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塞尔·杜尚把小便池放入美术馆的那一刻起,“当代艺术”就彻底向所有领域开放了。也是从那一刻起,“艺术”在概念上其实已经终结。“当代艺术”从曾经封闭的“艺术”领域里走出来,走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它自由开放到难以明确界定和归类时,就泛化为“文化”。这时,“艺术”似乎已经死亡,但其实是“艺术”精神的解放——艺术有时被其它行业的人尊崇,是因为艺术领域更自觉的追求敏感、自由、创造性。在这个角度上,确实人人都是艺术家,或者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成为艺术、让自己成为艺术品。
杜尚以他的智慧,用一个随手可得、成本极低的小便池,轻松诙谐的叩开了无限的可能性,指向生活的自由。发展到近年来,当代艺术的话语权越来越增强,和资本的结合越来越深,艺术馆、艺术媒体、策展人、收藏家等的权力越来越大,作品和展览的成本越来越高,但越来越成为服务于少数富豪的奢侈品,公共性越来越少。霸权、高成本、远离公众,让当代艺术的活力在衰退。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
滞后的“古典当代艺术”
互联网,是人类至今为止在信息传播方面最具民主功能的技术发明。它导致了信息的自由传播和低成本:个体可以自由的获取信息和表达,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顺畅的交流……曾经的种种主观控制和客观局限,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提升过程中被迅速消解。在技术手段上,互联网使个人化和独立性有了巨大的可能,用户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自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自由表达和交流,形成丰富的共同体。它激发的自由意志、个人觉悟、创造意识、对公共问题的参与、个体之间的联动等,对个体的改变是快速和深层的。原有的权力系统正在经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权力系统对个体的控制能力正在减弱。阿桑奇、曼宁、斯诺登只是众多个体中的先例。
当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结合时,信息的传播变得随时随地,成为了使用者的日常行为。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文字、影像,和其他用户互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表达、交流、聚合,在拥有不同生活处境、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技术优势的无数个体手中,无限的可能性被触发……
艺术,首先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传播、交流是它的内在属性。和移动互联网的自由、低成本、公众参与相比,目前的当代艺术更加显得霸权、高成本、远离公众。当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自由而低成本的平台和渠道后,所有人可以同台亮相、发声了,“普通人”不再能被排斥在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尽情显露他们的智慧和意志;另一方面,是曾自认为当代、先锋的艺术系统的相形见绌,因为曾经的技术优势、渠道专供、平台垄断,被更开放、民主、低成本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所超越,艺术人作为“贵族”的特权在大量流失。
如果艺术无法与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技术相连结,它将会越来越萎缩。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法国政府宣布放弃对银版摄影术这项发明的专利,对外公布摄影术的出现。摄影术迅速被广泛应用,致命冲击了古典艺术,让现代主义艺术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当下已经迅速普及,当代艺术现有的主流方式和观念,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滞后为“古典当代艺术”。艺术该如何面对移动互联网?这是摆在所有艺术人面前的全新问题,目前谁都难以解答,但敏感者都意识到: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可能性,新的剧变正在进行中……
当代艺术应面对移动互联网
具体到中国,近年来的社会奇观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成为“自媒体”并摆脱地域限制迅速传播、频繁互动,观念越来越精彩,方式越来越巧妙,不断成为炫目的短暂明星。面对这么多的社会奇观以及“普通人”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界大多数人的公共意识、知识储备和应对能力相形见绌;科技成果的不断普及化,让艺术家们曾经拥有的视觉技术优势被更多的人轻松掌握……这种状况让躲在美术馆里给少数人观看、收藏的“古典当代艺术”显得苍白和软弱。自媒体的兴起,去中心化、权力分散,正在终结着集权的艺术观念和大师时代。
面对多重冲击,当代艺术界原有的思想资源和表达方式越来越显得滞后和僵化,在这种窘境下进行调整和转型,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当代艺术追求的彻底开放性(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让自己的生活成为艺术、让自己成为艺术品),以及它所珍视的敏感、自由、创造性,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更加契合。在移动互联网的激发下,“艺术”正在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实践,目前的职业艺术家越来越等同于手艺人。
