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到21世纪,人类艺术的创作媒介涉及了绘画、摄影、电影、摄像、计算机、万维网以及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视觉艺术以蓬勃的态势发展扩张,呈现出了一个各种文化、观念、经验和思维方式碰撞的时代。今天越来越眼花缭乱的世界中,视觉艺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现实生活,也催生了新的创作媒介不断涌现,而在几十年前对国人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手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9月,苹果公司的iPhone6发布会姗姗来迟,新版本不断更新提升的功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层层波澜。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浪潮,我们不禁会回想这短短七、八年的时间里,智能手机一跃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工作、娱乐似乎都离不开它。但是,你可否知道手机也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不管是作为工具、对象还是灵感源泉,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手机的艺术作品或艺术事件出炉。
朱宏手机绘画作品
用智慧型手机拍摄风景照片不稀奇,但是用手机来作画并将手机画作举办个展的,画家朱宏极有可能是新加坡第一人。朱宏带着他的新绘画工具去到了新加坡的很多地方:东海岸、西海岸、巴米士街(Purvis Street)等,你会惊见这些平时所熟悉的地点在朱宏的“手机画”中呈现出更浮凸、美妙和幽默的特质。朱宏自始至终都把他的建筑师背景和室内设计师观点带到画作中,作品中建筑物结构流畅鲜活,用色配色夸张可爱,往来行人的灵动一瞬,也被他悉数描摹。“幕后”这一系列作品,开始了朱宏对新艺术媒介的试验,是他从正统水彩画转向“日常艺术”的探索。朱宏说:“我相信,如果艺术创作能更简易、更普及,就更能打动常人,一个美好的艺术人文环境的实现,建立在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美丽、鉴赏美感的基础之上。”他觉得时至今日,艺术家有更多资源和工具来实践艺术理想,但重点是“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手机为什么不能用来进行创作呢?艺术家的高境界,是随手皆工具、处处拾创意,在生活的庸碌和琐碎中发现美、分享美。
7000部废弃手机组成的艺术品
2014年2月,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国际知名艺术家克里斯·乔丹近日在墨尔本当地学生的帮助下,在墨尔本联合广场用废旧的手机完成了一件艺术作品。澳大利亚人往往喜欢在家保留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因此他们将7000部已损坏、破旧或主人不喜欢的手机聚集到一起,以提高民众对电子垃圾的意识。乔丹和十几名学生一起,花了4小时用数千部手机制造了一幅图,此举也吸引了不少民众围观。乔丹表示:“这很有趣,我们在地上倾倒手机,就像把油漆泼在画布上一样。但在这些手机中,有很多金银之类的稀有材料,如果它们能够被重复利用的话就可以避免过度开采。”这项工作是手机回收与可持续生活组织委托给乔丹的,他们希望能安装垃圾箱收集民众损坏或淘汰掉的手机。据预估,澳大利亚约有2300万部废旧手机需要回收。
民众将通过“手机投票”决定莫斯科地标建筑“舒霍夫塔”的去留
莫斯科的地标建筑双曲面塔,也即“舒霍夫塔”,的命运将由普通莫斯科人手中的手机决定。由结构主义建筑师弗拉基米尔·舒霍夫设计,这尊广播塔于1922年为了庆祝1917年十月革命,而在列宁的命令下建造。去年12月,俄罗斯政府计划拆除这一建筑。过去十年间,该建筑逐渐年久失修,金属碎片不断被风雨垂落。但是许多市民都表示反对,不断前来塔前合影,并在由摄影师Natalia Melikova发起的请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因此,莫斯科市政官员决定将通过投票做出决议。据《莫斯科时报》,通过iPhone和安卓系统应用投票的结果将会内市政厅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这不是莫斯科市政府第一次通过手机发起这样的投票。然而,吸引人数最多的一次也只不过吸引了33万5千张投票,而莫斯科的人口达到了1400万。
爱因斯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位化名Pixel Fairy的艺术家最近发布了一组PS图,图中的名人们纷纷“拿着手机”做自拍状。
班克斯(Banksy)作品《手机恋人》(Mobile Lovers)
