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记忆——青年艺术家群展”在久画廊揭幕
0条评论 2014-10-21 13:38:0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4年10月18日下午四点,“日常记忆——青年艺术家群展”在798艺术区久画廊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久画廊的重要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田园、廖曼、汪子博、许果、郭玲共计五位艺术家分别创作的33幅作品。

2014已然开始了她的秋冬之季,伴随着一年的耕耘劳作,许多记忆值得忆想。久画廊也适时推出了由吴禹墨策划的青年艺术家群展《日常记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他们通过画笔记录了日常生活中那些陪伴着他们的物件和望眼所及的楼屋,或经纬交织,或断壁残垣。它们静默无声,却是陪伴了青年一代的成长,无声中记录着也流露了作者们的心境。不同的学习履历,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们精彩的画幅。策展人吴禹墨表示,生活就像卡夫卡的小说,而艺术就像艺术家生活的眼睛。用画笔收集日常生活的点滴。最平凡的观察恰恰是最“艺术”的生活。

五位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田园:即画,就是有用字无法表达的意绪,这些物:鲜活的、美味的、有用的、无用的、废了的、腐了的……如你、如我、也在这时间存在着,该是比你、比我,无了欲求,却是自在。

廖曼:消费时代热络的情感互换与文化迁徙,炙目的霓虹光线和觥筹交错,闭目,空说梦,心中仍是一盏孤灯。“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想用的恋人渐远了,等待的马车永远的凝固了,中式盆景的自怜,张望门外的女孩也要隐去在一抹如梦的静皑中,自顾自游。纷阑错综的文化碰撞中,叙事与反叙事,理性与经验,个体与集体,追问与放逐,脆弱的现实与理想的诗意,孤独地行走与狂妄地游吟,如幻术,如镜像,如辗转梦游,孤独、怀旧、沮丧、麻木不离生命须臾。居然对的想象与错位的混乱感不是我们对当下世界的图像评论,厌听啼鸟,慵扫落花,一场梦醒,一场梦隐。

汪子博:我用画笔将这些痕迹一一地收集,希望将这些时间都化为恒久的过程。

许果:如果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记录的方式来缅怀记忆;讨论着丧失与幸存;思考着生与死的复杂关系,那么最近一段时间的实验则是在讲故事。讲一个游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故事;一个仅存于隐秘地带的流觞故事;一个略带戏剧性的荒诞故事。

郭玲: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带的西式旧房,上海外滩的银行商铺,这些曾经一度象征治民权利的老建筑,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公共记忆的一部分。如何呈现这种公共反思?这好比当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时,是感动与它的故事,还是感动于影像呈现的力量。

当日下午,著名艺术家田世信老先生和久画廊艺术总监靳军老师亲临现场,五位青年艺术家也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开幕现场十分活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6日。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