更“当代”的艺术,必然要和移动互联网发生紧密关系。它或者纯粹存在于移动互联网中,这将越来越多。或者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和交流平台,这是“古典当代艺术”的改造。进入移动互联网中,就有可能和所有用户平等的发生关系。它要求艺术家具有更开放的“艺术观”和更多样的手段、更综合的能力。这时,那些具有跨领域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又在了解“古典当代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人,更可能得心应手。
移动互联网是民主的、开放的、成本极低的,而且它正在更深入的触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目前来看,它产生的新模式是:一个创意项目的发起者只是最初激发火花的人,它引发出众人的创造性:众人创意、众人实践、众人推广、众人投资、众人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放、不断生成和变化,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变成众人之事。这里,每一位个体对事实的触摸和随机应变的创造,个体之间的彼此尊重、倾听、交流和协商,都变得更加重要。
案例
近期,少数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自觉、主动的将艺术和移动互联网结合,探寻更方便的表达方式和更开放的价值观念。本文列举4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分别在不同方向上前行,但都从移动互联网切入,走向更开放的领域。
李勇政毕业于艺术院校,但1998-2008年期间,他没有参加任何展览。之后,他参加艺术展览、在艺术媒体上被宣传、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基金会、美术馆、艺术学院等收藏,逐渐获得了被艺术系统认可的“艺术家”身份。他从2012年2月19日开始的《传递一块砖》,是完全在移动互联网中创造和传播的作品,至今仍在进行之中。他让广东乌坎的朋友寄来5公斤泥土,烧成3块砖,一块寄给当地图书馆,一块留给自己,另一块快递给愿意接受砖的人。快递时设定了规则:每个收到砖的人,可以对砖做任何处理,处理时的图片和文字,要在移动互网中发出来,并通过网络寻找愿意接受砖的人,继续传递下去……。经过很多人的传递后,这块砖的形态越来越丰富,传递方式、处理方式也不断发生着更新、更巧妙的变化……这件作品,在创造方式、传播方式上,非常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精神,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是开创性的,具有重要的艺术史意义。
2014年5月30日,他开始了《秘密交换》。他在移动互联网中公告:“1998年到2008年没参加任何展览,画画是那十年我个人的秘密。我将这批画分割了,最小30cmx40cm,每张独立签名。任何人只要给我发一封email,写一段他经历的不为人知故事,匿名写也可以,我就送他一幅分割后装好框的作品。同时我将拥有对这些邮件处置权。期待大家的参与。tangzss@qq.com”。短短6天内,他就收到了近100封信,寄信者来自各行各业,每一封信的内容都很独特,有关社会现实、生存经验、情感、性或独特个人体验等。寄信和送画至今仍在进行中,他不断的进行分类和展示,既在移动互联网里自由公布信件和画,也随机应变的形成出版物和进入实体展厅。这个作品或行动,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让彼此的秘密通过移动互联网交换和展示,引发人们对真相的进一步靠近,并主动迎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在艺术高度商业化的当下,让绘画绕开市场,分割后和网友进行精神的交换,回归到了艺术原初的功能。
刘铮被称为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很多人认为是他最早奠定并开创了“观念摄影”在中国呈现的基本思路和表达方式。他从1990年代开始的《国人》、《三界》、《四美图》等,对模塑中国人的本土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用影像的方式显现难以改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反思过后,应是对未来的展望和随机应变、见缝插针的积极改变。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导致的深化,大大加速了中国开放、变化的进程。在越年轻的人身上,过去文化的影响就相对来说越少。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个体意识的缓慢增强。刘铮敏感到了时代局势转折性的变化,用他的方式进行推波助澜。
《自拍 Selfie》是刘铮在移动互联网中发起的摄影自拍项目。通过移动互联网,他号召陌生人自拍自己的裸体,传递给他,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由他把这些照片发送到公开的社交网络中,例如微信、instagram。在号召志愿者加入、自拍的过程中,作为艺术家的刘铮和他们交流,对他们的拍摄做出鼓励、建议或指导。从影像来看,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有丰富的身份,还有夫妻、孕妇和哺乳的母亲。自拍裸体的过程中,“文明人”内心的私密冲动通过影像显形。自拍者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内心,流露自己丰富多元的欲望,即使它们不合常规。比如同性恋、异装、捆绑、施虐、受虐。他们也通过自拍裸体来凸显自我,获得更多的自信,印证自己在世界中的独一无二。此外,把自己的裸体影像传播给更多的陌生人,是在寻求交流,也在诱惑和挑衅。一个看似简单的《自拍 Selfie》,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动机和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如自恋、暴露、窥视等……在自拍裸体的过程中,每一位自拍者的创造力让刘铮和其他观看者应接不暇。随着影响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以自拍裸体为起点来表达、交流、聚合。
