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7间房--嘉木堂明式家具现代生活空间暨王世襄先生纪念室"大展,于9月18日在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工厂隆重开幕。来自香港嘉木堂珍藏的28件明式家具、17件王世襄先生旧藏文玩和侣明室藏晚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以别出心裁的展呈方式将明式家具的和谐质朴之美与现代情境交相辉映,为观众带来恍如穿越的"至美"艺术体验。
近年来,明式家具已确立为一个艺术领域,成为中国艺术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的巅峰,其简练的线条,质朴的纹理、生动的气韵和古雅的意境,成为中西方收藏家珍爱的热门藏品。明式家具蕴含传统的中国哲理,在时空之间搭起思想交流的桥梁,表现出超越时间、文化和时代的特性。正因为如此,明式家具的艺术经典才能够长盛不衰。
【移情:文人情怀,知行合一】
因有文人的参与,明式家具在品种与形制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世人悉知的"明四家"之一唐伯虎,不但是位大画家,也是位家具设计师。他在临摹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时,除原作中20多件家具外,又增设了20多件苏州明式家具,门类涉及桌、案、凳、屏等。他在《琴棋书画人物屏》中,全景式地展示了明代文人书斋,画中所绘屏风、斑竹椅、香几、榻等30余种家具。明代画家仇英绘有《临宋人画轴》,完全临摹宋代绘画《人物图》,另绘《人物故事图》,可以见出文人的审美取向。画中有屏风、画案、书桌、秀墩、文房雅玩等,虽在室外,但保持了别致而不奢华的文人书房意境,还可以召集文友,进行雅集活动。明式家具不仅是一种生活器具,更是一种文人感觉、审美、意志的"移情"载体,故而明式家具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7间房"展览通过玄关、客厅、书房、收藏间、炕房、餐厅等房间,展示了各门类明式家具,而"书房"呈现出和古代文人书房迥异的现代美感,是对处在当代的明式家具的再阐释。"书房"内陈设"晚明 黄花梨高靠背大四出头官帽椅成对"、"晚明 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长条桌"、"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清前期 黄花梨卷云纹独板翘头案",以及"晚明 黄花梨夹头榫平头案",尽显简约隽永的明式家具风采。古代明式家具与现代环境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广受观众好评。
"书房"中"晚明 黄花梨髙靠背大四出头官帽椅",选材精良,体形高大挺拔,稳重饱满,气质优雅,颇具大家风范。两只椅子宽厚的靠背板一木对开,花纹对称,如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让人观而忘忧。这对黄花梨髙靠背四出头官帽椅椅盘下面未采用常见的券口结构,而采用了四面等高的牙板,可谓四面有工,使椅子看起来更加空灵而雅致。四出头官帽椅因其搭脑、扶手出头而得名,在明式坐具中级别较高,大型的四出头官帽椅较为少见,成对传世更是难得。
而"晚明 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长条桌",在标准半桌形制上减去束腰,并将所有立面削平,令桌面冰盘、牙条、罗锅枨和腿足齐平,视觉特别简约、朴实。条桌长逾两米,宽接近六十公分,可以成为大画桌。无束腰设计使其看起来更加空灵,矮马蹄显示其制作年代为明中晚期。马蹄足桌具明末清初传世品不论有或没有束腰,通常体型较小,如现例般大的例子十分罕见。
28件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中,恰有三件正是专门置于炕上的,如"晚明 黄花梨卷草纹炕桌"、"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卡子花栏杆小架格"、"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螭龙纹独板翘头炕案",因此,在"7间房"展览中,特将此三件全部陈设在"炕房"中,展现了古雅又美丽的炕房景致,令很多观众流连忘返,赞美不已;也令很多专家肯定了中国嘉德古典家具展览的专业。
【格调:漂洋过海,艺术无疆】
在本次"7间房"展览中,中厅中一把"晚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备受大家瞩目,为侣明室藏品。圆后背交椅被推崇为中国古典家具最优秀最经典的椅形,线条流畅,大气磅礴,为贵族的专用座具。天圆地方,这是圆后背交椅造型中所包含的哲学,仅以一条弧线构成了圈式连背扶手,简洁造型中蕴涵着端庄和典雅,正是无形之中存在着气韵,所以它看上去一点都不匠气,而是浸透着清丽与俊秀,萦绕着淡淡的书香气息。
说起这件"晚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它曾是侣明室主人菲利普o德o巴盖(Philippe De Backer)先生的珍宝级藏品。菲利普o德o巴盖先生是著名的比利时收藏家,在他的百余件中国明代家具中,绝大部分质地为黄花梨和紫檀等珍贵硬木,除少量产于清朝初年外,百分之九十属于明代珍品。这使德o巴盖先生成为海外明式家具收藏家中的翘楚。谈起明式家具,德o巴盖先生感慨说,当他西装革履地从现代化的办公室回到家中,坐在黄花梨椅上休息时,却如同穿越时空到了中国的明代。
当设计师们谈起明式家具,仍然认为那是设计界无可超越的巅峰之一。无论椅凳桌案床榻,明式家具都有极其流畅、简练的线条,各部比例分割首先满足的是人在身体和审美上的舒适诉求,所以少见繁复和无用的累赘设计。此外在结构上明家具的严谨也被西方设计师叹服欣赏,各部位全部榫卯连接,板面与边框绝无胶粘和铁钉,全部家具均可拆装。至今,我们还可以从北欧某些著名家具品牌上感受到这种对设计理念的致敬。
当然,与中国相隔万里,西方人未必能参悟其中的东方哲学。但明式家具的"格调"却能让西方人为之折服,其秘密在于它将体量、线条、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符合后来包豪斯(Bauhaus)提出的"少即是多"、"形式追随功能"等理念,其简练大方的审美远远早于 20 世纪在西方审美系统中出现的简约主义。
【大美:世好妍华,我耽拙朴】
在"7间房"展览开幕当日,中国嘉德副董事长王雁南表示,今年是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本次展览是对王世襄先生的再次纪念。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先驱,王世襄先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对明式家具的认识,使之成为了一门学问,他较早地关注到中国的明式家具,并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收藏。在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专场,一件"近代 花梨木独板大画案"拍出了1265万元的高价,不愧是王世襄先生亲自参与设计完成的明式家具。深为广大读者喜爱的《锦灰堆》、《自珍集》等旷世之作,都是王先生在此大案上完成的。
大案牙子铭刻"世好妍华,我耽拙朴","世人喜好华贵繁丽之物,而我沉浸在拙朴无华的美丽之中",融入了王先生特有的思想品位和精神境界。因此,大案不仅仅是一件家具,而是一件承载了人文情怀的艺术品。这正是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的理解:好的家具并不停留在工艺品的层次上,而是超越了工具性的艺术作品。这是王世襄先生对家具在认识上的突破。
而受到王世襄先生指引、赞赏的伍嘉恩小姐,其明式家具收藏深为王先生肯定,"7间房"中的大部分家具都是王先生亲自甄选的,因此共同承载了王世襄先生和伍嘉恩小姐的审美观、艺术观。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