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的戏画人生:绘画入戏 戏入收藏
0条评论 2014-09-02 15:38:3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江兵
[1/1]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吴昌硕 墨梅 吴昌硕 墨梅 齐白石等师友题跋梅兰芳书法 齐白石等师友题跋梅兰芳书法 梅兰芳 观音像 梅兰芳 观音像 梅兰芳 齐白石   玉簪草虫·行书七言诗四首 成扇 设色、水墨纸本 梅兰芳 齐白石 玉簪草虫·行书七言诗四首 成扇 设色、水墨纸本 梅兰芳 仕女  1936年作  镜心 绫本 梅兰芳 仕女 1936年作 镜心 绫本 梅兰芳 吴湖帆  清影摇风 镜心 纸本 梅兰芳 吴湖帆 清影摇风 镜心 纸本 齐白石等师友题跋梅兰芳书法 齐白石等师友题跋梅兰芳书法 梅兰芳书法 梅兰芳书法 梅兰芳画竹的册页 梅兰芳画竹的册页 梅兰芳画作 无量寿佛 梅兰芳画作 无量寿佛 梅兰芳手札 梅兰芳手札 梅兰芳手札 梅兰芳手札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梅兰芳藏清宫戏曲人物画 脸谱图 脸谱图

梅兰芳,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
梅兰芳,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

梅兰芳先生,名澜,艺名兰芳。他是近代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是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他曾在国外广受赞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2014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国内外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艺术大家。

说起梅兰芳先生,许多人不由赞叹他的京剧表演,连毛主席都对他的京剧赞不绝口。而在西方人眼中,梅兰芳先生俨然成了京剧的代名词。他的戏剧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

\

对于一代艺术大师是怎么炼成的,众人都比较感兴趣,但凡“大家”都气质不凡,博览众长。梅兰芳先生也是如此,他曾说过,“凡是一个艺术工作者,都有提高自己的愿望,这就要去接触那最好的艺术品。”在梅兰芳先生眼中,戏剧并不是他认为唯一的、最值得崇拜的艺术样式,而只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门,戏剧与其他艺术息息相通,他们有着共同的内在特质。梅兰芳先生从绘画中找到了灵感,并运用到了他的表演当中。

绘画入戏

梅兰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都喜欢书法,家中藏有不少明清字画,梅兰芳自已也喜作画。他也曾多次提出“创造是艺术修养的成果”,“不论演员或剧作家都必需努力开展自己的眼界。除了多看多学多读,还可以在戏曲范围之外,去接触各种艺术品和大自然的美景,来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艺术水平”。

梅兰芳与齐白石
梅兰芳与齐白石

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不难看出梅兰芳先生结交的朋友中也有很多的文人画士,如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陈师曾、陈半丁、王梦白、汤定之、姚芒父等人。梅兰芳先生不仅从他们那里学会了绘画,也把绘画带上了戏剧舞台。他自己曾说过,“学习绘画对于我的化装术的进步,也有关系…...从学画佛像、美人以后,注意到各种图画当中,有许多形象可以运用到戏剧里面去,于是我就试着来摸索。”梅兰芳先生这样解释了戏剧与绘画的关系:“朋友当中有几位是对鉴赏、收藏古物有兴趣的,我在业余的时候,常常和他们来往。看到他们收藏的古今书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这些画里,我感觉到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密,对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因为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我很想从绘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

梅兰芳
梅兰芳剧照

梅先生对于绘画入戏的尝试始于1915年,当时梅兰芳先生新编新剧《嫦娥奔月》,但是之前却没有关于“嫦娥”的题材。当时梅兰芳先生认为,嫦娥的扮相“还是用老戏里的服装,处理得不太合适的话,观众看了仿佛不够他们理想中的美丽,他们都会感觉到你扮的不像嫦娥的,那么这出戏就要大大地减色了”。由于喜欢书画的缘故,他主张从古画里找服装、头面的素材,开了一条戏曲创新的新路子。采用了新式古装的《嫦娥奔月》让人眼前一亮,加上独创的嫦娥在月宫采花的“花镰舞”和欢宴的“袖舞”,呈现出传统程式难以表现的身段;曲牌方面,鉴于京剧原有板式难尽人意,遂按“南梆子”创作了新歌曲调,达到了情中寓美的意境。

唐伯虎《嫦娥执桂图》(局部)、梅兰芳《嫦娥奔月》剧照
唐伯虎《嫦娥执桂图》(局部)、梅兰芳《嫦娥奔月》剧照
梅兰芳与天女形象
天女形象

这场戏无疑为梅兰芳先生“古装新戏”开了个好头,而后来的《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古装”作品也都汲取古画的造型入戏。1916年在上海,《嫦娥奔月》演了七次、《黛玉葬花》演了五次,占了全部场次的四分之一。这成功地证实了把绘画与戏剧想融合的正确与睿智,更把梅兰芳带入了更高的艺术殿堂。后来梅兰芳先生新编了好几出古装戏,集中地体现了他在传统文艺审美情趣上的精深造诣。

戏入收藏

梅兰芳先生为戏剧,执着一生,奉献一生。为了能创演更好的戏剧作品,梅兰芳先生借鉴了不少古画。比如为了编演《洛神》就借鉴了《洛神赋图》,此类列子还很多。梅兰芳先生自己也画画,从中能更好的发现戏剧新元素,亦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士,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梅兰芳先生更收藏了不少珍贵的戏画,比如溥仪从皇宫带出的部分戏曲人物画,还有晩清沈蓉圃绘《同光十三绝》。

晩清沈蓉圃绘《同光十三絶》
晩清沈蓉圃绘《同光十三絶》

梅兰芳先生梅兰芳自年轻时就喜好收藏,但不仅限于戏画,还有古剧本、古董、家具等。据不完全统计,梅兰芳的藏品包含了剧本、戏单、照片、图书、书画、期刋、信件、剪报、邮票、火花、纪念品等,约有4.1万余件。其中收藏绘画作品有宋、元、明、清和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吴昌硕、陈师曾、陈宝琛、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梅兰芳本人的绘画,也藏有多幅。此外,还有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著名画家渡边晨亩赠给梅氏的画、印度诗人泰戈尔亲笔题字赠诗的团扇。

提到梅先生对绘画的收藏,有几方面的来源。他的祖父梅巧玲除演戏外,还是一位既善书法,又会鉴别金石、古玩的艺术家。父亲梅竹芬生前也喜爱书画,他们都遗留下许多明、清时的绘画作品;梅兰芳的亲朋熟知也常选购绘画作品相赠;遇梅府有喜庆之事时,也经常亲手绘制作品致赠;亦有画家因其戏剧精彩而绘画相送;梅先生多次访问日本,有些日本画家用中国画法绘画赠给梅先生留念;梅兰芳收藏的绘画作品,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其中不乏精品。作品中有两种画面较多,梅花和马。一是因梅先生喜爱梅花;一是因梅先生为甲午年所生,属相为马之故。

结语:从梅兰芳先生的一生来看,他的人生是精彩的,让艺术走进了生活,更让中国传统书画走进了戏剧,扩展了艺术领域,打破了艺术领域的壁垒。更传播了传统文化。最后,引用梅先生二公子梅绍武在《梅兰芳全集·总序》中的一段评论:他是个勤勉好学的演员,从青年时代起就认真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的祖国传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中去,从而创造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