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色语——边静个展于今日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4-09-28 23:18:5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4年9月28日下午4时,“浮世色语——边静个展“于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知名策展人杨卫策划,今日美术馆主办,中国文化创意传媒协办,呈现了艺术家新近创作的数十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焦虑,据悉,展览将展至10月8日。
 
边静,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自小受父亲影响学习绘画,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八十年代初,边静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天津工艺美校,毕业后,又考上中央美院壁画系继续深造。可以说,边静作为“6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她的成长也同样折射了这一代人的经历。而新近的创作与其八九十年代的创作有很大的距离和不同,运用表现主义的手法,色彩大胆奔放,具有生命的激情,主题比较的敏感但表达的思想却很具体,直指当代人面临的最大困境。
 
策展人杨卫:边静的作品触到了人性深处最为软弱的地带
 
对于边静的这种创作,策展人杨卫有很精到看法:“边静也或多或少接触过福柯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理论,但她的绘画作品,并不是从理论中生发出来的,而是受感觉的支配,有感而发。所以,在边静后来的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理性设计的成分,看到的只是率性的笔触,绚丽的颜色,以及一些虚幻的图像。表现主义作为一种直抒胸臆的语言方式,被边静所吸收,使她的画面一改过去的写实造型与灰色沉郁的风格,具有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与此同时,一些行行色色的都市男女,被拉入边静的画面,构成了一幕幕现代人的独特生命景观,既有男欢女爱的场面,也有相拥而泣的情景,还有一些孤独个体迷茫无助的哀叹……总之,所有画面都充满着躁动不安,以及躁动之后的颓废、消沉,乃至绝望。可以说,边静后来的这些艺术创作,已经植入到了当代生活中最为隐蔽的部分和人性深处最为软弱的地带,深刻地揭示了“性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人的压抑与宰制之后,性的反抗与无奈……”
 
艺术家边静:我表达的是浮世之下的真实人生
 
对于此次展出的作品,艺术家边境表示她喜欢用强烈且对比极大的色彩来表现她的思维和内心感受:“虽然它不是传统绘画的格调,但它却是我极为想表现的无比矛盾的感情色彩,能使人感到精神上的震撼和强烈的感性色彩,能够表达人物情绪的流露和形象的色彩。以对比和模糊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不平衡,打破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视觉和心理定式,挑战普遍性的价值观念,这是我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也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边静作品中的形象很多来源于她身边的朋友和她观察到的一些情态。希望能以诙谐角度和自我意识以及标志性的强烈的色彩冲突等方式诠释出艺术家身边所熟知的有趣的人们的生活、奋斗以及他们的爱和欲望。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这个足够开放,包容,自我,现实及效率和速度的社会生活状态下,人们将本我深深的埋藏于各种假面与伪装之下,努力将自己打造得八面玲珑,以期适应形形色色的关系和需求;尽情的释放自己,完全的活在自我的感知和自我陶醉之中。在这里他(她)们有的愉快、有的暖昧,有的怀疑、有的坚定、有的凝视,有的木然、有的痛苦挣扎,有的兴奋奔放,无一不是在暗示着他们的生存状态,挑战和映射着人性中的某些永恒的力量!
 
而在艺术家祁志龙看来边静把目光投向了雌雄同体的他者这一更具当代色彩的题材:“假设边静对两性关系的认知持守着平等的互惠的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她对雌雄同体的关注就极具悲情。现实中的雌雄同体者总是处于社会的边缘的,即使是能够认同他们的人,通常也不会把他们置于与正常人同一个平台考量。认同多少包含施惠之心。但是雌雄同体仅仅是作为他者而存在吗?他们是否也是一面镜子,反照出“正常人”的原始的心理情状?我们是否也有,或者曾经有成为雌雄同体的欲望?我们该同情雌雄同体的他者,还是同情我们正常人那些被文化(禁锢)掩埋的原始冲动?这应该是边静这次展览的核心部分提供给我们的一条思路。”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