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蓝馆长,您好!8月16日您策划的“转译的脑震荡”新媒体艺术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您曾说:新媒体艺术就是一种冷兵器的艺术表达。为什么这样说?
蓝庆伟:这是基于“转译”这个词来的,艺术家思想的转换,艺术的传统媒介是跟人的身体或感情是有着相互的作用,是可以配合进行的。但是新媒体的主要材料是机器,它是一种机器复制的媒介,这就让艺术家即使有再饱满的热情或思想,也必须得通过这个机器来进行艺术的表达,这种“机器”我把它称之为“冷兵器”,它“无人性化,缺人性化”。“机器”不可能主动思考,它有充分的机器理性,不是说你今天想让它往左就能往左。包括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它们都有技术参数的约定,艺术家的思想都受这些工具的限制。需要在机器的技术参数或者技术要求的技术理性情况下,展开工作。
另外,我想让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充分认识到,机器是不能帮你做什么的。你今天买了再厉害的相机和镜头,你的作品也并没有比谁好。我是想让艺术家能够回到你个体的学术建设和思想构件上去,观众来评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作品做的如何。创作得靠你的脑袋,所以有“脑震荡”这个说法,你还是得晃脑袋。
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方面说它是“冷兵器”。
编辑:通过这样的一个展览和话题的讨论,让“新媒体”艺术家们去反思,他们真正该关注的还是艺术本身的东西。
蓝庆伟:新媒体的创作其实是一种项目制,对艺术思想有抽离作用。它与在画布上绘画是两回事,绘画可以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但是新媒体艺术的作品创作是一个综合工程,你的综合能力就要比绘画或者传统媒材的创作更广泛、知识面更广、更新。众所周知成都是国内的当代艺术产出最大的一个地区,但是这个产地的艺术大多是基于架上绘画展开的,我也希望架上绘画的艺术家能够去多观看一下这样的展览,以新媒体艺术的项目制、实验课题制这种形式来思考,再回到他的架上作品创作当中。
编辑:您这个愿望非常好,也能够帮助艺术家有更开阔的思维方式。这个展览上,其实是将200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一些艺术和方法的实践进行了完整的一个呈现,您觉得我们中国这14年的新媒体艺术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蓝庆伟:其实中国录像艺术,大概1989年就有了。比如张培力有“中国录像之父”的称号,他做《30×30》等这一系列的作品比较早。2000年之前新媒体创作相对单纯,是通过录像机或者叫录像艺术这个脉络发展而来的。真正发生综合性变化是2000年以后,这之前的早期录像起到铺垫作用。后来新媒体逐渐发展成几种互动媒体。缪晓春、张小涛,他们的创作实际上更多是数字媒体、数字动画,这是今天的国际趋势,由连环画这种形式发展的手绘动画。还有周斌,他是一个行为艺术家,面临行为艺术和照片怎么收藏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发展。
新媒体它不代表新科技和高科技,它有新科技和高科技这方面的诉求跟追求。但是今天你还可以看到“低科技”的新媒体作品。“低科技”就是不用今天最新的科技做作品,比如法国有一个这样的作品,就是你拍下我的脸,让我的脸在屏幕上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来实现,但是这一类的艺术家他会把拍摄的影像投在一个幕布上,背后用一个电风扇,这样就使得幕布有流动感,然后让观众有一个错觉,这个就属于低科技的范畴。他呈现的方式属于比较低端的,这也是今天流行的一种,在国际上也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门派,他们重在操作。
还有一种新媒体的创作,是自媒体现象下的一种媒体效应,但是这方面的创作比较少一点,比如李勇政“一块砖的传递”就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
编辑:这个展览之后会有一个关于新媒体艺术的论坛,这个论坛大概是什么情况,会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呢?
蓝庆伟:9月份有两个活动是跟本届蓝顶艺术节一起合作的公共教育活动,我们希望一个展览的呈现能够针对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当地艺术家,对艺术从业者有启发;第二是希望对艺术爱好者有一个促进或者提高;第三是希望对普通观众有一个普及。9月6号开始,每周末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一次普及性的工作坊,主要针对普通大众。每期大概有50个名额,后期我们会通过视频呈现在网上。这次我们请的是张小涛的一个研究生,他会从就是新媒体的发展历史,新媒体的创作与方法论,国际上新媒体的比较好的案例进行一些讲述。
9月20号会做一个论坛。为什么我们8月16号不做这个事情?实际上因为8月份院校没有开学,学生都放假。我们是希望这个讲座是针对成都的院校,包括张小涛他们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能够来一同参与。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讲座式的论坛。嘉宾包括参展艺术家,新媒体艺术研究领域的批评家、言论家,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这三类他人呢。
对一个美术馆来说仅仅做一个展览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希望以这个展览为依托,出版一本新媒体的文献书,这个书能起到一定的普及或叫专业性的作用。还是希望就是通过这种学术的活动,能够把大众、爱好者、艺术家都联合起来,让大家在这个当中能够接受到一些艺术的东西。
(蓝顶美术馆供稿)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