据英媒BBC报道,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作品《手机恋人》(Mobile Lovers)近日私下被一位热衷慈善事业的艺术藏家以65万美元购入囊中。该件于2014年4月份现身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区大平原男孩俱乐部(Broad Plain Boys)墙壁之上的班克斯涂鸦作品曾几何时还因归属权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布里斯托尔人,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就此件作品的归属权问题还曾鲜有地发表了相关个人声明,声称该件作品是自己送给大平原男孩俱乐部的“礼物”。随后,长期涉足英国街头艺术的经销人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便应大平原男孩俱乐部的邀请,着手该件作品的相关拍卖事宜。在接受BBC新闻采访时,街头艺术经销人玛丽·麦卡锡说道:“我无法告诉买家的相关个人信息,但可以透露的便是,他是一位私营企业家,并且长期投身于青年事业的发展。我能做的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找到这样一位懂艺术并乐于奉献的艺术藏家。”
大卫•霍克尼iPhone绘画作品
华尔街日报的Ellen Gammerman就有关新技术的话题采访了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当霍克尼被问及他目前是否在设计任何数字作品时,他拿出他的iPhone打开一幅几天前从他卧室的窗户拍摄的图片——他使用应用软件Juxtaposer将四幅分开的图片拼接成的一幅作品,而如果不使用软件,这幅作品将是黎明时不可能的多角度拍摄。当复印件和传真机还是新事物时,他就开始使用这些机器创作艺术品。最近,他创作了“立体电影”,这些数字电影使用多达18个摄影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以巧妙地扭曲一个场景在多个屏幕上播放。在德杨博物馆(de Young)展览的目录中,霍克尼写到关于“在图片创作中基础的改变” ,现在正以新兴科技的身份改变着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对此他似乎感到很高兴,并且他还写到“它将标志着旧秩序的终结,这不是坏事”。
Vango苹果用户界面
根据《加州人日报》报道,一款名为Vango手机应用软件或将带来一次艺术品市场的革命,它将让一直门槛较高的艺术市场变得不那么封闭,它鼓励打破艺术家和买家之间的壁垒,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性。Vango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浏览或搜索藏集,甚至上传他们的房间的照片,软件会根据空间颜色的分解提出相应建议。服务价格分为多个层次,起价为250美元。据说,这个平民价格一方面是要消除买家方面对艺术品价格的畏惧,另一方面是要让艺术家更易于为自己的作品定价,而明码标价恰恰是一些新兴艺术家羞于提及的。当艺术家的销售额达到一定水平时,软件会解锁更高的等级的服务。
人人可参与的“手机艺术”
数码时代为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人们开启了又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否也能借助一些工具,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手机艺术”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可以进行艺术创作DIY的欧美热门手机软件。
Vellum
对于那些喜欢老派木炭素描画的艺术家来说,Vellum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让你在手机上还原铅笔画的效果。
TypeDrawing
TypeDrawing让你把你最喜爱的格言和诗句摘录下来,并变成一件艺术品。
Jackson Pollock
你是否在一幅抽象表现主义画作前萌生“我也能画出这样的画!”的疑问?现在Jackson Pollock就能实现你的这一抽象画的艺术梦想,而且还避免了你把房间地板洒得满地都是油漆。
Visualator
Visualator是另一款让你创作出惊人抽象图像的软件,它让你玩转色彩、形状和样式来制作充满生气的拼贴画,并把它们融入到你的整个设计当中。
Fracture
Fracture的设计深受立体主义作品的影响,它让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手机照片创作立体主义肖像。通常你可以在你手机中选择6张照片作为创作素材,然后对它们进行调色、模糊和修边,最终得到你想要的独特作品。
Konstrust
Konstrust在一个"增强现实"的环境中创作艺术,而创作的方式是让你对着手机话筒讲话、吹口哨或吹风来完成虚拟雕塑的打造。软件内有个中3D形状、色板和设置,而这些都可以合并成无尽的可能结构。
编辑:朱明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