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祈》北京保利2013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1840万元人民币
2014年的春拍,在经历了市场起伏变化后,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语来概括其特点。如何找到合适的语句来形容此次春拍,不仅是媒体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拍卖行提供经验教训。从表面上看,市场的多元化为艺术品拍卖市场提供了多条可选择的路,可是哪条路是市场无奈的被动选择,哪条路才是市场调整的自觉?春拍后,相关专家几乎“失语”的状态明显透露出市场的不自信,而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
征集抱团取暖为哪般?
一边是私人收藏专场的涌现,一边是二线艺术家上拍数量的激增,各拍行不约而同的行为已经丧失了几年前各家特色分明的态势,此时似乎更像是“合体”后的一家大拍卖行。
数月前北京保利传出将推出“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专场的消息,上拍作品均是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精品,被山艺术基金会珍藏三十年之久,不少是收藏史的重要见证,其中罗中立的《春蚕》和程丛林的《码头的台阶》更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两件扛鼎之作。而在消息传出不久,匡时也宣布将在本季拍卖会上推出中国当代艺术顶级藏家张锐私人收藏专场,参拍的八件藏品均为美术馆级别作品。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内地拍行就开始大面积尝试私人收藏专场。成熟的藏家和作品的稀有程度使得这类拍品在宣传初期就被大家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要价钱合理,传承有序的藏品和名家的掌眼也没有理由不吸引众买家的关注,最终的市场价格也很好地回应了这个举动。在尝到了甜头后,拍卖行自觉将此作为拍卖会的最大亮点,虽然在征集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并且即便如此也可能落得一手空,但作为“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精品,拍卖行在其中花费的力气自然不容小觑。
最终,“山艺术甄藏”11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共计9066.6万元,罗中立的《春蚕》和程丛林的《码头的台阶》分别以4370万元和2875万元成交,均创出艺术家世界范围内的个人拍卖纪录。匡时推出的“张锐私人收藏专场”作品也全数成交,成交额逾5623.5万元,赵半狄《鹦鹉和扇子》在多轮竞价后最终以1035万元拔得专场头筹。
吴作人《芍药花》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402.5万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 2 0 1 4 春拍最大“ 黑马”——艺术家黄宾虹的作品征集也悄然在各拍卖行间进行。虽然没有呈专场形式上拍,但从黄宾虹作品在今年拍场上出现的次数来看,似乎难以“洗脱”拍卖行在征集期间“抱团取暖”的嫌疑。以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三家近现代书画拍卖部分为例:2013年春拍期间,中国嘉德共推出黄宾虹作品20件,北京保利推出18件,北京匡时推出9件;2013年秋季这个数字依次变为18件、7件和9件;而至今年春拍,中国嘉德则上拍18件,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分别上拍16件和18件。数据显示,除中国嘉德拍卖之外,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在近3次大拍中推出的黄宾虹件数都有较大变化,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均增加了将近一倍的作品数量。
自前年嘉德大观夜场中黄宾虹作品超高估价易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黄宾虹的市场价值,而与其说是藏家对黄宾虹市场的发现带动了市场价格的上涨,倒不如说是拍卖行“发现”了黄宾虹并“开发”了他的市场。嘉德书画部负责人郭彤在拍后表示,虽然黄宾虹的市场价格被严重低估,但此次黄宾虹作品均高价拍出却是在拍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而正是黄宾虹作品在此次拍卖会上的表现,让拍卖行走上了寻找黄宾虹精品的“不归路”。
