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与西湖雅集
0条评论 2014-09-09 09:49:5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启明
\

 溪阁清言图 167.5×48.3厘米 明 蓝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雅集是文人雅士酬唱聚会的一种形式,包括了宴饮游玩、书画遣兴、艺术鉴赏等内容,在中国文人群体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明代中晚期,受旅游、结社等风气的影响,江南一带文人雅集更加普遍,雅集作为凝聚情感、交流学术、传播思想的载体,成为文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雅集多为里居士人自娱自乐,如万历《杭州府志》记有“吾杭士大夫之里居者,十数为群,选胜为乐,咏景赋志,优游自如”;也有官僚富商赞助的雅集。另有一些文化家族继承前代的风雅传统,也常邀请社会名流参加雅集,包括达官宿儒、艺坛名家和有一定名望的画师、百工。这些雅集活动,既彰显主人的风雅,又能扩大交游圈。举办雅集活动的场所较随意,包括山水名胜、官署民宅、私家园林和禅院道观等地,参与者和时间不固定,成员流动性大,多为偶一过访,便乘兴参与。
 
蓝瑛是“武林画派”的开创者,浙江钱塘人,其居所城曲茅堂位于钱塘城东,清初诗人龚鼎孳称茅堂为“文酒地”,《绮咏》亦有诗赞美此处有山岚落霞、高阁嘉树,颇具清韵,主人好客,胜友佳侣流连。“武林”和“钱塘”皆为杭州城旧称,被誉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湖,即西湖,是此地名胜之一,文人骚客畅游于此,举办各种风雅集会,酬唱不绝。西湖雅集在江南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形式多样,既有陆上各种游览,也有湖上之游。江南水上交通发达,以舟为马,舟舫雅集是此地特有的雅集形态之一。晚明时期,富商汪汝谦的湖舫雅集在杭州西湖一带享有盛名。汪氏祖辈以经商起家,父亲为儒商,后考中举人,至汪汝谦以文学知名,“与董其昌、文徵明、陈继儒、钱谦益诸公相友善。”中华民国时期的《歙县志》称其“轻财乐施,族戚待爨者数百人。明末避地武林,为风雅领袖”。因汪氏任侠好客,广交游,名流雅士、高僧羽客、艺伎优伶皆与之过往。天启三年(1623),以木兰为舟,陈继儒命名“不系园”。后二年,又造一画舫,董其昌命名为“随喜庵”,常年行于西湖之上。
 
大约在1632年,状元韩敬倡议修复西湖两亭,得到盐运副使崔世召的赞同。在崔世召的鼓动与筹措下,乡贤富贾集资修湖心亭、放鹤亭、水仙王庙,建白苏阁,其中湖心亭的修复工程由蓝瑛监管。此次修整为西湖增色,十分风雅,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韩敬等人皆为文歌咏。壬申年(1632)五月四日,蓝瑛参加汪汝谦举办的西湖雅集,《随喜庵集》记录了部分参与者,有吏部官员曹应秋、诗人徐天麟、贡生吴允焞、画家蓝瑛、制墨师吴拭、诗人崔嵸(崔世召之子)、文人画家葛徵奇、汪氏族人汪善卷等人。这些人包括社会不同阶层人士,有此地的执政官和官家子弟、学者、商人、艺人以及主人的亲属,他们多以地缘、血缘关系集结,通过雅集结成了一个不断增大的群体,蓝瑛等参与者的才艺和名声无疑会通过雅集得到传扬。
 
西湖雅集举行的时间无规律可循,赏花、饮酒、品茶、迎宾、饯行都成为举办雅集的契机。四川博物馆藏蓝瑛金笺《行书五律诗扇面》作于雅集中,扇上诗云:“雀舌香初透,高轩叱驭来。新声铙吹歌,玄尘吉云开。梅月笼芳砌,须眉照摄台。隔帘歌窈窕,醇饮共忘回。汪然明宴集生翁老祖台并诸同社即席请正。”可知此次雅集是汪汝谦为“生翁”举办的饮茶会,钱塘产茶,以茶会友是当时常见的雅集方式之一。主人还邀请了蓝瑛等书画社成员,席中有家班奏新曲。汪然明的戏曲家班在江南颇负盛名,雅集时往往有戏曲乐舞助兴。诗扇是雅集中即席书写,属应酬之作。蓝瑛有大量诗扇和画扇应属雅集中的应酬之作,因扇面形制较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金笺扇面上作画,墨色未干时自然浑融,易于藏拙而较有韵味,也适合快速作画。有时来宾自备或借取他人空白纸扇请蓝瑛题诗作画,如北京市文物商店藏金笺行书扇面是蓝瑛在另一次西湖雅集中所书。扇面上题:“满湖寒雨结愁丝,画舸停棹问客移。雾幔白沉西子梦,荷衣绿卷大苏堤。快晴暂阁行觞政,小扇看画即事诗。倩妓髻鬏司墨仙,鹅群顿索立多时。高故席中索,王遂东先生出扇。芳洲老先生正。”王遂东即王思任,文学家、戏曲评论家。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官至刑部主事, 鲁王监国绍兴, 为礼部尚书,书画得董其昌、陈继儒赏誉,曾为蓝瑛画作题跋。
 
