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荷(1928-1987)《猫王三重影(费鲁斯画廊版)》
丝网墨银色油漆麻布82x69寸(208.73x175.3公分)1963年作
安迪·沃荷(1928-1987)《马龙四重影》
丝网墨原棉质麻布81x65寸(205.7x165.1公分)1966年作
纽约–佳士得将推出安迪·沃荷 (Andy Warhol) 的猫王艾维斯皮礼士利 (Elvis Presley) 与影帝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n) 两幅人物肖像画,首度在拍卖场上汇聚三位二十世纪艺术、音乐及电影巨匠。皮礼士利与白兰度是沃荷笔下最为人熟悉的两位男星,二人在巨型作品《猫王三重影(费鲁斯画廊版)》(Triple Elvis [Ferus Type])及《马龙四重影》(Four Marlons)中皆展现不羁魅力,散发性感与刚劲,在沃荷的作品中难得一见。画作将於11月12日在纽约佳士得推出拍卖,拍卖前在亚洲、欧洲及美国巡回展览,让大众首次同时欣赏两幅杰作。作品预计各以1.3亿美元成交。
佳士得战後及当代艺术部主席暨国际管主管 Brett Gorvy 表示:「安迪·沃荷的两幅巨星画作同样硕大慑人,状况优良,极为罕见,可谓天作之合,相信不少名家杰作的藏家希望一并购藏两幅作品,因此极有可能打破去年《三幅卢西安·佛洛伊德习作》的拍卖纪录。部分买家会在两者中二择其一,造就两位超级巨星的世纪较量,但最後二作有可能由同一位买家兼得。两幅佳作绝迹市场近四十年,既是二十世纪的文化象徵,亦是沃荷艺术生涯的里程碑。」
West Spiel 董事总经理Lothar Dunkel指出:「透过拍卖这两幅安迪·沃荷的作品,我们得以继续为北莱茵威斯伐伦的大众提供博彩娱乐服务,为未来的挑战作好准备。我们在1970年代末购入两幅作品,作为亚琛赌场的装饰;监於目前艺术市场非常蓬勃,沃荷的作品更广受追捧,我们认为现正是拍卖两幅名作的最佳时机。」
捕捉二十世纪两大文化先驱神态的《猫王三重影(费鲁斯画廊版)》及《马龙四重影》首次推出拍卖,为藏家与艺术机构带来竞投旷世名作的难得机会。由於成熟及新兴市场买家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倍增,佳士得在最近数季拍卖同类顶级佳作时屡创佳绩。沃荷的作品备受藏家渴求,而佳士得做为安迪·沃荷视觉艺术基金会的独家合作夥伴,更是沃荷作品的拍卖权威。过去十年,佳士得屡次於公开拍卖及私人洽购以破纪录成交价拍出沃荷的作品,包括最近以6,290万美元成交的《种族暴乱》(Race Riot),远超4,500万美元的拍前估价,另一经典肖像作品《白梦露》(White Marilyn)估价为1,200万至1,800万美元,最终以4,100万美元高价拍出。
《猫王三重影 ( 费鲁斯画廊版) 》(1963)
《猫王三重影(费鲁斯画廊版)》高82寸,阔69寸,是沃荷1963年特别为费鲁斯画廊(Ferus Gallery)个人展览创作的作品之一,描绘唱而优则演的猫王三重全身叠像,难得一见。1962年,沃荷曾於这家洛杉矶着名画廊举行作品展,首次展出《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1963年的个展则是首展的後续。画中的猫王双腿分开,从挂在臀部的枪套取出手枪,英姿飒爽,雄伟身影占据了整幅画布,犹如沃荷在1950至1960年代叱吒文化界。沃荷先後以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及马龙·白兰度等荷里活巨星作题材後,自然将焦点转至猫王身上。对流行文化与名气深感着迷的沃荷而言,猫王可谓最完美的题材。
清晰的画面加上猫王的独特神态,令作品充满慑人的存在感,展现猫王历久不衰的魅力。猫王生前为文化界的峥嵘人物,即使於 1977 年英年早逝,亦丝毫无损其巨星魅力。沃荷在创作时已有先见之明,准确捕捉猫王经典形象的恒久感染力。有趣的是,作品选取猫王在唐·西格尔 (Don Siegel) 执导的《手足英雄》(Flaming Star) 电影海报形象,与其早前创作的少数猫王画像如《红色猫王》(Red Elvis;1962 年作) 有所不同。因此,作品恰当地以银色背景充当电影银幕,衬托主角的英姿。沃荷身为电影迷,顺理成章把偶像由银幕搬到丝网作品上。