嘉德2014春拍推出的共18件黄宾虹作品中仅4件流拍,其中6件超过最高估价易手。黄宾虹92岁高龄时所作巨大尺幅《南高峰小景》堪称宾虹公晚年师法造化的绝佳实践,拍卖现场经过多位买家竞投,最终以6267.5万元人民币成交。据悉,此作2001年嘉德拍卖时只以56.1万元成交,13年涨幅100多倍。拍后相关专家表示,此幅作品画家自署“九十二龄”,宾翁款署“九十二”者至为稀见,“九十二”岁大幅创作更是绝少,目前市场所见,仅有陈叔通旧藏《黄山汤口》可与此幅比肩。在吴斌进入匡时拍卖后,也将其手中的近现代书画资源带入匡时,不仅对市场特点把握精准,还能征集到一系列市场紧缺的“新鲜货”,本季上拍的14件黄宾虹作品除2件流拍外,其余全部超过估价范围成交。而北京保利春拍中的黄宾虹作品虽然有一半遭遇流标,但也有3件作品的成交价高于估价范围。
本季拍卖有“抱团取暖”倾向的还有一反例佐证。近两年,古代书画市场逆势走强,更被视作市场回暖的标志,但在本季拍卖中,古代书画难见佳作,无论是拍品数量还是拍品价格均有所下滑。古代书画真假难辨,门槛较高,哪怕已经成交的古代书画也总是带来争议,新进买家更是难以入手。虽然古代书画市场的稳健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常态,但拍卖行都清楚,这只是市场未来发展的理想状态,在藏家群体不够成熟且市场大环境紧张的今天,还是先保护自己为好,而最佳的做法就是“什么来钱做什么”。所以,在傅抱石、陆俨少之后,黄宾虹的作品频现拍场且能高价拍出就不难理解了。
吴冠中《荷塘》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1782.5万元人民币
“消费时代”能走多远?
当多元化发展已然成为当下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势的时候,是否需要反思这种多元化是如何产生的?每一个分支又需要怎样发展?或者至少明晰多元化的各个分支哪些是出于市场发展的自觉,哪些只是市场发展阶段的“过渡产物”?
“以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行为、收藏行为,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行为。”中国嘉德寇勤在年初时说道,现在应该是历史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嘉德2013年拍卖总成交额中除去邮品钱币外,七成以上的成交额是由10万元以下拍品贡献的,如果算上邮品钱币,这个比例更高。这说明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正在走向消费时代。”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也认为,现在市场里买得最热闹的还是以消费为主。他们热情高涨,虽然不会很贵,到了一百万、两百万就停手,但是在一百万元以内他们买得非常积极。艺术品市场一定程度上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化为了精神消费,虽然仍有一些浮躁,但总体趋向值得提倡。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两点是:其一,拍卖行在市场调整期主动寻求更多的拍品门类并主动开发消费级别拍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市场调整的无奈之举;其二,虽然大部分市场份额由消费级别拍品创造,但若有市场标准件出现,一件的价格便能抵上成百上千件消费级别拍品。再者,消费级别拍品的确有助于拉动中国艺术品收藏中有购买力的人群进入市场,但吸引这批人群进入市场绝不是为了让他们只停留在消费级别拍品的购买和收藏上,最后他们总归会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成熟起来。当他们成熟了之后,市场稀缺的精品才是他们追逐的目标,而成熟后的他们才将和现在的老藏家及行家一起,成为这个市场的忠实“FANS”。
三年前的拍品“半价出售”为哪般?
在市场调整期,许多被动之举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市场前进,而“拍不付款”却是市场难以调解的“疾病”,并且近年市场上的“拍不付款”已经开始影响到现在的市场,并且这一影响还在持续。
在春拍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便有人指出今年的春拍精品流拍多、重复上拍多。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几年前的作品“拍不付款”,导致今年被迫重新上拍。然而几年前处于井喷期的市场指导价对现在的市场起不到指导作用,所以导致最终半价易手甚至流拍。
北京保利春拍中,齐白石《花鸟四屏》最终以5577.5万元成交,而三年前此件拍品曾以9200万元高价成交。据坊间传闻,这件《花鸟四屏》最早由一位天津买家以200多万元的价格购得,随后在2011年进行拍卖,以9200万元成交后买家并未付款,这才导致了藏家在今年再次拿出来进行拍卖。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