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几天前刚刚落幕。今年纽约拍卖市场给人带来高成交率的市场期望,但是单件拍品普遍低于前几年市场成交价,这是今年艺术周“狂欢”下真正的现实。接下来,香港苏富比以及境内的拍卖,走向会如何,对于大多数业内人而言也许仍然是个谜,而也许答案已经就在眼前。
美国人是善于宣传的,所谓纽约亚洲艺术周,原本起因乃是佳士得、苏富比、邦瀚斯等拍卖公司的中国、日本、南亚艺术品预展和拍卖,累计恰好为七天。于是,环绕着一周的拍卖,各种古董展览、讲座和其他活动应运而生,使得拍卖周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大洋此岸,国人大抵还是诚实的,拍卖季终叫拍卖季,不用艺术的“虎皮”。
瓷母:并非完美
9月的纽约拍卖,原本应由9月15日邦瀚斯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开始。但是纽约时间12日下午的微信朋友圈,却被一家波士顿小拍卖公司刷了屏。一众来自大陆的古董行家、北京和上海拍卖公司的业务主管,以及香港著名大佬的业务团队,无不与来自波士顿的史古纳公司(Skinner)的一件拍品合影。这就是中国清代瓷器中,鼎鼎大名的瓷母。
“瓷母”一词,出自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被耿先生誉为“集制瓷艺术之大成的盖式杰作”、“熔青花、粉彩、色釉、镂雕、刻印与贴塑等不同工艺于一器”,因此故宫定其学名为“粉彩各色釉大瓶”。此类器物目前所知仅两件,其中一件保存于北京故宫文华殿陶瓷馆,展陈于陶瓷馆大殿入口,即可知其镇馆之重要性。值得回味的是,如此重要之瓷母于1989年《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出版之前,未见重要著录、参考。陶瓷界最引为重要的文献资料——1983年出版的日本小学馆《世界陶瓷全集·15·清》,也未有此故宫藏品出版。这大概是《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出版之前,北京故宫的陶瓷藏品对外宣传不多的缘故吧,但也使国人对此器物的热情大胜海外。
美国所拍的这件瓷母,高87厘米,运用15种施釉技法、16层纹饰、12扇开光装饰,虽然各层釉色排列与腹部图案与北京故宫藏品稍有差异,但是腹部图案朝向则与北京故宫藏品左右相对,且器身皆为分段烧制后黏合而成。1964年,此瓶曾在美国通运公司拍卖,当时成交价为4000美元。然而遗憾的是,这件流落海外的瓷母品相并非完美,全身约有伤补五处,因而也影响了它的最终成交价格。
美国时间9月17日晚间,这件估价15万-25万美元的瓷母,终以2200万美元落槌,含佣金价格则为247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1亿元。这个价格,众说纷纭。如果以藏家而言,瓷母虽然于清代制瓷史上极为重要,可与珐琅彩同列,但是较为严重的保存缺陷于藏家而言,并非完品。然而另一方面,在市场流通中,这又是唯一一件瓷母,今后其他买家除此以外无可挑选。所以这个成交价,当在预估之列。
高古:青铜理性
美国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以来是夏商周青铜器、唐宋陶瓷的重要市场。然而,自2009年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后,美国拍卖公司即据此作出了调整。此《备忘录》共有四条十九款,有效期5年,之后可修订或顺延。根据谅解备忘录,并依照美国《文化财产公约实施法》,美国政府将限制以下考古材料进口到美国:原产于中国和代表中国的文化遗产、从旧石器时代到唐代结束(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和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备忘录》另附一个由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清单。该清单是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提供的《中国限制出口文物举要》基础上形成的。内容包括各类金属物、陶瓷、石材、纺织品、其他有机物质、玻璃和绘画。《备忘录》中所指受限旧石器时代物品的时限从大约公元前75000年开始。而“至少250年以上”则是一个动态的年限。当年是2009年,往上推250年即1759年,为清乾隆中期。今年1月,此备忘录已签订顺延,据此上推250年,这个年限已变为1764年。
