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蓝》
1947年的一个夏日,三个年轻人坐在南法的尼斯海边,为了消遣时光他们决定玩一个游戏,在游戏中一人挑一个种类将世界区分开。一个人挑了动物世界,一个人挑了植物世界,而第三个人选择了矿物世界。之后他们躺在沙滩上仰望着广褒无垠的海蓝色天空,第三个年轻人突然对他的朋友说“这蓝天就是我的第一件艺术作品”,从此这一决定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创作。那位年轻人就是伊夫·克莱因。《纽约客》的艺术评论家皮特·施杰尔达在2010年曾认为克莱因是“最后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艺术家” 。
几个月前,1976年生于法国的Guillame Bruère是一位相对而言比较不为人所知的艺术家。他曾经为法国艺术大师雅克·维勒特莱和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担任助理,而他的作品也多见于欧洲的展览上。但是,几个月前,Guillame Bruère在位于法国阿尔勒新开馆的梵高基金会举办的个展时,集策展人、艺术商人、菲利普斯拍卖行前CEO多重身份的西蒙·德普雷(Simon de Pury)偶然看到了他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肖像作品,一切都改变了。
亨利•卢梭喜欢画月亮,月亮在他的画中出现过多次,似乎这位画家对此有着特别的情结。他的月亮都是圆圆的,奇异明亮,又冷清安静,在月亮的点缀下,画面仿佛有了魔力。20世纪初的法国出现了一种艺术潮流,被称为——原始派,也称稚拙派。特征是天真朴拙,自然天成。画家无视古典艺术的传统和一切造型技术的训练,主张艺术创作应返回原始艺术的风格中去,追求天然、淳朴、原始性的表现形式,直接而朴素。卢梭曾投身军旅,退伍后在海关工作,后辞去公职专心作画,一生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作品笔法拙朴,充满天真梦幻的情趣,对现代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画派的成员多是没有经过传统美术训练的人,而亨利•卢梭就是开创者。
弗朗西斯科·戈雅《理性沉眠导致群魔乱舞》
年龄越大,越发对过去抱有遗憾——这一点连艺术家也不能免俗。出生于1930年的老艺术家贾斯培·琼斯,选择在2014年用一场MoMA小型展览缅怀他对过去的惋惜。然而经验而又内敛的他不会直接向观众坦白——艺术家的情感,永远藏在画中。在现今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时代,展览常常由庞大的装置、绘画及雕塑作品组成,这些作品也往往并非艺术家亲手完成。然而,2014年夏天在纽约最令人难忘的展览也可能是规模最小的一个,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展览《贾斯培·琼斯:遗憾》(Jasper Johns:Regrets),展出作品仅包括两幅油画、十幅素描及两张版画。这些作品是过去一年半里琼斯在其康涅狄格州的工作室里完成的。
编辑:朱明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