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
0条评论
2014-10-21 17:31:36
在上海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筹备工作已进入了最后实施阶段。本届大会将于11月1日至4日假座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截至目前,已有620余位海内外华人收藏界人士报名参会,其中海外有190余人。现将大会的相关情况向新闻界通报如下,以供采编需要:
一、 大会主办单位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起,由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主办。
会议以“收藏家的责任与素养”为主题,旨在促进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推动华人收藏界的交流和提高。鉴于业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文化界同道希望有机会以文会友,相互交流。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作为一个收藏界的交流平台,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 大会背景
自2008年创始以来,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以私家高端收藏为定位,兼及民间大众收藏。迄今已举办三届,成为全球范围内收藏界最有影响的专业会议。两年一届,已形成品牌。
大会先后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以“收藏,感知文明,怡养情致”、“收藏,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在会议组织、与会者代表性、论坛质量、学术研究、文献出版、观摩展览、会议服务等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受到与会代表和媒体等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8首届大会先后入选当年度由中国网、新华网、《收藏界》等国内16家媒体联合推选的“2008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台湾《艺术新闻》杂志“年度十大艺术新闻”和雅昌艺术网“AAC艺术中国2008年度十大艺术事件”。
2010年第二届大会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2010年度十大艺术事件”,雅昌艺术网“2010艺术给力上海”年度事件以及“AAC艺术中国2010年度十大艺术事件”,上海市委宣传部将其评为2010年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之一。
2012年第三届大会首次移师台北,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清翫雅集、中华文物学会协办。与清翫雅集20周年庆典、台北故宫之夜等活动融为一体,让与会者共同度过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被誉为海峡两岸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也是全球华人收藏界最为隆重的一次世纪聚会。台湾《艺术新闻》杂志称此次大会为“2012十大艺术新闻”,“堪称全球世界华人收藏界最大盛事”;上海市台办等单位将其评为“2012年度沪台交流十大新闻”;上海市文联将其评为“2012年上海文联重大文化活动”。
三、大会主题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收藏家的责任与素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大中华区呈现了收藏的空前盛况。但趋利轻义的倾向有所滋长,收藏家文化底蕴不深的矛盾日益显现。强调提升收藏家的素养,是继台北大会倡导“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之后又一次发出召唤,希望收藏界认真总结,以回归收藏的本原。
本届大会提出的“责任素养和担当意识”,是对当今华人收藏家收藏实践的郑重承诺。收藏家应该共同担当中华文物历史性传承的责任。收藏不仅是个人的修为和践行,也不只是谁人拥有的问题,为此,收藏家应以特有的热忱、道义担当和使命,完善自我,共同促进收藏事业健康发展。
三、 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
11月3日的开幕式及主题论坛,将安排海内外重量级的收藏家、专家发表演讲,以启迪同道。目前确定出席大会的海内外演讲嘉宾有葛剑雄、庄绍绥、蔡一鸣、翁真如、韩天衡、徐其明、何国庆、许杰、毕宗陶、朱新天等16人。
当日上午为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将从“中国收藏应该具有世界眼光”的角度来阐述收藏家应具备的视野和胸怀;香港庄士集团主席、以瓷器收藏享誉海外的庄绍绥先生,将以“收藏——精神的饗宴”为题,强调在关注经济价值的同时,收藏行为之于人生的精神意义;台湾著名收藏团体清翫雅集的创始会长蔡一鸣先生,年逾八十,在业界德高望重,此次蔡先生将和与会嘉宾分享他一甲子的收藏经验和体会。另外,澳大利亚收藏协会会长翁真如先生、浙江收藏家徐其明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先生也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收藏家的学养”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
本届大会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私人美术馆兴办的趋势,着意邀请到六位海内外私立美术馆、博物馆的代表于当日下午进行演讲。他们分别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许杰先生——他是欧美地区博物馆唯一一位华裔馆长,原英国大维德博物馆馆长毕宗陶女士、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朱新天女士、美国华美博物馆永久荣誉馆长郑舒兰女士、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兼馆长王薇女士。他们对于私人收藏延展到公众分享,有着各自深切的体会和经验。和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先生今春在上海举办明清文人书法展,对于书法收藏、展览、研究很有心得,特地前来与大家分享。
