦尔创作的行为艺术演出一部份,旨在"颠覆平凡",希望在沉闷的车程中,刺激乘客有破格思维。

这仅是艺术家作品"剧本系统"中的一段。据称,他希望能够撼动社会重新思考对周围毫无反应的通勤者们。于是,让模特只"穿着"写在皮肤上的文字,走入他人的生活轨迹,寻找自己的方法,理解万物的起点。并鼓足勇气,坚守到底,返璞归真。有人时候,艺术家是想要提醒人们——只要意识到自己无助到喘息都困难,就会涌现近乎私密、饱受呵护的个人空间——你是否像我一样把这句话咀嚼了好几遍,还是不太敢说“我懂了”。

\

\
 
俄罗斯著名行为艺术组织"战斗团队"在莫斯科地铁进行了一场地铁行为艺术展。艺术家们称这次名叫"地铁晚餐"的艺术行动是为纪念行为艺术进入俄罗斯,参加者包括来自欧洲的著名行为艺术家康斯坦丁•卡里和他的小组。这次艺术表演全部是用真材实料,这也是莫斯科地铁建成后首次进行行为艺术表演。

编辑:李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