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进 夜雨过后 油彩画布 一九六三年作
回顾席德进的创作之路,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个勇于革新的艺术家。他曾自述,在许多的夜晚,他反复思索着相同的课题--处在现今的时空,要如何能创作出代表时代的绘画?对于艺术,他认为:“我们不是在画一幅美好的画就行了,我们要创作一种开路的画!”而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艺术追求,促使席德进自1957年起的十年间,投入了抽象绘画的试炼,并引领了台湾现代绘画的发展。他曾说:“现代绝非与传统脱节、对立,它是关连的。现代又是崭新的,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信仰。”而如何呈现这种新信仰?完成于1963年的《夜雨过后》,无非是了解席德进的最佳途径。
席德进在画中舍弃线条及具体的描绘,以大块的蓝、紫与黄绿色面来构图。这些原本抽象的色块,在皴擦、渲染中,竟交织成一个山峦递嬗,氤阖朦胧,若烟云山水的画境,让人由衷赞叹,并联想到盛唐诗人王维笔下“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的诗情。而画中明艳、富丽的蓝彩、带有中国山水画的气韵,亦与张大千著名的泼墨画作有巧妙的呼应。回顾1960年代初期,席德进与大千于画展中相识,大千非常欣赏他的作品,曾表达欲购藏的心愿,席德进在惊喜之余,主动赠画,年龄相距逾二十岁的两人,由此因缘结为好友,并时常交流对于艺术的想法。大千在1960年以独创的泼墨技法为传统中国水墨带来新颖的现代表达;1963年他更将青绿、湛蓝的色彩应用在泼墨中,形成“泼彩”。席德进的《夜雨过后》与大千的泼彩画年份相近,两人或互有启发,相互影响,惟前者用油彩,后者用彩墨,均于艺术上开展了属于自我独特的天地。《夜雨过后》在完成后,曾发表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亨利画廊所举办的“席德进新作展”,为艺术家该时期重要的创作代表。
编辑:文凌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