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龙个展于今日美术馆开幕 呈现一个白银时代
0条评论
2014-10-25 23:40:54 作者:陈耀杰
(拍摄剪辑:韩罗林 时长:3分37秒)
岑龙自幼受到著名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家岑家梧的影响,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和普通大众的生活习俗、生存状态,并长期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母题。无论是在油画或插画创作领域,他都将人文关爱和莫大的同情注入其作品之中。他画中的人物往往属于人类阶级的最底层,但都表现得自在、自信和快乐。在今天艺术饱受市场经济所奴役的时代,他的画作无疑属于另类,但其作品会引起人们对真实生活的关注,对朴实人性的依返。他的作品使观者看到内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并得以了解到内地的另一种有别流行于艺术市场的纯正油画语言。
其画风朴实无华,笔法讲究,造型严谨,色彩沉着厚重,极有力度,是以平实来表达深 刻的含义,并达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十分耐人寻味的目的。寓深刻于笔触之中,寄情感于画面之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清新而宁静的瞬间,让活在喧嚣现实中的人类,再度体会静谧的美感,回归人类纯朴的本质。
他曾借席勒之手表达了现代世界中孤寂的独我,而在16世纪老皮特尔·勃鲁盖尔的尼徳兰风俗画的叙事传统中,他却寻找到了现代人在迷失家园后的心理寄托。在“净界时期”和“游吟时期”的一系列近作中,他以劳作的人们和北方游牧民族为主题,将主体想象与自然描绘高度融合,刻画出一个个自足而具有象征意味的理想世界,使这种营造个人乌托邦的努力达到了一个近似宗教的高度。
对于自己的创作岑龙表示:“我的生活简单而率性,因此遭遇到许多挫折,但我时刻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听过世 界上最好的音乐,看过最好的图画,读过最好的诗,它们都是集结了人类智慧精华的瑰宝。我到过许多远离尘嚣的地方,体验到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朴实而纯洁的精神世界。我将这些深深地珍藏在心灵里,因而我感到比许多人更能与上帝沟通,更能感受到幸福其实存在于众多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我以为,痛苦和欢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感觉,我的艺术创作就是试图具体地去表达这种两类感受。”
有的艺术作品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得到很强烈的感官刺激和享受,有些初看平淡无奇,但慢慢体会,愈觉得回味无穷。二者均属上品,在岑龙看来,他的创作追求后者,因为他崇尚厚积博发,储能量于作品其内,遇知音而发作。他不喜欢也不习惯一语惊人:“现在的我,只想画出我对人生的感受。我在作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美好的记忆。虽然也有的是令人心酸的片断,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的感觉是激动和幸福的,因为我 的心在歌唱。未来,也许我创作的主题或手法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绝对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我 作品里所追求的纯真和朴实的内涵。”
关于艺术家:
1957年生于中国广州。198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八五思潮在湖北省的参与者。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湖北省艺术专业职称评审委会委员,湖北省美术学院楚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日本米山服装学院客座教授。现为职业画家。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