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众多艺博会在上海的开幕吸引了艺术界各方人士齐聚上海,不仅仅引发了上海艺术活动高潮,也引起对上海艺术市场生态的关注。在艺术财经杂志十月刊,我们连续调查了众多上海的美术机构、艺术区、画廊,以期管中窥豹,让读者获得更多关于上海艺术生态的了解和认识。
艺术区是画廊扎堆的地方,是考察一个城市艺术生态最直接的区域。因为寸土寸金,上海城内几乎没有规划出大片的艺术区。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园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如同北京的798艺术区,M50也是由老厂房改造,并随着艺术家、画廊自发聚集而形成的艺术区。虽然是上海地标性艺术区,但这里价格比北京的798艺术区便宜,不过入驻门槛不低。
M50紧邻苏州河畔,上世纪30年代,著名徽商周志俊及其家族在此创办“英商信和纱厂”,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信和棉纺织厂”、“上海信和棉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等。到了1990年代,传统国有棉纺织业逐渐走向没落,企业停产、厂房大量闲置,但是这里却保留下来了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各具特色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50余幢。
2000年之后,薛松、丁乙、周铁海等艺术家先后在这里设置工作室,以香格纳为首的画廊也相继在此开设空间,逐渐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艺术生态圈。2005年上海市经委将之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并命名为M50之前,这里仍属于艺术家、画廊等自发聚集的状态,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2001年丁乙刚搬来的时候,这里的厂房汇集了小印刷厂、铝合金门窗制造厂等各种私营小业主。艺术家、画廊、艺术相关机构的不断涌入,让整个地区的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有目的地规划这个区域,明确了其艺术与设计的园区定位。“规划的手段之一就是严格的租户准入制度”,公司总经理王艺介绍,首先清理与创意产业无关的用户,将目标群体主要定位于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机构以及设计等相关的行业。此外,新租户入住也要经过综合的考核,即便与上述行业相关,主管方也要考量其在业内的口碑。目前,M50的租户已经达到140家,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占据了其中的70%。
M50现在整个园区的平均租金不到3块钱,依然比周边的写字楼便宜,对于最早入住和影响力大的核心客户,租金上还有很大的优惠空间。这些措施有力地维护了园区的品牌效应。管理方对用户私下转租情况明令禁止,不仅在合同中明确指出,而且对变相转租的情况一经发现,合同到期后也将不再允许续租。相比于798艺术区剑拔弩张的二房东赶人现象,这有效地维护了M50创意园的稳定发展。
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与M50不同,一开始便是由政府主导并明确规划的艺术区,因此画廊租住会得到不少的优惠。红坊艺术区原是上钢十厂原轧钢厂的老厂房,上世纪90年代便已闲置停产。2005年左右,上海市政府想要对此进行整治,国土局便提出了将这里建设成中国第一个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概念,并公开招投标。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由此提出了在建立雕塑艺术中心的同时,将之建设成可持续运营的文化艺术社区,由此赢得了评委的青睐。自那时开始,红坊艺术区的定位就非常明确:以画廊、广告、建筑、设计行业为主导的视觉艺术基地,其次是老厂房的改建。
据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企划部总监马箐介绍,红坊艺术区占地5万平米,因为是综合性的艺术社区,租户大概有80家,画廊占10家。数量不多,但大多都是上海本地的老牌画廊,比如艺博画廊、华氏画廊、视平线艺术、奥赛画廊、红桥画廊等,都是成立都已有10年甚至20年的历史。
因为园区的定位,这里的租金相对较高,平均10-12元左右,但画廊客户会有很大的优惠,能便宜到一半甚至更多。2010年,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入驻进一步增加了这里的艺术浓度。不过,整体来看,这里的画廊在经营上还显得沉稳有余,好在红坊艺术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社区,游客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园区的活跃程度。马箐指出,红坊艺术区成立8年以来,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是生态更加多元,出现了很多玻璃艺术品和音乐会。二是画廊经营的艺术题材也更加丰富,以前红坊艺术区的标志是当代艺术,但是近一两年来也有画廊开始涉足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艺术。
“政府方面正在向开放的态度转变。”马箐对此也有感触,比如由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上海画廊联盟,红坊艺术区主管方每年都会向政府申报类似的项目,前几年评委们对艺术行业并不了解,但是今年的评委都是业内人士,提出的问题也非常专业,这种由专家而非官员监管的做法就是上海艺术生态能够稳步发展的一个积极的信号。
编辑:黄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