本届大会还专设“收藏人物专场”,旨在引导业界关注对于前辈收藏家的研究和总结。该专题将有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就近期该馆举办的“梅景秘色”纪念吴湖帆诞辰12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作介绍;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茅子良将引领听众,一同回顾张珩先生一生书画鉴定的三个“空前”;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李维琨则以我会文献部责任编审的身份,向大家说明大会关于编写《中华收藏家名录》的立意和寄望。雅昌艺术网是近年兴起的文化传媒,与收藏界、艺术界形成互动和促进,特应邀与会介绍他们的服务业界的新理念、新方式。
11月4日上午根据与会者众多、兴趣各异的情况,同时举办三场专题论坛,分别为艺术收藏与鉴定、当代艺术收藏与市场、地域收藏文化。除提交论文的嘉宾演讲外,与会者均可参与互动和讨论。
“艺术收藏与鉴定”专场,将有傅申讲书画鉴定通则,马成名讲碑帖鉴赏,李大鸣讲高古瓷的藏与赏,翟健民讲官窑瓷器的鉴定,叶承耀讲家具的收藏。这五位当前各自领域收藏或鉴定的权威代表,他们的理念和经验将惠及同行,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人类文明和艺术审美的认知。
“当代艺术收藏与市场”专场,将由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当代艺术收藏家余德耀、乔志兵、施俊兆领衔,并有艺评家顾维洁、黄文叡、王南溟分别讲述从现今市场看艺术收藏和投资的未来性。
“地域收藏文化”专场,将由张子宁、陈金川、许礼平、陈筱君、萧春源、赵榆、王琪森等先生,分别介绍美国、新加坡,港澳台及京沪地区的收藏发展历史和文化现象,各具热点,精彩纷呈。
具体演讲要目,参见附件1《会议日程》。
五、文献出版
文献出版是“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四大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次第四届大会文献在继续往届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严控学术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文人收藏历史的梳理以及对已故收藏家的研究。
《大会文集》共收录文章47篇30万字,分为大会主题篇、收藏历史篇、收藏类别篇,并收录2013年上海“老房子保护与收藏论坛”的精彩演讲实录。陈燮君、曹兴诚、陈鹏举、祝君波、周少川、廖桂英、包铭山等均提交了文章。
《收藏人物录》共收录文章44篇32万字。全书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历史上部分杰出收藏家的回忆总结,如周亮工、高士奇、丁辅之、吴湖帆、钱君匋、戴葆庭、刘海粟、马定祥、汪统、高居翰等;二是延续往届传统,采访当代的收藏人,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知名的收藏家、文化人有台北的黄天才、王度、陈武刚、王定乾等,香港的唐健垣、林霄、陈永杰等,内地的陆忠、陈丽华、朱绍良、秦同千等,以及现居美国、张大千的门生伏文彦、匡仲英等。很多资料均为首次公开,弥足珍贵。
《中华收藏家名录(近现代篇)》上下册为本届大会新推出的记述性文献,合计68万字。它选取了近代(1840年以来)已故华人收藏家300余位,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们的收藏内容、收藏方式、收藏理念、收藏成就、收藏著录、藏品去向等方面。文献希望通过发掘和整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无数先辈的收藏事迹,起到传承和借鉴的作用。由上届大会以来,秘书处梳理出历代收藏家1000余人,拟以5-6年时间完成这文化工程。具体书目,参见附件2-4。
六、参观展览
中华收藏,从历史上的皇家收藏到近代创建国立博物馆,直至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私立美术馆,反映了我国收藏事业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收藏家举一家之力创办博物馆,从历史上“独乐乐”走向“众乐乐”,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参观私人收藏品是每届大会的特色。近年来上海文化建设方面,私人博物馆、美术馆很有特点和规模,也有旧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特色。本次大会拟将考察与此相结合,将组织外埠收藏家于会前分别参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震旦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并欣赏藏品。相关的展馆和藏品介绍将刊载在大会会刊内。
七、对媒体报道大会的建议
希望新闻界给予充分报道,并注意以下要点:
1. 充分宣传上海组织筹办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意义,积极介绍大会雅集、论坛、出版和观展四大核心内容。
2. 通过阐述今次大会主题“收藏家的责任和素养”,强调大会引导健康收藏的意图。
3. 报道华人收藏家、鉴定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优秀品质和杰出成就。
4. 积极采访、报道演讲嘉宾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对有个性的嘉宾演讲要给予正面的、友善的报道。对有争议的话题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
