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门槛,开放办展 “民间的力量”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在京启动
0条评论
2014-10-10 18:47:4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保兴
2014年10月10日15时,由中国民生银行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发起和举办的“民间的力量”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筹备办公室正式启动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从今天起,“民间的力量”展开始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记录和书写民间力量的艺术作品。
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艾民,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乔榕,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面向全中国民间的力量的邀请函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于2015年春季正式开馆。美术馆位于北京最重要的核心艺术区798一街之隔的恒通国际创新园,由中国民生银行全资公益捐赠建设,工程总投资两亿多,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目前本馆处于开放前的关键筹备期。之所以留足时间来进行筹备,周旭君馆长表示:“是希望借由这个阶段为未来美术馆的正式开放做好场馆、机构、人才、学术、运营等方面的万全准备,可以让美术馆以更加成熟、稳健的姿态亮相在公众面前,并希望随着它的开馆运营,为北京乃至中国民营美术馆生态带来新的变化。”
过去三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三十年。民间力量的唤醒和激情的迸发,是这三十年光荣岁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激发艺术家面对民间社会,记载绚烂多姿的民间生活,书写经济大潮中众多民间团体和个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难忘的“逐梦”身影,中国民生银行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发起和举办首届“民间的力量”艺术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艾民说:“此次新闻发布会其实是一张面向全中国民间的力量的邀请函。”
展览不设门槛,开放办展
“民间的力量”展是一个开放性的展览;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扎根现实,深入民间,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关切与担当的艺术作品;以期召唤一种久违的视角、独特的思想姿态、新颖的叙述方式以及民间精神的牵系。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介绍了“民间的力量”的具体情况和结构安排。她表示:“展览不设门槛,不设限制,开放办展,将作品的评奖工作也交给社会公众。我们还将邀请当代艺术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希望向广大观众呈现源自民间、牵系民生的优秀作品。”
民间的力量展览构架
“民间的力量”展包括征集竞赛单元,特邀单元和文献单元。“征集竞赛单元”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扎根现实,深入民间,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关切与担当的艺术作品。本展览开设活动官网,方便参与者了解各项展览信息和寄送作品。参展作品的评奖工作将分别由全国知名和权威的艺术家、学者和批评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和广大社会公众进行。专业评审委员会将以“当代性”、“人文性”、“观念性”和“创造性”为标准评出评委会大奖、金奖、银奖和铜奖。组委会将给予获奖艺术家物质奖励,初评获奖作品将入选“民间的力量”展览并将于2015年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
“特邀单元”将邀请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群体参展,这一群体本身就是民间的力量的一种承载与体现。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艺术界目前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还是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者。他们用他们的行动人生和不断创作最生动地代表和诠释了30年来民间的力量的落地和生发。
“文献单元”将为充分深入民间,加强展览的学术性以及探索性。相关艺术家和学者将秉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深入民间,直抵现场,带回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民间资讯、民间器物,书写不同场域下的民间知识,呈现田野现场的艺术生态:
A《国道计划:古村落的人-物史》
此计划以古村落的“物”为切入点,通过追寻古村内的物体的传记——木鼓、刺绣、木楼等等器物——以此洞悉物的生活史。通过田野调查重新构建一个古村落中物与人的叙事。一方面寻找在野知识和匠人,另一方面,复兴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物的精神意义,展现一种来自民间的扎实且落地的力量。
B 《货币与边疆——“作为社会媒介的钱”系列调研创作》
此计划呈现和调研钱/通货这一日常却又奇特的事物,它作为“社会媒介(social media)”建构的复杂装置,链接了个人心理、生产关系、社会阶层、主体认同、信仰象征等诸多层面。它的“边疆”,既是商业的,也是地理的。此计划以边疆金融系统为线索,探寻日常生活、远方、劳作、旅游、文化想象等众多议题,在壮阔的山河背景中深入各行业独特的创造力,将艺术的创作,联通、对应社会和自然的“大创作”。
C《海拔4200米——杂多县瓦里滩调研创作计划》
对一个尚未有过人类学考查记录的地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考察。计划将目光聚焦在一条文明之河的源头,在文明溯源的基础上去考察、感受、交流、创作;并以海拔4200米的地理高度为基点,以2003年由民间自发创建发展至今的杂多县瓦里滩孤儿学校为地理坐标和基础,通过创建者、学生和支持者呈现文化交融过程中高海拔居住地人类文明的发展线索,这条线索的内容包括:游牧文化、教育、以及藏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交融和发展。