蓝瑛社友张遂辰是汪汝谦至交,名医,善诗,人称张卿子,所居处被称作“张卿子巷”,与蓝瑛的“城曲茅堂”相隔不远,两人颇有交情,有时同赴雅集宴饮,绘画赋诗。张遂辰有诗《同胡仲修(胡潜)、吴德符(吴充)、程孟阳(程嘉燧)、曾波臣(曾鲸)、蒋别士、郑孟丝、蓝田叔(蓝瑛)、汤穉含、潘无声(潘之淙)社集湖舫看荷花,快风大作,喜王、陈二姬隔舫偕过》,记录众社友雅集西湖,乘画舫赏荷之盛事,社内雅集成员有诗人、画家、书法家,应各有作品记录此事,张遂辰的诗即是其中之一。赏花属于雅集韵事之一,其传统长盛不衰。蓝瑛青年时代即在钱塘县书画社,1622年,画社众社友游春饮酒观海棠,归来后社友孙杕作海棠画轴,蓝瑛题诗。1634年春二月,蓝瑛在西湖第四桥花下作《桃花源》(即《仿李唐山水》);1645年花朝,蓝瑛与画社好友杨文骢、张吉友在玄墓观梅,作《煎茶图》。
 
明人雅集时多延请画家写像或品赏题跋画像,《绮咏》有诗记载蓝瑛社友曾鲸在雅集中为女画家杨慧林画像。谢彬是曾鲸门生,与蓝瑛为社友,据朱彭记载,蓝瑛与谢彬曾合作纪事图《擫篴图》,将雅集中汪汝谦听音乐的场面以图记录下来:“云友与天素俱宫妆,一吹竹一弹丝,坐梧桐下,对面坐石而倾听者为然明。设色古雅,居然周昉笔意。”陈文述有诗《题杨云友林天素两女士小影》,称小像由谢彬为杨慧林、林雪二人写,蓝瑛补图,应是在雅集中所画。“云友”名杨慧林,钱塘人,“天素”名林雪,福建人,并通文翰,解音律,尤精绘事。二人擅长绘画,曾盘桓西湖,卖画为业,借居汪汝谦家,结识诸多名士及其画家,并共同参加雅集。女诗人黄媛介回忆:“三十年前,有林天素、杨云友其人者,亦担簦女士也。先后寓湖上,藉丹青博钱刀,好事者时踵其门。即董元宰宗伯、陈仲醇徵君亦回车过之,赞服不去口,求为捉刀人而不得。”可见这两位女画家画品不俗,董其昌、陈继儒也希望她们为自己代笔。蓝瑛社友张尔葆在观赏了林雪与杨慧林的画作后评论道:“崛起阁中自有林下风,如两林史者。余犹忆天素濡毫吮墨,幽闲静好,寂相对,如披寒涧之风,心地都凉。云友恨未参承。”据林雪留存画作可知她擅长当时流行的南宗文人画,画作多为小品,杨慧林的画风可能与之相似。相关文集中提到她们经常参加西湖雅集,被称作“侍儿”,很可能是汪汝谦供养的艺伎,因汪氏为钱塘富贾,前来投奔的山人、画师、优伶数量众多,他们往往也会出现在西湖雅集上。蓝瑛、谢彬等画家也为汪汝谦及其友人作画,西湖雅集既是交游和娱乐的平台,也为怀才抱艺者提供了展示才艺的空间。
 
除此之外,蓝瑛还在钱塘多次参加和举办雅集,他在集会中创作书画,接受众人评价题跋,或与其他鉴藏家一起赏鉴书画古董,从而深刻认识艺术的规律。

编辑:孙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