5. 大会组委会已发布的《大会文集》、《收藏人物录》、《中国收藏家名录(近现代篇)》(上下册),有许多精彩的内容,欢迎用稿或专版连载,但须征得组委会办公室同意,并标准“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供稿”字样。
6. 对嘉宾的特殊采访要求,希望通过组委会办公室安排。
一、 大会主办单位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起,由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主办。
会议以“收藏家的责任与素养”为主题,旨在促进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推动华人收藏界的交流和提高。鉴于业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文化界同道希望有机会以文会友,相互交流。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作为一个收藏界的交流平台,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 大会背景
自2008年创始以来,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以私家高端收藏为定位,兼及民间大众收藏。迄今已举办三届,成为全球范围内收藏界最有影响的专业会议。两年一届,已形成品牌。
大会先后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以“收藏,感知文明,怡养情致”、“收藏,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在会议组织、与会者代表性、论坛质量、学术研究、文献出版、观摩展览、会议服务等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受到与会代表和媒体等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8首届大会先后入选当年度由中国网、新华网、《收藏界》等国内16家媒体联合推选的“2008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台湾《艺术新闻》杂志“年度十大艺术新闻”和雅昌艺术网“AAC艺术中国2008年度十大艺术事件”。
2010年第二届大会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2010年度十大艺术事件”,雅昌艺术网“2010艺术给力上海”年度事件以及“AAC艺术中国2010年度十大艺术事件”,上海市委宣传部将其评为2010年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之一。
2012年第三届大会首次移师台北,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清翫雅集、中华文物学会协办。与清翫雅集20周年庆典、台北故宫之夜等活动融为一体,让与会者共同度过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被誉为海峡两岸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也是全球华人收藏界最为隆重的一次世纪聚会。台湾《艺术新闻》杂志称此次大会为“2012十大艺术新闻”,“堪称全球世界华人收藏界最大盛事”;上海市台办等单位将其评为“2012年度沪台交流十大新闻”;上海市文联将其评为“2012年上海文联重大文化活动”。
三、大会主题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收藏家的责任与素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大中华区呈现了收藏的空前盛况。但趋利轻义的倾向有所滋长,收藏家文化底蕴不深的矛盾日益显现。强调提升收藏家的素养,是继台北大会倡导“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之后又一次发出召唤,希望收藏界认真总结,以回归收藏的本原。
本届大会提出的“责任素养和担当意识”,是对当今华人收藏家收藏实践的郑重承诺。收藏家应该共同担当中华文物历史性传承的责任。收藏不仅是个人的修为和践行,也不只是谁人拥有的问题,为此,收藏家应以特有的热忱、道义担当和使命,完善自我,共同促进收藏事业健康发展。
三、 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
11月3日的开幕式及主题论坛,将安排海内外重量级的收藏家、专家发表演讲,以启迪同道。目前确定出席大会的海内外演讲嘉宾有葛剑雄、庄绍绥、蔡一鸣、翁真如、韩天衡、徐其明、何国庆、许杰、毕宗陶、朱新天等16人。
当日上午为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将从“中国收藏应该具有世界眼光”的角度来阐述收藏家应具备的视野和胸怀;香港庄士集团主席、以瓷器收藏享誉海外的庄绍绥先生,将以“收藏——精神的饗宴”为题,强调在关注经济价值的同时,收藏行为之于人生的精神意义;台湾著名收藏团体清翫雅集的创始会长蔡一鸣先生,年逾八十,在业界德高望重,此次蔡先生将和与会嘉宾分享他一甲子的收藏经验和体会。另外,澳大利亚收藏协会会长翁真如先生、浙江收藏家徐其明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先生也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收藏家的学养”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
本届大会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私人美术馆兴办的趋势,着意邀请到六位海内外私立美术馆、博物馆的代表于当日下午进行演讲。他们分别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许杰先生——他是欧美地区博物馆唯一一位华裔馆长,原英国大维德博物馆馆长毕宗陶女士、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朱新天女士、美国华美博物馆永久荣誉馆长郑舒兰女士、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兼馆长王薇女士。他们对于私人收藏延展到公众分享,有着各自深切的体会和经验。和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先生今春在上海举办明清文人书法展,对于书法收藏、展览、研究很有心得,特地前来与大家分享。