此外,展览将举办“人间思想论坛-亚洲思想运动报告”,届时将邀请全球知名学者梳理亚洲范围内的民间思想脉络,通过6场专题演讲和学者对谈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讨论如何以民间社会的现实关怀和人间情味,去激发出更切身的历史解释力、更开放的社会创造力。
此次艺术大展的征集作品时间为2014年10月10日至2015年1月10日。展览开设专门官网www.minshengartcompetition.cn方便参与者了解此次展览的具体信息和寄送作品。
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艾民,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乔榕,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面向全中国民间的力量的邀请函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于2015年春季正式开馆。美术馆位于北京最重要的核心艺术区798一街之隔的恒通国际创新园,由中国民生银行全资公益捐赠建设,工程总投资两亿多,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目前本馆处于开放前的关键筹备期。之所以留足时间来进行筹备,周旭君馆长表示:“是希望借由这个阶段为未来美术馆的正式开放做好场馆、机构、人才、学术、运营等方面的万全准备,可以让美术馆以更加成熟、稳健的姿态亮相在公众面前,并希望随着它的开馆运营,为北京乃至中国民营美术馆生态带来新的变化。”
过去三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三十年。民间力量的唤醒和激情的迸发,是这三十年光荣岁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激发艺术家面对民间社会,记载绚烂多姿的民间生活,书写经济大潮中众多民间团体和个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难忘的“逐梦”身影,中国民生银行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发起和举办首届“民间的力量”艺术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艾民说:“此次新闻发布会其实是一张面向全中国民间的力量的邀请函。”
展览不设门槛,开放办展
“民间的力量”展是一个开放性的展览;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扎根现实,深入民间,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关切与担当的艺术作品;以期召唤一种久违的视角、独特的思想姿态、新颖的叙述方式以及民间精神的牵系。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介绍了“民间的力量”的具体情况和结构安排。她表示:“展览不设门槛,不设限制,开放办展,将作品的评奖工作也交给社会公众。我们还将邀请当代艺术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希望向广大观众呈现源自民间、牵系民生的优秀作品。”
民间的力量展览构架
“民间的力量”展包括征集竞赛单元,特邀单元和文献单元。“征集竞赛单元”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扎根现实,深入民间,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关切与担当的艺术作品。本展览开设活动官网,方便参与者了解各项展览信息和寄送作品。参展作品的评奖工作将分别由全国知名和权威的艺术家、学者和批评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和广大社会公众进行。专业评审委员会将以“当代性”、“人文性”、“观念性”和“创造性”为标准评出评委会大奖、金奖、银奖和铜奖。组委会将给予获奖艺术家物质奖励,初评获奖作品将入选“民间的力量”展览并将于2015年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
“特邀单元”将邀请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群体参展,这一群体本身就是民间的力量的一种承载与体现。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艺术界目前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还是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者。他们用他们的行动人生和不断创作最生动地代表和诠释了30年来民间的力量的落地和生发。
“文献单元”将为充分深入民间,加强展览的学术性以及探索性。相关艺术家和学者将秉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深入民间,直抵现场,带回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民间资讯、民间器物,书写不同场域下的民间知识,呈现田野现场的艺术生态:
A《国道计划:古村落的人-物史》
此计划以古村落的“物”为切入点,通过追寻古村内的物体的传记——木鼓、刺绣、木楼等等器物——以此洞悉物的生活史。通过田野调查重新构建一个古村落中物与人的叙事。一方面寻找在野知识和匠人,另一方面,复兴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物的精神意义,展现一种来自民间的扎实且落地的力量。
B 《货币与边疆——“作为社会媒介的钱”系列调研创作》
此计划呈现和调研钱/通货这一日常却又奇特的事物,它作为“社会媒介(social media)”建构的复杂装置,链接了个人心理、生产关系、社会阶层、主体认同、信仰象征等诸多层面。它的“边疆”,既是商业的,也是地理的。此计划以边疆金融系统为线索,探寻日常生活、远方、劳作、旅游、文化想象等众多议题,在壮阔的山河背景中深入各行业独特的创造力,将艺术的创作,联通、对应社会和自然的“大创作”。
C《海拔4200米——杂多县瓦里滩调研创作计划》
对一个尚未有过人类学考查记录的地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考察。计划将目光聚焦在一条文明之河的源头,在文明溯源的基础上去考察、感受、交流、创作;并以海拔4200米的地理高度为基点,以2003年由民间自发创建发展至今的杂多县瓦里滩孤儿学校为地理坐标和基础,通过创建者、学生和支持者呈现文化交融过程中高海拔居住地人类文明的发展线索,这条线索的内容包括:游牧文化、教育、以及藏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交融和发展。
此外,展览将举办“人间思想论坛-亚洲思想运动报告”,届时将邀请全球知名学者梳理亚洲范围内的民间思想脉络,通过6场专题演讲和学者对谈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讨论如何以民间社会的现实关怀和人间情味,去激发出更切身的历史解释力、更开放的社会创造力。
此次艺术大展的征集作品时间为2014年10月10日至2015年1月10日。展览开设专门官网www.minshengartcompetition.cn方便参与者了解此次展览的具体信息和寄送作品。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