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
最近,一个叫《36天》的行为艺术作品十分火爆。一个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的女生,计划在自己编织的铁丝床上裸睡36天,在此期间,吃喝拉撒都将在这间24小时全程开放的屋子里进行。除了睡觉,她还用铁丝编织玩具作品,同时欢迎人们到这里参观,甚至体验睡在铁丝床上的感觉 。
开幕那天,这个叫周洁的湖南女孩就火了。在此之前,她还纠结了好多天,作品究竟该如何开始?临到开幕,由于疲倦过度,竟然裸身在铁丝床上睡着了。这个作品对于唯恐天下无事的媒体来说,这是多么刺激的一个题材啊!不几天,国内各大媒体、门户网站几乎都能在首页找到关于这个行为艺术的消息;国际媒体如路透社、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也纷纷报道。
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中的“先锋”,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行为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质是它以身体作为媒介,这种“身体力行”的直接性使行为艺术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媒介来进行转换的艺术。当周洁裸体睡在一张冷冷的、凹凸不平、尚未完成的铁丝床上,身体就是媒介,她的身体体验和感受将带给人们各种联想。
据报道,周洁第一天起床后哭了,她说并不是因为身体的难受,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哭?也有女孩在现场目睹周洁躺在铁丝床上的样子也哭了。一些人对作品的观念做了解读,诸如,一个娇弱女子以裸身挑战舒适和麻木等等。无论周洁的观念是什么,她作品的“狠”,她身体的受难给人们带来的震撼都是其他艺术手段难以替代的。
在当代社会,行为艺术之所以成立,还必须借助于传媒。对一件行为艺术作品而言,能够亲临现场进行观看的毕竟是少数,所以,作品的传播十分关键。周洁毕业几年来,一直在做艺术,今年上半年在香港艺博会上,她还用铁丝编织了一张较小的床参加展览。可是这种比较常规的作品,很难引起媒体大规模的关注,而一旦她的身体介入后,才迅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传播效应。这种反差似乎可以认为,传播已经成为行为艺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不能接受行为艺术的人也许会批评说,这不是靠裸露身体出名吗?这不是通过自虐而博取眼球吗?
的确有这样的人,但周洁不是。如果了解了周洁作品的前后关系和她的想法,恐怕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行为艺术一方面是有事先设计,有明确意图的;另一方面,它又带有很强的偶发意味。周洁本来就用铁丝做过床,过去,床是一个观赏品;这次,她把通过行为艺术把作品的观念深化了,她把铁丝床同时作为生活用品,真的睡在上面,这样,她通过行为模糊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线,而用铁丝编织玩具,也因为在许多女孩的世界里,玩具和床总是相关联的。
周洁说,她平日睡觉就是裸睡的,当她把自己正在编织的艺术作品同时作为生活用具的时候,睡在床上面,依循了一贯的生活习惯,并非刻意为之。
她是一个感性、随性的人,对“36天”的具体细节并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根据情形自然发展。而这件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以一种更生活化、个人化的方式,将创作和生活、行为与展览、个人体验和公众参与融合在了一起。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