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érardRancinan(兰斯南)近日在上海杜梦堂画廊以及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著名法国摄影家的名字。然而,在他独具风格的观念摄影作品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在影像作品的创作和呈现中创造性地融入了文学、哲学、戏剧、表演艺术、新媒体技术等多重维度。他身兼策划、执行、创作、编辑等工作,但仍坚持自己作为一名摄影师的身份。在2012年接受英国伦敦媒体TheFutureTense的专访时,兰斯南说:“我就是是一个摄影师!我就是干这个的。我让时间凝固。如果别人想叫我艺术家,那是他们的选择。但我就是一个摄影师。”
出生于1953年,曾四次获得知名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WorldPressPhotoAward),先后被法国文化部长授予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和军官勋位。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亲眼见证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自然灾害、内战与种族战争、城市暴乱等,所拍摄的摄影作品涵盖新闻、战争、时尚、纪实等多种题材。在他看来,摄影是一种思考工具。通过这种媒介,他在创作中实现对时代的介入,直面人性的复杂性和由其引发的各种事件。2013年,兰斯南的作品在卢浮宫朗斯分馆(Louvre-Lens)被展出。同年,他受到法国外交部长邀请,开始在全球各地推广法国当代艺术。
艺术x文学x哲学
卡洛琳·考德瑞尔特(CarolineGaudriault)是一名独立记者,多年来一直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美国《时代周刊》等国际期刊撰稿,同时亦为各种重要的当代人物立传作记,尤其关注当代艺术家。她是近年来兰斯南的重要合作者之一,二人从作家和艺术家的角度展开对话,以个性化的宏观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考德瑞尔特关注对人类奉献精神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了不断深入自己的当代社会研究,她持续对最具影响力的当代思想家和学者进行采访,如法国哲学家、城市理论家保罗·维希留(PaulVirilio)、法国知名遗传学家卡恩(AxelKahn)等。
兰斯南与考德瑞尔特历时7年,将时尚摄影融合古典主义,将文学书写对话视觉艺术,以混搭的艺术表现呈现当代社会的嬗变与激荡,完成了“摩登三部曲”系列。2009年,“摩登三部曲”在巴黎东京艺术宫首展,随后在全球各大美术馆举行了多次巡展。此次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包括40余幅大型摄影和一系列竖轴长卷文本,分为“蜕变、假设和美好世界”三部分。正如兰思南所讲:作为人类演变的见证者,我希望透过我的摄影作品向观众呈现社会现状。
正在上海的杜梦堂画廊展出的“小人物大世界”是兰斯南的最新作品。考德瑞尔特带着一个新世界正在被孕育而生的想法,前往斯坦福大学找到了撰写《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TheEndofHistoryandtheLastMan)的思想家、政治家——美国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
弗朗西斯·福山出生于1952年,是一名美籍的日本后裔。作为一名作家及政治经济学学者,他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和政治学博士,并撰写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通过对谈,考德瑞尔特与福山共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未来角色的疑问:最终究竟是实现还是衰落?“小人物”与“大世界”之间当下的关系是怎样?未来又将如何?
展览中包含15幅摄影作品,保持了兰斯南一贯的现代和宏伟风格之余,还采取了对比强烈的黑白美学与极简风格。通过在工作室拍摄舞者的肢体动作,兰斯南运用几何形式象征人类对于世界的态度,寻找人与世界间的界线,以及他们之间时而团结和谐、时而动荡不安的紧张关系。此次展览已受邀于2015年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LesArtsDécoratifs)展出。
艺术家x策展人
兰斯南曾在采访中定义他的影像:强烈、简单、有效、敏感,但最重要的是:真诚。他相信自己的创作永远都是一次冒险。多年在杂志工作的经验让他不禁善于掌控拍摄现场的复杂环境和条件,也使他更具前期的策划意识和后期对作品呈现形式的探索。除了与作家卡洛琳?考德瑞尔特的长期合作,此次“小人物大世界”展览中还推出了考德瑞尔特为此系列创作的同名谈话诗歌集的中文版图书。在展览开幕之际,青年书法艺术家苏塍博的书法作品与展览中诗歌和影像作品形成了互动。
“小人物大世界”影像作品中简约却不乏冲击力的视觉风格为ROUCHONPARIS的创意互动团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新平台,最终成功推出了为此次展览特别定制的应用。这一最新创作形式为“动作影像”,由ROUCHONPARIS自2012年起在互动杂志HARDI中开发。HARDI杂志探索新创意领域,用互动动画将摄影与视频结合,打破界限并寻找科技中的无限可能。在展览现场中,观众可以通过应用与“小人物”互动。通过操纵平板电脑,你可以摇晃、倾斜或滑动屏幕,让“小人物”奔跑、舞蹈或下落,以另一种方式来探索他的神奇世界。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