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Hockney,David,1937~)生于布拉德福德。1953年在布雷德福学院学习绘画两年,1959年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三年。他在院校学习期间,正是抽象表现主义风靡欧美之际,然而他却对这种风格心生厌倦。他喜欢用线条进行学院派的写生,并进行反对主流的各种尝试。1975年他为歌剧设计布景和服装;1978年他用纸浆创作《纸制游泳池》系列作品;1982年他发明宝丽来立体组合摄影和分解拼贴摄影作品样式;1984年他为《时尚》杂志设计封面和版面;1976年他制作家庭静电自印作品;1987年他担任电影《中国大运河》的编剧、导演和主演。他说:“我追随我的直觉,如果它不起作用也没有关系,世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你会从失败中学到东西,并继续前行。”
《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为主题制成T恤
“浮世”一词相对于日本中世纪的人生观“忧世”(二者同音),由后者寄托来世的彼岸理想转换为赞颂现世的此岸现实,也带有世俗的情色意味。1630年间的《歌舞伎草纸绘卷》中有诗大意为:“浮世若梦,何必认真,且将眼前美好化作永远记忆”。在东方人的文化视角中,仍能体会到对虚浮世界相霎时繁华的留恋与感慨,这正是日本本土审美意识“物哀”(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产生共鸣)的精髓所在。
处在都市丛林中,天空总是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挤得黯淡和狭窄,想要抬头仰望一下湛蓝,往往也只剩下残缺的一小角。然而对于法国艺术家Thomas Lamadieu而言,这片被建筑挤压的天空却成为他随手可得肆意挥洒想象力的创作画布,他用这些不规则的几何形缺口作为画板,以充满趣味的线条,完成了名为“Sky Art”的插画系列。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带给我们失去已久的城市惊喜。
Jim Dingilian用烟雾在瓶子里作画
艺术家Jim Dingilian 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创造瓶子艺术品。他利用燃烧的棉条结合细小的鹅毛笔描绘复杂的瓶中世界。Dingilian表示:“烟雾腾腾的感觉营造出神秘氛围,微型场景虽小感觉却愈加强烈!”
编辑:朱明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