重复与排列是沃荷常用的表达手法。在《猫王三重影 (费鲁斯画廊版)》中,他以叠影营造电影连续画面的效果,更以银色底色象徵电影银幕。作品展示「天王」这种编造而来、供人崇拜的产物,完全以大量生产的方式制造。性感诱惑的画面除向新一代美国牛仔致敬外,亦反映出演艺界透过角色扮演及模仿塑造巨星,务求透过建立新形象,令原有的形象更崇高、更多变。
「看到费鲁斯画廊的前厅满是猫王的身影,而後方则是伊丽莎白·泰勒,令人相当兴奋。在西岸很少人认识或重视当代艺术,而媒体对我的展览评价亦不高。每当我想到演艺界批评普普艺术矫揉造作时,就觉得相当可笑。你看看荷里活电影,难道不是弄虚作假?」(安迪.沃荷着《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纽约 Harc Burt Brace Jovanovich 出版,1980 年。)
画作的银色背景除了模仿电影银幕,亦予人华丽的感觉,呼应俗世对荷里活魅力的神圣化描述。沃荷在离开Firehouse 工作室後,设立着名的 Factory 工作室,并将工作室涂上银色,变成类似镜房的奇异空间,瑰丽不凡,同时充满未来感。沃荷对机器情有独锺,常常表示希望变成一部机器,而 Factory 令人彷佛身处一部闪闪发亮的机器之内,工作室光亮的墙壁与《猫王三重影》的银白背景,皆令人想起财富、诊所实用布置、华丽魅力及科幻世界。他在费鲁斯画廊举行的展览亦沿用类似的布置,墙身舖上巨型银片,衬托满室的猫王叠影。《猫王三重影》的银色背景透现显赫华贵,而银色亦带有宗教意味,令人想起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祭坛装饰、拜占庭的马赛克镶嵌画,以及他年轻时在匹兹堡经常与家人前往的天主教堂。猫王在画中被描绘成俗世膜拜的新偶像,散发神圣的光芒。
《马龙四重影》(1966)
在这幅令人印象深刻的肖像画中,马龙·白兰度帽下的漆黑双眸深邃难测,冷漠不羁地凝望远方,这位二十世纪偶像的神采展现无遗。作品中的白兰度正值事业巅峰,他於 1953 年主演电影《飞车党》(The Wild One;此作即以该电影剧照为本创作),在观众心目中由沉默顺从的美国少年蜕变为代表着被误解年轻一代的「反英雄人物」。沃荷选取电影硬照作题材,在原质画布重复印上四重影像,令白兰度及其角色庄尼 (Johnny Strabler) 的形象跃然画布之上。此作是系列中唯一以四个画像覆盖整块画布的作品,在原棉质麻布作画,正好带出白兰度的豪迈阳刚气息。
与经典美人伊丽莎白·泰勒与玛丽莲·梦露相比,白兰度及《飞车党》的桀骜不驯与沃荷创作的其他巨星形象大异其趣。《飞车党》与占士·甸 (James Dean) 的《阿飞正传》(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年上映) 皆以被误解的美国青少年极力反抗现状为题,描述青少年希望在战後的新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开创了全新的电影类型。身穿皮褛、戴上扁帽和 Ray-Ban 太阳眼镜的「庄尼」,成为整代叛逆青年的偶像,这一代人亦开创造「酷」文化。沃荷决定以白兰度及其他巨星为题创作,既充满预言况味,亦代表他的个人情结。沃荷自小热爱电影,一直视荷里活巨星为偶像及创作灵感。他部分最着名的作品皆以明星为主角,经历了神圣的美化过程,因此将白兰度纳其「荷里活名人堂」之列自然顺理成章。沃荷决定采用原质画布,突显了画作颠覆传统的风格,同时彰显刚阳急躁的感觉,令作品的反主流文化意味更为明显。有别於沃荷描绘荷里活巨星的作品,《马龙四重影》让人一窥沃荷对流行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皆难逃一死的独特见解。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