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增
张增增,1987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举办《测量视平线》张增增个展。2013年作品《香》获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学院奖、入围曾竹韶奖学金,作品《瞬间的永恒》获"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年度新人奖。2014年作品《无形之形》参加"后生"四川美院驻留艺术家年度展、参加常青藤计划2014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艺术家自述
追问雕塑的边缘,及实践艺术的更多可能性。故希望能申请菁英计划的支持,以继续完成我的艺术计划以及推动艺术的发展。
由于我是学雕塑出身,一直在现实空间中创作出三维立体、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自2012年后,我便开始思考以及实验,怎么摆脱作品的实体性,而又占据三维空间?这说起来本就矛盾,而在这矛盾中我想会有一线可能。于此同时吸收更多的元素来纳入雕塑的创作中,扩展雕塑的概念以及作品的更多可能性。
评委语录
张增增的作品有种难能可贵的固执,材料在其作品中只是一种视觉应证。他借助这些不确定性的材料表达出一位年青的叛逆者对现实次序所抱定的极具锐度的质疑。
对话菁英2014支持艺术家
SAYA:说说你的创作理念。
探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不断突破原有的规则概念,不断突破自我的束缚,冒险与反思并行。
SAYA:作为青年艺术家,你怎么看待创作和生活?
这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体的,创作与生活我没有分开过。生活的体验是创作的源泉,创作出的作品是一段生活的物质呈现。这俩好像结绳记事,结和绳子的关系。
SAYA:谈谈你在2014的新作品。
2014年我的创作呈现两极化的态势。
一方面,上半年在上海,这一中国工业化发展最为前端的城市,与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的季平先生合作,尝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我的创作方式,相映制作了全息投影作品《天堂》,以及运用AR技术制作的《无形之形》,这两件所谓的"新媒体作品"其实立足点都在于雕塑的边界性探索。我更愿意把他们当作雕塑来看待。特别是《无形之形》,在空间中雕塑家不需要制作任何东西,而用我们今天"观看世界的方式"--手机,去观看时,就会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铁球。它没有实体,但依然具有体积,空间,和材料,并可360度观看。他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虚拟雕塑"。
另一方面,下半年,我来到了依然保持中国100年前状态的大理喜洲。与上海完全极端相反,这里还是农耕社会。人们在洱海边的稻田里,插秧,收割,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站在这块土地上,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土地,人,劳动,农作物之间的这种最基本,最朴实的关系。如果说在上海我是运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工具,方式,来尝试最前沿的实验。那么下半年,在喜洲,我便回到了工业革命之前,返回到农耕时代,运用最原始的方式,来找寻艺术的另一头的可能性。作品现在还在制作中,在适当的时间,我会围绕这一作品详细讨论。
SAYA:你如何看待现今的艺术市场和创作环境?
艺术市场至今没有跟我发生过直接的关系,不过希望它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大环境好了,能有更多,更专业的艺术基金会的出现。这样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创作会更健康的发展,于此同时像我这样做实验艺术创作的,也能受到相应的资助,从而更专注于艺术的探索。这样市场促进创作,创作带动市场的良性循环关系。才能使艺术的发展健康而持久。
SAYA:你想成为怎样的艺术家?
"艺术家"这个词是我从小的向往,然而它在这个社会中,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名称代词。我希望在我身上"艺术家"是一个动词。
SAYA:感谢你捐赠作品以延续菁英精神,对于下一届的申请者你有什么建议?
投!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