本届大会还专设“收藏人物专场”,旨在引导业界关注对于前辈收藏家的研究和总结。该专题将有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就近期该馆举办的“梅景秘色”纪念吴湖帆诞辰12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作介绍;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茅子良将引领听众,一同回顾张珩先生一生书画鉴定的三个“空前”;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李维琨则以我会文献部责任编审的身份,向大家说明大会关于编写《中华收藏家名录》的立意和寄望。雅昌艺术网是近年兴起的文化传媒,与收藏界、艺术界形成互动和促进,特应邀与会介绍他们的服务业界的新理念、新方式。
11月4日上午根据与会者众多、兴趣各异的情况,同时举办三场专题论坛,分别为艺术收藏与鉴定、当代艺术收藏与市场、地域收藏文化。除提交论文的嘉宾演讲外,与会者均可参与互动和讨论。
“艺术收藏与鉴定”专场,将有傅申讲书画鉴定通则,马成名讲碑帖鉴赏,李大鸣讲高古瓷的藏与赏,翟健民讲官窑瓷器的鉴定,叶承耀讲家具的收藏。这五位当前各自领域收藏或鉴定的权威代表,他们的理念和经验将惠及同行,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人类文明和艺术审美的认知。
“当代艺术收藏与市场”专场,将由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当代艺术收藏家余德耀、乔志兵、施俊兆领衔,并有艺评家顾维洁、黄文叡、王南溟分别讲述从现今市场看艺术收藏和投资的未来性。
“地域收藏文化”专场,将由张子宁、陈金川、许礼平、陈筱君、萧春源、赵榆、王琪森等先生,分别介绍美国、新加坡,港澳台及京沪地区的收藏发展历史和文化现象,各具热点,精彩纷呈。
具体演讲要目,参见附件1《会议日程》。
五、文献出版
文献出版是“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四大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次第四届大会文献在继续往届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严控学术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文人收藏历史的梳理以及对已故收藏家的研究。
《大会文集》共收录文章47篇30万字,分为大会主题篇、收藏历史篇、收藏类别篇,并收录2013年上海“老房子保护与收藏论坛”的精彩演讲实录。陈燮君、曹兴诚、陈鹏举、祝君波、周少川、廖桂英、包铭山等均提交了文章。
《收藏人物录》共收录文章44篇32万字。全书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历史上部分杰出收藏家的回忆总结,如周亮工、高士奇、丁辅之、吴湖帆、钱君匋、戴葆庭、刘海粟、马定祥、汪统、高居翰等;二是延续往届传统,采访当代的收藏人,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知名的收藏家、文化人有台北的黄天才、王度、陈武刚、王定乾等,香港的唐健垣、林霄、陈永杰等,内地的陆忠、陈丽华、朱绍良、秦同千等,以及现居美国、张大千的门生伏文彦、匡仲英等。很多资料均为首次公开,弥足珍贵。
《中华收藏家名录(近现代篇)》上下册为本届大会新推出的记述性文献,合计68万字。它选取了近代(1840年以来)已故华人收藏家300余位,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们的收藏内容、收藏方式、收藏理念、收藏成就、收藏著录、藏品去向等方面。文献希望通过发掘和整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无数先辈的收藏事迹,起到传承和借鉴的作用。由上届大会以来,秘书处梳理出历代收藏家1000余人,拟以5-6年时间完成这文化工程。具体书目,参见附件2-4。
六、参观展览
中华收藏,从历史上的皇家收藏到近代创建国立博物馆,直至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私立美术馆,反映了我国收藏事业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收藏家举一家之力创办博物馆,从历史上“独乐乐”走向“众乐乐”,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参观私人收藏品是每届大会的特色。近年来上海文化建设方面,私人博物馆、美术馆很有特点和规模,也有旧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特色。本次大会拟将考察与此相结合,将组织外埠收藏家于会前分别参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震旦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并欣赏藏品。相关的展馆和藏品介绍将刊载在大会会刊内。
七、对媒体报道大会的建议
希望新闻界给予充分报道,并注意以下要点:
1. 充分宣传上海组织筹办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意义,积极介绍大会雅集、论坛、出版和观展四大核心内容。
2. 通过阐述今次大会主题“收藏家的责任和素养”,强调大会引导健康收藏的意图。
3. 报道华人收藏家、鉴定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优秀品质和杰出成就。
4. 积极采访、报道演讲嘉宾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对有个性的嘉宾演讲要给予正面的、友善的报道。对有争议的话题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
5. 大会组委会已发布的《大会文集》、《收藏人物录》、《中国收藏家名录(近现代篇)》(上下册),有许多精彩的内容,欢迎用稿或专版连载,但须征得组委会办公室同意,并标准“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供稿”字样。
6. 对嘉宾的特殊采访要求,希望通过组委会办公室安排。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