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花园中的战争与和平
0条评论 2014-10-24 09:14:5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杰弗里·汉图弗
\

李津

生活太严肃,必须淡然处之。——威廉·马修斯
 
对于李津来说,艺术与生活是浑然天成的一体。后者于他的画笔下散发出浓浓的感官之乐。他的生活从来不是在一天结束之后钻进自己位于北京的工作室、大门紧闭、选取一个主题然后开始作画。他的艺术创作随生活同时展开,一餐又一餐、一觉又一觉、一个又一个赤诚火热的怀抱。很多艺术家创作是为了生存,而李津却选择自己生活中享用的生猛鲜活的每一餐为主题来创作——比如厨房灶上的蒸鱼、花园内栽种的蔬菜。我亲眼见过李津对于美食佳酿的高涨热情,更看著他集中精力对付一隻水煮大龙虾(早些时候他已经食用过一隻当作午餐,以防万一晚餐忽然不提供龙虾),脖子上戴著围兜,手裡拿著龙虾钳,不遗馀力地将所有细小缝隙裡的龙虾肉都一扫而空,鬍鬚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龙虾残骸。李津的不少画作中都能见到这隻龙虾的身影。我曾见过李津的两位爱人,她们都曾出现在他的画作当中,一个珠圆玉润,一个苗条阿娜,均以自己的裸体呈现世人眼前,毫无掩饰、诚实有加。同样是在画作中,我们看到一个困惑茫然、糊里糊涂的中年艺术家自身,他和他的情感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李津的世界中没有肌肉发达的俊美男子,也没有曲线窈窕的性感女子,或是理想化的希腊诸神,只有再普通不过的凡夫俗子。他的艺术平实朴素,如日记一般记录似水流年,但既不堕落也不放纵,透过丰满的胸部、圆润的大腿与凸出的腹部,李津专注于精进笔法、从哲学角度对千百年来的中华思想与文化进行内省与反思。如今是时候对李津致以庄重的敬意,他受之无愧。
 
李津的艺术创作一直聚焦于自身,但这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过分关注,更不会疏远我们与艺术家间的距离,而正相反,他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自我嘲讽与精妙技艺结合起来,为我们展现其独特世界,邀请我们共赏美好生活,与其在宁静的花园同坐、共享盛宴。儘管画中人物肌丰肤润、菜餚丰盛鲜美,李津的艺术理念却只为颂扬平凡生活,他并非声色犬马、纵情逸乐之徒,而是自相矛盾的欲望之笼内一头困兽。他与我们一样,是不停歇的人生旅者,更确切地说,是跌跌撞撞与欲望妖精擦身而过、努力创造高尚生活的平凡之躯。
 
如刘裘蒂博士在其以李津为主题的艺术评论中所言,李津画作题目及题词经常取自明清文献。《盛宴之六》中,将18世纪著作《随园食单》内之烹饪指南以书法誊于画上。《心境无我》(2012年作)这一题目则取自16世纪末洪自诚所作之《菜根谭》,曰「栽花种竹,心境无我」。这一哲学沉思旨在达成稳定平衡的德性生活,与西方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所著之《沉思录》类似,为李津提供灵感,同时又令其饱受折磨,因为同洪自诚一样。他们都在感官诱惑与无我心境二者间挣扎著寻求平衡。
 
李津今年五十有六,其不少新作都瀰漫著安静融洽、私密贴心的气氛,一杯清茶、停留花瓣间的一隻蝴蝶、爱人与孩子的陪伴,幸福非常简单。在《平淡趣真》一画中,李津席地而睡,枕在一隻鬆软的大枕头上,身边有一个苹果,不远处还有一个类似柿子的物件。洪自诚曾于《菜根谭》中写道:「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这也正合李津之意。洪氏从未抛弃生活中的种种乐趣:红颜、诗乐、美馔、志趣相投之友,适度享受生活之乐并不违背道家原义,《菜根谭》中曰:「澹泊明志,肥甘丧节」,其中洪氏所用「肥甘」二字应该并非指李津画作内裸女的丰乳肥臀、浑圆大腿,但其主旨在于——不加节制地贪图享乐,则终会「节从肥甘丧」。
 
可怜的李津被夹在《菜根谭》的大智慧与自己对「肥甘」的热爱当中,矛盾不已。我们从未见过其纵情享乐的表情,却经常看到他沉思苦闷、古怪疲累的样子,要么半睁双眼,要么乾脆打起哈欠,双目紧阖。他好像总存有疑问:「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我是怎麽被卷入这困境的?」李津经常在同一幅画作中身兼数角:和尚、魔鬼、学者、士兵或是平凡的中年人,他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睡觉、喝茶或是在花园内读书——并藉此抒发内心欲望的挣扎与两难:他的真实自我,相对于他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高尚人性,相对于屈服于欲望引诱的脆弱人性。李津在画中大方地将自己的裸体公诸于世,毫无尴尬之情,如此将尘世肉身与无我渴望间的沉浮与挣扎描绘的淋漓尽致。李津属狗,常常在画中绘一隻小狗,透过这犬科动物迷惑不解的双眼,见证自己的两难处境,李津本人也努力保持这种动物的好奇本性。
 
画中的李津身边常伴两位佳丽,但他并非正思考与哪位美人先赴巫山的好色之徒,他看上去更像是被夹在互相矛盾的欲望之间。一幅画作上题有「我的爱永不变」几字,但是他爱的对象却是变化的。艺术家夹在几重诱惑间,毫无办法而又不情不愿地在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间做出抉择。在几幅新作中,他提笔写道,「机会来自平和」。如洪自诚一样,李津本可大笔一挥,写一句克制乃平和及美德之源,但身边花团锦簇,美人围绕,又困惑于自己已然精通无形大道之理,李津肩上的重担似乎远超欣慰。
 
《菜根谭》点明了漫漫人生道德之旅应该去往何处,但却未明确指出究竟如何达到这一境界。过分贪图享乐会令人思想狭隘,然而过多工作又背离人之天性,因此不应完全逃避快乐。行善值得褒扬,但若以获得公开褒扬为目的,则可埋下祸根。「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孟子有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但是这种自然天性是何时转化成了无节制的贪欲呢?怎样才可以享受感官之乐而又洁身自好、不至于变成浪荡子呢?李津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思索这个问题,他内心的放纵与节制好比魔鬼与道士交战,他的自我感受与无我心境也常常互相衝撞。伟大的艺术来源于矛盾,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法律与传统道德的矛盾;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中描绘的残酷战争;柴可夫斯基的名作《1812序曲》;奥尼尔《长夜漫漫路迢迢》中主角在毒瘾和绝望中的挣扎。对于李津来说,无论其自我斗争的胜负如何,作为观者的我们都目睹了他最贴近人性、最令人动容的艺术创作,因而获益匪浅。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