《自拍 Selfie》这个项目,利用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和人性对裸体的本能兴奋, 以艺术的名义和方式,激发着自拍者、观看者们的生命活力、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们,组成、推动、创造和改变着这个项目,在普通人的表达、传播、交流、行动等方面,摸索着新的可能性,艺术家刘铮则是模式的最初设计者,和项目的目前管理者。和他以往独自创作的系列作品相对照,《自拍 Selfie》中最大的变化是,众多参与者们的个体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积极提升。
刘成瑞(刮子)的作品,常常模糊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界限、并把绘画、行为、影像等综合起来。对他来说,实际行动、自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成长于青藏高原,在2005-2006年期间在青海湖畔的刚察县支教。2006年5月开始的《十年》中,他和刚察县完全小学182名小学生合影并立约:以后每过十年双方见面,直至他生命结束。每个孩子留了一根头发给他,并签名。这个作品能见证彼此的情感浓度和契约精神,也能显现个体生命在具体生存处境中的行迹。
2014年6月,他开始实施《澜沧江计划》。澜沧江是世界第六长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河流哺育着人,人在迷失时,溯源而上能寻回生命的原始初衷,它质朴而强大,能让人在迷乱的文化语境中清醒。澜沧江源头的居民纯朴坚韧,但因为强紫外线灼伤、医疗条件非常落后,当地有很多盲童。在高海拔、教育条件低下的寒冷地带,他们既看不到世界,也无缘文化教育,却又只能生活在当地,承受一切。
刘成瑞从澜沧江源头顺流而下,通过各种支流的方向寻找盲童和19支没有名称的河流。然后用盲童的名字来命名这些河流,并标注到GOOGLE地球(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 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上。世界各地的浏览者只要在GOOGLE地球上看到相应的河流,就闪耀出这位盲童的名字。这既是象征性的“启明”,也向网民敞开。在经过盲童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他通过资金支持和多方努力,力求治好盲童眼疾。为此,他在移动互联网中发起众筹(网址http://www.zhongchou.cn/deal-show/id-10475),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回报。这些作品,大多是他在这次行动沿途为支持者们所做,回溯个体和自然、个体和个体的质朴关系,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发送和互动。这个作品,以艺术的名义、网络众筹的方式帮助盲童复明。同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溯源、生命初衷的重返,艺术家本人和众多支持者们,既在帮助别人又在自我救赎。
冯琳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她的教育背景和发展轨迹,自然处在艺术系统中。但她对走出艺术系统更感兴趣。在走出的过程中,她保留了对敏感、自由、创造性的重视。2011年,她实施了一个名为《未接来电》的行动:她进入各种陌生的社区,在很多住宅门上写下“我来了,你不在”的文字和自己的移动电话号码。这种方式触动了那些住户的个人生活,她不断接到很多人的电话和短信。
2013年一整年,她实施着《年入百万计划》。“年入百万”是很多普通人的励志目标。冯琳没有任何工作和经商经历,但她想以艺术家的身份做一个创业的成功案例。2012年底她和一个画廊协商后,获得一万元人民币的“创作作品”材料费,计划2013年用这1万元创收100万元。她研究了网络零售网站后,觉得在移动互联网中做流行产品盈利更快。于是投资5千元自己设计、生产了50个宠物形状的包在别人的网店里销售,居然上架3个小时后全部卖光。接下来她开始预售、生产,并又设计、生产了宠物形状的抱枕。第3个月开始有人批发她的产品,第5个月她开了自己的网店,第7、8、9月达到最高峰,第10个月很多大网店开始复制她的产品,售价只有她的一半,从她的产品中衍生的其它产品到处出现,她的销售额迅速下降,到12月基本滞销。一年的周期结束后,她盈利80万。这个作品,既是走出艺术系统的有效行动,又是对艺术商业化的远离和冷嘲。
《年入百万计划》之后,冯琳不再想做“艺术家”,也不再想做“作品”,“生活”成为她关注的重点。她开始做些随身所欲的事情。走出当下僵化的艺术系统,用艺术的开放思维,颠覆囿于成见、常规的日常生活,是她的动力。
这些在移动互联网中生长的艺术作品,分别指向内心真实的认知、个体意识、慈善救助、走出艺术系统等。同时,又都有其它丰富微妙的意涵。在敏感者们的触摸和推动下,新的可能性在共同敞开着。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是为了让被它滞后的艺术能继续走向开放。艺术的目的在艺术之外——更自由的生活。
2014年6月20日
(本文发表于《艺术当代》2014年第8月期)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