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美容帝国事业以外的情调:艺术、收藏与慈善
0条评论 2014-10-31 16:25:2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江兵

近日,苏富比拍卖行宣布,将于2014年12月9日举办的“瑰丽珠宝专场拍卖会”上,隆重推出伊芙琳·H·兰黛夫人和雅诗·兰黛夫人的珠宝藏品。这些拍品所得将全部全部捐赠给由她本人创立的乳腺癌研究基金会。与此同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承诺的里奥纳多·兰黛捐赠作品展览将于2014年10月20日到2015年2月16日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雅诗兰黛集团2011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之一,2014年雅诗兰黛集团市值超过200亿美元。伊芙琳·兰黛与里奥纳多o兰黛便是雅诗兰黛集团的掌门人,更是雅诗兰黛跨国企业的缔造者。与很多富豪不同,除了忙于企业的发展外,兰黛家族成员还热衷于艺术与慈善。

里奥纳多•兰黛(Leonard Lauder)
里奥纳多•兰黛(Leonard Lauder)

里奥纳多·兰黛(Leonard Lauder)

欣赏艺术又热爱艺术事业

里奥纳多·兰黛,雅诗兰黛长子,雅诗兰黛集团CEO。他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把雅诗兰黛从一个小型家族企业打造成为一个跨国企业。里奥纳多还是一位热爱艺术的收藏家,他还有一个身份,纽约现代艺术馆的名誉主席。里奥纳多·兰黛从6岁就已经开始收藏艺术装饰明信片。里奥纳多对立体派大师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的作品情有独钟,他还收藏克里姆特的作品。里奥纳多的许多艺术作品来自世界上有名的藏家,比如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银行家拉乌尔·拉罗什、英国艺术史学家道格拉斯·库珀。

里奥纳多·兰黛的收藏兼具博物馆级的规模与品质,其中不少甚至就能在博物馆中看到。2013年里奥纳多·兰黛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捐赠了他个人收藏的78幅立体主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78幅立体主义作品中包含有33幅毕加索(Picasso)的作品、17幅布拉克(Braque)的作品、14幅格里斯(Gris)的作品以及14幅雷捷(Leger)的作品。博物馆方称,这些无与伦比的杰作藏品,是立体主义发展至关重要的作品,是20世纪艺术浪潮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里奥纳多·兰黛一直以来对艺术收藏情有独钟,除了买进艺术品外,也乐于对艺术机构的支持。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藏品放在公众可以观赏的地方,比如纽约新美术馆。自1994年以来,他捐献了很多资金和艺术品给惠特尼美术馆,1998年,里奥纳多对纽约时报说,他梦想的工作就是能成为惠特尼美术馆的一名董事,后来他的梦想成真了,担任惠特尼美术馆名誉主席。2008年,莱纳德通过自己基金会给惠特尼美术馆捐献1.3亿资金。而惠特尼美术馆第五层也以里奥纳多夫妇的命名。

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
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

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

喜爱收藏却饱受争议

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里奥纳多·兰黛的弟弟,现任倩碧董事长。80年代,他曾先后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欧洲及北约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和美国驻奥地利大使。罗纳德·兰黛还是一个著名的艺术收藏家,是拍卖场上的风云大佬,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的名誉主席。他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对面开了纽约新美术馆。

罗纳德·兰黛一生收藏广泛,包括德奥表现主义艺术、武器与甲胄、中世纪艺术、后期印象派与当代艺术、20世纪设计与当代艺术,其收藏了总计约4000件美术作品和装饰艺术品。到14岁的时候,他买了一幅席勒的水彩作品。在16岁,罗纳德的收藏越发成熟,他曾经以自己持有的雅诗兰黛股份作银行抵押,购买了梵高1888年创作的约瑟夫o鲁林肖像。在执掌家族企业后,罗纳德有更多的财力来支撑他的收藏爱好,他说,“我最好的藏品大多购于我28岁到38岁间,因为那时我真正开始有钱花了,所以我就抓住机会充分扩大收藏规模。此前,我只买素描,之后我买进更多素描作品。如果你设定了一个收藏标准,你会发现很多比油画更优秀的素描作品。”进入21世纪,年迈的罗纳德依然坚持买进艺术品。2006年他花1.35亿美元购买的那张克里姆特的代表作曾经是被纳粹掠夺去的艺术作品,现在这件作品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罗纳德·兰黛是世界犹太人大会的财务主管,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大屠杀时期艺术品归还计划”的主要倡导者,致力于追回二战时期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罗纳德与很多追寻纳粹时期流失艺术品的案件有关,因此也饱受争议,他曾经被人批评在1997年一桩涉及MOMA的艺术品案件中的行为是失败的。

伊芙琳•兰黛(Evelyn Lauder)
伊芙琳•兰黛(Evelyn Lauder)

伊芙琳·兰黛(Evelyn Lauder)

生活因摄影与慈善而精彩

相比里奥纳多·兰黛,作为妻子的伊芙琳·兰黛被称作“一个传奇的美国式成功故事”,除了在事业上对调香有独特的天赋,在生活中她也追求完美。伊芙琳·兰黛创立了乳腺癌研究基金会,还将“粉红丝带”带到了全世界。人们或许记得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但很少人知道伊芙琳·兰黛就是一个癌症患者,2011年,伊芙琳·兰黛因非遗传性卵巢癌导致的并发症与世长辞。虽然身患卵巢癌,饱受折磨,伊芙琳·兰黛并没有因此变得暗淡。尽管已逝去3年,连续三年来自她个人收藏的珠宝拍卖所得,都捐赠给了乳腺癌研究基金会。

伊芙琳·兰黛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名热心的慈善家,还是一位富有活力的摄影师。从1992年到2012年,她的摄影作品在全世界各地的公共和私人机构展出,在她去世的前1个月,她本人还在高古轩画廊忙于筹备摄影作品展览。或许是因为性格率真而热情,虽身患了病痛,却更能让伊芙琳珍惜生活,更留心身边的风景。我们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可见的是,剔透的露珠,明艳的花朵,缱绻的云朵,漪涟的水波、静谧的雪景。伊芙琳·兰黛善于捕捉细节,展现自然与生命之美。伊芙琳·兰黛常说,“为了捕捉到某一瞬间,我学会了如何放开那些我想要紧握不放的东西,这也是摄影教给我的。你无法让时间停止,但是你可以向前看,通过努力来创造最美好的未来。”

与一些艺术家不同,伊芙琳·兰黛的摄影作品收入全部捐献来做慈善。伊芙琳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举办了30多次摄影展,1992年的第一次展览开始,每一次的展览收益都捐献给了乳腺癌研究基金会。因她突出的贡献,伊芙琳·兰黛被授予了“人道主义”奖。在美国,很多知名的乳腺癌治疗和研究机构中都悬挂着伊芙琳无偿提供的摄影作品,她希望通过这些自然美景为那些生活在乳腺癌阴影中的人们燃起希望,驱走恐惧、忧伤和焦虑。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