根据中美两国此项备忘录,美国拍卖公司如果上拍唐代以前的中国文物,则必须出具2009年以前物品已在美国的证明。这也就是为何美国几大拍卖公司必须要求拍品流传有绪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市场需要,而是法律的要求。
今年纽约亚洲艺术周,最为人议论的是苏富比“不言堂宋瓷专场”。是次由日本大古董商坂本五郎提供的8件宋瓷,最终以208.8万美元成交,成交率75%。未成交的仅有两件,恰是本场的最高估值额拍品,估价250万-300万美元的宋代黑釉铁绣花涡纹罐,以及同样估值的南宋青白磁卷草纹梅瓶。此两件拍品估值大大超过市场价值多倍,流标在情理之中。但是高估值拍品却带动了本场其他拍品的价值大幅提升。如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鱼纹盘,估价4万-6万美元,成交41.3万美元,十倍于估价成交,创造了同类器物的市场最高价。宋或金代钧窑天青釉紫斑碗,估价5万-7万美元,也以三倍于估值的16.1万美元成交。这场拍卖最高估值拍品因高额估价而流标,在人们的预期当中;而市场最高价格的拍品成交,却在人们预期之外,这或许就是高额估值拍品为此而牺牲的结果。
纽约苏富比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拍卖向来为人瞩目。这次作为重点推出的两件拍品,西周中期《周·壶》估价280万-380万美元,最终因价高流标。西周早期《伯簋》估价25万-35万美元,以31.7万美元成交,反映青铜器市场依旧理性。
在高古陶瓷部分,除坂本五郎“不言堂”专拍之外,纽约苏富比共上拍宋代以前(含宋代)陶瓷15件,成交11件,成交率73.3%。纽约佳士得共上拍高古陶瓷68件,成交59件,成交率86.7%。
纽约中国高古艺术品的价格近年以来都被作为一个指标,其单件成交额通常会高过其他地方市场价格。而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会通过艺术品的市场存在数量而决定,所谓量稀者价高。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美文物谅解备忘录的达成,反而规范了美国中国高古艺术品的市场流通量,这恐怕也是之前所未预料到的吧。
珐琅:九成成交
海外市场因其所处地域的兴趣原因,而略有不同。以美国而例,掐丝珐琅与玻璃料器,近百年来就为美国市场所喜爱,因此也为这类器物当下的专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金秋美国拍卖除传统高古铜器、陶瓷、宗教艺术品、书画外,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浮翠流丹——美国私人珍藏掐丝珐琅器专场”与“休·格林伯格珍藏中国玻璃料器”专题拍卖是人们谈论的另一焦点。
“浮翠流丹——美国私人珍藏掐丝珐琅器专场”共推出拍品53件,成交50件,成交率94.3%,成交总额572.3万美元。其中明代十五至十六世纪初,年代偏向于明成化朝的掐丝珐琅摩迦罗纹铺首耳香炉,以其近乎完美的品相而以220万美元落槌。“休·格林伯格珍藏中国玻璃料器”专题共推出拍品30件,成交24件,成交率80%,使一向较受国人冷落的玻璃料器市场有了新的方向。
作为下半年中国艺术品全球市场的开局,纽约艺术周的拍卖可谓一场大家期待中的狂欢。未曾料到的瓷母出现,使得较为冷清的2014年市场仿若被打了一针兴奋剂。绝品并没有因为市场的低落而绝迹,虽然此绝品有些惋惜,但许多原本并未被吸引至大洋彼岸的人,为此而专程前往一睹风采。在纽约展览现场,众多合影展示了人们的期望,虽然最终成交价未能取代之前的鸡缸杯,但是给人的快乐却较后者为多,以至成为金秋纽约瓷器拍卖的代表。
纽约拍卖市场给人带来高成交率的市场期望,但是单件拍品普遍低于前几年市场成交价,才是真正的现实。接下来香港苏富比以及境内的拍卖,走向会如何,这对于大多数业内人而言也许仍然是个谜,也许答案已经就在眼前。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